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西班牙|我知撒哈拉却不知你,于是沐风饮雨( 三)
【撒哈拉】你好,沙漠
小时候去过宁夏的沙坡头,之后就对荒漠有着谜之喜爱。
去~撒哈拉(Sahara)~ ,无外乎就是私人团还是旅行团的区别。考虑到沟通和安心因素,我们最后选择了中国人主理的沙漠团,相信在其他游记里也有提及,老板俞姐和小默,还有其他工作人员都特别靠谱,在行程的前中后期都能及时提供信息和帮助。(关于如何选择沙漠团,总结了一些在文末供参考)
翌日清晨,闹钟再一次不合时宜地将我唤起。在Riad温暖的木质气息中,我非常不情愿地睁开了眼。昨日已在这座北非名城中晃荡了一整日,今天我们终于要前往撒哈拉了。
马拉喀什的喧嚣仿佛从未停过,一大早小巷中就已游人如织,摩托和驴车繁忙地穿梭其中。九点钟,在酒店的工作人员,善良的穆罕穆德的陪同下,我们租用了一台手推车,不紧不慢地走出老城区,顺利地找到停靠在老城门附近的沙漠团越野车。
当向导小哥在车顶绑行李,管家在帮忙的时候,那个负责推车的大爷,真的是一个满脸沟壑的大爷,竟然对着我眨眼睛...我当时仿佛看见麦地那远处奔来的万匹草泥马。然而为表现天朝子民的优雅大气,我把白眼硬生生憋在了墨镜之后,并保持着友好冷漠而又神秘的围笑。
暗戳戳的警察蜀黍
阿拉伯神曲的咿咿呀呀中,我们的大漠之行正式开始。加上之前在网上拼团的三位小伙伴,一车六人,在不知不觉中就驶出了热闹的马拉喀什,然后被警察拦了下来。
正跟着神曲摇摆的我,一脸懵逼地用表情询问我们的向导Mustafa“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干嘛?”,小哥甩下一句“no problem”便翩然下车,屁颠颠地跑向了警察叔叔,好在没什么大问题,不过至今我也不知道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后来在路上也会不时出现警察,而且都是神出鬼没并暗戳戳地站在路边那种。摩洛哥司机之间,会通过手势来互相交流:前方是否有条子。例如,我经常看见对面的车对着我们打车光,分分钟闪瞎我的狗眼,这要是在中国该下车互相招呼了吧。但在摩洛哥,这却是在问对面的人,前面有没有警察。根据这些手势和灯光,司机就可以判断是要减速慢行,还是一路狂飙。这样的暗号,真是酷炫又别致...
在摩洛哥的前几天都是阴天,已经习惯了这种鬼天气后,我也只能既来之则安之地接受它。没有蓝天,很多风景都会黯然失色。比如当我们盘旋到Atlas山脉的高地时,车停下来让我们围观“摩国九曲十八弯”的时候,我并没有被惊艳到。蜿蜒的公路穿插在Atlass山脉中,倒是很适合晚上拍长曝光,但日落之后这里估计连鬼也没有吧。
原谅我把颜色调地这么诡异,因为原片长地更诡异。我发朋友圈的时候,有人居然感叹摩洛哥原来也有雾霾...倒霉孩子,阴天和雾霾都分不清了。
每个路边停留点都有很多卖水晶原石的,价格十分便宜,比如上图就是20迪拉姆一大坨。问了下当地人好像也是真的,不知道带回国内会不会被叫进小黑屋谈话。
跨越千年讨小费
车辆缓慢驶入~阿伊特·本·哈杜村(Ksar Ait Ben Haddou)~ 地界的时候,已经午饭时分。我们在一旁的新村中用过难以描述的午饭后,便跟着当地柏柏尔导游进村了。进入阿伊特本哈杜村,有两条路,一个是走侧面的大桥,一个是下到河床从大门进入。而大门也正是权利的游戏取景地之一。
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庄,依偎在一条干涸的河床旁,村中已不见居民身影,只剩下零星的小贩和乌泱泱的游客。最先建造的目的是为抗御流寇劫掠,并且这种房屋有个固定的名称叫“Kasbah”,可以粗略的翻译成碉堡。
本来想慢慢逛一逛这座古村,却一直被村里的柏柏尔地陪二狗蛋催促着往前走,我们抱怨不想走那么快,他居然各种甩锅,说自己也是被逼的。到底是谁在逼你,你摸着良心再回答我一次...
