皇后区开往曼哈顿都有便捷的地铁和公交线路,Q开头的车辆都是驶向皇后区,我计划在这天早上乘公交去往位于~哈勒姆(Haarlem)~ 区的哥伦比亚大学。
头一回坐纽约的公交心里还有点犯嘀咕,在旁人的指导下,用交通卡在小机器里刷一下,拿着类似小票的东西上车,好心的大街叮嘱我说拿好这张小票,如果有人查票就出示给他看。
纽约公交多数比较长,是我们以前很常见的两段公交,车辆从里到外都非常厚实,设施也很赞,车辆到达距离哥大最近的一站,我下车前正巧碰上查票的警察,但我自始至终都没搞明白那张小票的意义,以及查票的规则,在我始终点中间的一二十站里没有出现过查票,也可能查票站点是随机的,如果被查到不购票上车后果应该会挺严重的。
哥伦比亚大学是纽约最古老的大学,他的前身是国王学院,现在则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研究机构之一。1897年新校舍落成,带来了新英格兰气息和各种文化活动。
最精彩的部分在四周环绕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的中庭,以及洛氏纪念图书馆前张开双臂的“丰饶之母”雕像。
逛大学几乎是我到一个目的地的保留项目,尤其是著名的大学,我始终非常欣赏各种校园文化,更喜欢年代感强的,哥大的环境自不必说,但大学校园并不是特别大,完全没有国内某些大学新校区那样宏伟的占地面积,但他有自己的特色。我来到这里时校园里学生不多,也可能是放了暑假,零零散散的学生精神面貌都很好,各种肤色的学生混在一起,这是美国文化非常标志性的一面。
相比之下我可能更喜欢德里大学,还记得那里的学生在傍晚时候三三两两围坐在草坪上,有的在弹唱歌曲,有些在表演着话剧。或许等到哥大开学时期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来到~唐人街-纽约(Chinatown)~ ,这个应该是前面就打卡的地方,这里应该算的上整个纽约最接地气的地方了。琳琅满目的小小的泛黄广告牌,简体和繁体混在一起,喧闹的人群来来回回穿梭在并不干净的马路上,高声打着电话的穿戴并不讲究的人,推着放满中国商品的手推车的送货员,叫嚷着超低价格的水果小贩,一股股标准的中餐厅饭菜香,挂在橱窗里一圈一圈转个不停的金黄色烤鸭,高仿各种商品的混乱小店,摆设着陈旧座椅的理发店,这一幕幕景象简直是一刻不停地扑面而来。
在纽约的华人有相当大一部分可以追溯很远,远到太平洋铁路修建时期的劳工,还有一些华人是受到了黄金梦的驱使,来到美国西海岸,美梦破碎之后留在美国,远赴东海岸从事着最辛苦的流水线工厂工作,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国家内战时期的动乱不堪,而选择漂洋过海寻求一片自由大陆。
很遗憾的是看到一家挂有北方餐厅字样的小店没有开门营业。
一大圈逛下来,感受最深刻的除了熟悉的中餐外,就是这里的华人了。说是华人,但从表面上看还是有许多不同,至少跟我很不同。这里的华人大多数都讲国语和不知道哪里的语言,从店铺的招牌来看,大部分是台湾人、福建人、广东人以及许多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商店里售卖的都是国货,却用美金结算,这里的每一代华人除了保留了最原始的华人习俗之外,好像跟我们还是有点差别的。不能说是中国人,说华人可能真的是最贴切的。
华人区有一些很显著的特点,小店多、脏乱差,偶尔能够看见几家较大的酒店,华人区还容纳下了一部分越南人,他们开设的餐厅一样客流满满。
我身处的一条主街叫做摆也街,这名字怎么听怎么感觉奇怪,一直向北走去,就能够来到另一个神奇的街区,Little Italy.
小意大利和唐人街仅仅一条街之隔,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南边一点的华人区里会出现一小部分意大利移民的商店和饭店,北边一点的小意大利同样也会出现一些华人商店兜售着各种高仿品,大家相安无事,和平生活,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小意大利给人呈现出的感觉就截然不同了,刚一踏入就能感觉到浓浓的浪漫情调,只要是能够喷绘的地方全部改成意大利国旗的红绿白,从墙面到消防栓,一家家精致的饭店整整齐齐地位列街道两旁,人行道上被花格子桌布餐桌强势霸占着,行人和车辆只能行走在快车道上,整条道路的外置餐桌旁挤满了人,桌子上摆满了美食和啤酒,有的厨子搬来烤炉,就这街边烤起了香肠,店里滚动播放着曼陀林音乐用来怀念旧日时光。
这里曾经是红极一时的意大利移民区,但他们的区域由最开始的一个大范围缩小到了一两个街区,大部分移民都搬到布鲁克林,只留下这些精致的餐厅还能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地中海风情。
此外,小小的哥伦布广场也有意思极了,广场不大,旁边是一块草坪,广场的石桌石凳被老华人们占据着,他们下着象棋打着扑克,抽着最低档的中国烟,草坪则被白人用来进行各种球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