综上所述,一个靠谱的地陪很重要。虽这么说,但并不好操作。因为到了村子之后,基本上都是随机分配地陪的。所以请不要怂,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按照自己的节奏玩就好。其实我觉得能自己去逛最好,因为这些地陪的英文真的很魔性,讲解起来感觉在念咒。如果担心找不到路,进村之后跟着其他游客就好,基本是一条道走到山上后原路返回即可。
跟着地陪爬到村庄最顶端,可以俯瞰整个河谷和绿洲。二狗蛋指着最顶端的那个碉堡,对着我们一通吧啦吧啦,虽然没大明白他在说什么,我想大致的意思是:一个千百年前,驻守在这里的村帅水生,恪尽职守,在屡次带领乡亲们击退流寇后,走上人生巅峰娶了村长家的翠花。
忘了说,阿伊特本哈杜村已经是~瓦尔扎扎特(Ouarzazate)~ 地界了。这个摩洛哥好莱坞小城吸引了各种剧组前来取景。有些行程中会安排参观电影城,但大多都是五毛道具的陈列,不是很值得一看。
不知道瓦尔扎扎特有没有来自摩洛哥各地的“瓦漂”,就像中国横店一样,汇聚了一众心怀drama queen的有志青年。在快要离开这片上层建筑反哺经济基础的城市前,还会经过一个崭新的Kasbah建筑群。好像也是一个电影城,但是大家都坐在路对面直勾勾地看着它,心情早已荡漾到了好莱坞。
Jay Chou是国际周
告别阿伊特本哈杜村,我们又回到被神曲笼罩的征程之中。不权威研究表明,长时间听着不熟悉的旋律和听不懂的歌词,会造成一种严重的生理反应——睡不醒。开到快傍晚的时候,车上的阿拉伯小曲库中毫无防备地传出熟悉又怀旧的旋律:我弹着肖邦的夜曲,纪念我逝去的爱情...我能感觉到小伙伴们瞬间弹坐而起,小哥也在一旁竖着大拇指喊着:Jay Chou!Jay Chou!
原来周董的国际化程度已经登峰造极,冲出了亚洲,走进非洲。看大家这么嗨,小哥又单曲循环了两遍...再差点第三遍的时候,我及时按下了换曲键,下一首是:三年二班。
曲库里的周董的歌都比较怀旧。所以在第三天的时候,小伙伴终于忍不住拿出自己的存货。可能摩洛哥的USB接口和中国MP3有点互相水土不服,放完中文歌之后,车上的USB接口就坏掉了...其实小曲库也不是那么有毒,至少里面还惊现了Tinariwen啊。
这便是朕打下的江山
第一天的行程结束于山顶的Xalcu Dades酒店。站在酒店的露台上,可以俯瞰整个小镇,在清晨时刻,只有鸟声和溪流声,再望着远处的景色,颇有天地间唯我独尊之中二感,让人不禁感叹:江山如此多娇。
这家酒店因为之前游记都有推荐,所以当时想也没想就选了这里。其实,并不是传闻中那么好,安排的房间是大堂楼下的,走廊采光特别不好。小伙伴房间的厕所是坏的,床也是湿漉漉的。幸好俞姐他们及时与酒店沟通,最终得以解决问题。
晚上本来打算在阳台练习调一下星空参数,但到半夜就开始刮风下雨。后来想起,觉得这肯定是阿拉真主送给我的前情提要。
沙漠日
三毛写的是撒哈拉的故事,有趣,浪漫,荡气回肠。
我遇到的都是撒哈拉段子,逗比,中二,哭笑不得。
出发去撒哈拉的第二天,天空开始下雨。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出酒店,便看见已经完成Cosplay的小哥站在门口。在进入撒哈拉的那一天,几乎所有的向导都会换上他们的柏柏尔服饰——长袍+头巾,感觉会很妨碍开车。
在我们“handsome,handsome”的恭维声中,小哥也已经把行李固定好准备出发了。当被问及撒哈拉是否也会下雨,他表示自己也不造,于是我们的心情更加忐忑了。写到这里,我觉得游记有点往流水账的方向走了,所以直接跳到峡谷片段吧。
托德拉大峡谷,是沙漠人民避暑降温的绿洲。一般司机会在入口处把大家放下来,徒步进入峡谷,在峡谷尽头坐车返回。如果不是特地在凹造型,一般十分钟就可以走到头。
在这个峡谷里,由于溪水清凉,风景险峻,所以不乏搔首弄姿的游人。我们看见一对小情侣,女生各种摆造型,男生也特别拼的躺着蹲着靠着给女朋友拍,后来到撒哈拉又遇上他们,男生依然特别敬业...感动摩洛哥奖发给他啦。
离开峡谷后,来到一个卖头巾和衣服的店里。我单纯善良的以为是个消费点。但是很奇葩的是,每位游客进入店里,店家都不推销任何东西,只是给你穿戴好一身,让你照相,然后走人...以至于我看上一条金色的头巾和金色的头饰,找店家问价钱,店家也只顾给人打扮完全不做生意了。可能他们都热衷于Cosplay事业吧...
穷追不舍和死命砍价之后,店家给我紧紧的裹上了头巾,再带上金首饰,整个人的土豪值上升了五个台阶。我满意地晃着我金灿灿的头,幻想自己是承包了撒哈拉所有骆驼的女富豪...
在全车人的一致好评下,我一直坚持没把头巾拆下来。终于,当下一秒就被头巾给捂晕过去的时候,餐厅到了。如果撒哈拉也有米其林指南,这家至少二星吧。一般去沙漠的那天,中午很有可能停留在这里,店名忘了,大家可以把图片给司机看。
过了这个门,就是沙漠
整个下午都在车上度过,窗外的景物变换了一拨又一拨。一座伊斯兰风的大门出现在眼前,小哥让我快拍照,说是过了这个门,就是沙漠了。
驶出Rissani的城区,远远可以望见梅尔祖卡的沙丘。道路两旁是不知道什么物质结构的黑土地。这条路上不时会有小鸟低空飞过,一不小心就会撞上挡风玻璃,这时小哥会很淡定地说:“没事儿,这就是撒哈拉!”
然而再次印证了那句老话,乐极生悲...在我们刚刚踩上沙的时候,天空又下起了雨。这么频繁的降雨,以至于我觉得下一秒就能看见骑骆驼的萧敬腾...雨越下越大,颇有倾盆的架势,我们只能在休息区面面相觑,顺便围观其他车的导游小哥表演如何带好柏柏尔头巾。
值得庆幸的是,雨来得快,去的也快,半小时后我们已经骑在了骆驼上。刚开始我还有些拘谨,一开始坐上去的时候就没摆正身体,所以后来一直斜着个身体,险些就掉下骆驼再滚三圈变成含香和蒙丹。
在阴天看日落,我本能是拒绝的。为了保持队伍气氛和谐,我开始坐在沙丘上假装看日落。不过牵骆驼的柏柏尔小哥都特别会玩,一会儿和我们一起凹造型,一会儿趁人不注意把人拉下沙丘(当然只对男的下手)。大家就这么吵吵闹闹,嘻嘻哈哈地,把一切思绪都抛进沙漠深处。快乐地像个傻子,可能说的就是这样吧~
沙漠风雨录
回营地的途中,隔壁驼队有个骆驼超级不配合。又黑又小被游客取名毛毛。所有骆驼都乖乖坐着的时候,毛毛还算安静,但人一过来就一直嚎叫,真的很像每个周一的我。
晚饭的地点设在最大的那顶帐篷里,饭菜看着都挺丰盛,但是味道嘛...你们以后自己体会。我匆匆喝了碗汤,和柏柏尔小哥交流了下日语学习心得,便跑回帐篷调试脚架和相机,准备记录下此生最璀璨的星空。
我兴致勃勃搬出脚架,抬头一看,哇!...全是云。这时旁边的篝火已经摆好,大家开始喧闹起来。无奈只能祈祷后半夜万里无云,可万万没想到啊,后半夜竟然又刮风下雨,阿拉真主的天气预报果然灵验。由于这场风雨规模较大,我一直在担心帐篷会不会被刮飞,完全无心星空之事了。
第二天推开门,来自撒哈拉东南西北方的凉风袭来,不觉打了个哆嗦。雨后的撒哈拉显得特别安静,就像夏天躺在凉席上休憩的妙龄少女,没有一丝躁动,却依然婀娜多姿。手脚并用攀上营地后面的山丘,远方云层空隙处泛着浪漫的粉色,微凉的空气让我觉得像是在挪威的峡谷,整个人的内心是平静而惬意的。
用完早餐,我们与帐篷的工作人员和这片沙漠作别,短短一夜竟有些不舍。如果不想一直骑骆驼,可以提前告诉向导,让他第二天开车进来接,坐着越野车冲沙坡一定会爽歪歪。
走过,路过,再见
沙漠团的第三天基本在路上。途中会经过一个小镇叫做Ifrane(伊夫兰),冬天会成为一个滑雪胜地,而其他季节也美的像翻版的欧洲小镇,素有摩洛哥“小瑞士”之称。
对于“小XX”之类的称呼,我一向都半信半疑,但来到Ifrane,跟之前去过的瑞士小镇真的是非常相像。自进入Ifrane开始,我就发现这里不仅跟摩洛哥其他城市不是一个画风,连居民都画风突变般特别安静优雅...
短暂的停留后,我们一路到底直达菲斯。进入菲斯主城区的那一刻,萧索的大漠风光和万里晴空戛然而止,俗世的混乱和喧嚣不合时宜地闯了进来。千年的古城,万年的套路,菲斯,我终于战战兢兢地来了。到这里,三天的沙漠团行程就结束了。我想总结一下,算是给我的撒哈拉段子编个结尾。
三天中印象最深的是沿途的风景。一路上看见很多欧美骑行者,如果我的老胳膊老腿允许,下次我也一定要尝试骑一段。对于喜欢青山绿水派的人来说,沿途可能会有点单调。而对于我来说,比起小荷才露尖尖角般的玲珑精致,我更爱西出阳关无故人般的苍凉萧索,所以一路上保持睁眼睛纪录的,除了向导外,可能全车就只剩我了。友情建议:如果你也爱这样的风景,请一定坐副驾驶。
最后,感谢我们的向导小哥。从马拉喀什一路开到菲斯已属不易,送别我们之后他还要连夜返回马拉喀什,准备迎接下一拨客人。我问他什么时候才能休假,Mustafa说接下来都会一直在这几个城市来来回回,可能他想表达:"我热爱工作,工作使我快乐!” 这让常年懒癌患者的我自愧不如,人家年纪轻轻有这种觉悟真是孺子可教也,祝愿小哥可以加油工作买上骆驼,迎娶一堆白富美。
菲斯酒店的工作人员可能会瞬间移动,打完电话不久,就拿着订单出现在我们视线中。卸下行李,跟着工作人员一路往前走,埋头看着箱子的轱辘在凹凸不平的地板上嘎吱作响,再回头时,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入视野,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们的三位小伙伴,也将踏上属于她们的新旅程。
旅行的意义之一就是:我们不断地,与不同的人,从彼此的全世界路过,从不停留。
-City Tips-
撒哈拉专属色:沙漠黄、沙漠玫瑰、沙漠绿洲
城|市|小|记
从马拉喀什到菲斯,一路上不知穿越了多少座小城小镇。我们与无数的过客报以微笑,然后再见,我们随机地闯入他们的生活,然后消失,却发现我们才是过客,他们成了旅人的回忆。
撒哈拉一带的老百姓都还算很淳朴,少有偷奸耍滑之辈,但就像我上文中提到的那个阿伊本哈杜村的柏柏尔人,在游客多的地方还是要提起一根弦来。
一路前往撒哈拉,气候没有想象中的干燥。也许是入秋的缘故,早晚已经有一丝凉意,如果你也是秋季前往,可以带一些薄外套,再往后走,就要穿羽绒服了。
出|行|攻|略
没有选择,只能坐车坐到椅子被坐穿。每天坐车的时间大概在6个小时左右。
除了自驾外,无外乎私人团是越野车OR商务车,平价大团是小巴OR大巴的区别。
舒适度来讲,商务车最好,大巴最难受。
如果你想剑走偏锋,也是可以坐驴车的...(开玩笑啦
吃|喝|不|愁
同样几乎没有选择,除非你不参团而是自驾。
总体来说,如果你有一个100%的中国胃,请自带榨菜老干妈,绝对有用并且可以羡煞旁人。口味比较宽的朋友,无需太过担心,我觉得摩洛哥的菜肴比很多外国的山寨中餐厅的味道好太多了。
友|情|提|醒
+ 晕车患者请备好晕车药,并主动请示坐第一排,不然苍茫的天涯都是你的呕吐物。
+ 中途停靠一些小拍照点,会有当地小孩子塞给你一些不明所以的“工艺品”,如果你喜欢,就给他们1-2迪拉姆,不喜欢可以就退回去。
+ 下车拍照的时候,贵重物品不要放在车上,因为司机也要透气、唠嗑、上厕所,没人为你的财产担保。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