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喀什】红城秋日,不期而遇
去~马拉喀什(Marrakech)~ 我们买了一等座,早早来到展台,发现堆满了当地人和游客。一般车厢上会标明1,2,也就是代表一等座或二等座。二等座上去随便坐就好,一等座有两节左右的车厢,上去找座位号入座。
火车上的网络信号不太好,GPS很容易发生自我错乱,例如坐在火车上,打开国内的App,定位显示在...地球。不然咧,我的火星签证还没下来呢。
火车上有小推车贩卖薄荷茶和三明治,貌似这边的小推车只收美元和迪拉姆。因为我们同车的小伙子想用欧元买水未遂...不知道是不是那天小贩抽风了,下次去的朋友可以再证实一下。无论如何迪拉姆是准没错的了。
晃晃悠悠四个多小时,车厢里的美国大叔吃完了第二个三明治,隔壁的熊孩子盯着我扁平的五官看了一路,熊孩子的妈妈用OPPO打了三个电话之后,列车终于缓缓停下。走下火车,不同于卡萨布兰卡的干燥气息扑面而来,这种气息更加令人燥热,也更加像非洲了。
一隅小筑
在马拉喀什,老城中的Riad和Dar远远比新城中的豪华酒店受欢迎很多。但如果经费允许,还是强烈建议去住一住新城的马苏里和安曼。
然而贫穷限制了我的选择。在网上花了差不多一个多月来挑选酒店,几乎把马拉喀什所有的Riad都拉出来比较了一遍,最后选择一个评分不错,却并不是网红的Riad——Palais Lamrani Riad。
而马拉喀什给我的最大惊喜,就是我纠结了很久的这家Riad了。
这家Riad由一对法国夫妇经营,位于麦地那的外围,距离大广场只有大约十分钟的步行距离。因此,无论是逛景点还是逛市场都十分便利,不会因为位置太深入而迷路。
推开Riad的小门,身后的嘈杂戛然而止,一股淡淡的玫瑰香气袭来,管家帮我们办好入住手续后,带我们穿过郁郁葱葱的马赛克庭院,便是我们定的小套房。位于一楼的小套房有一扇巨大的玻璃门,推开门就是庭院正中的喷泉。萌黄色的房间基调,配以殖民风格和摩洛哥当地风格的装饰物,大气不失精致。
据管家介绍,我们房间中最特别的就是那张十九世纪的铜艺雕花大床。这张床是属于房子原来的主人的,现在的老板即使想卖掉房子也无权卖掉这张床。后来想了下这个逻辑有点说不通啊...
干杯!不眠广场
收拾收拾就到了饭点,管家提醒我们不要在外面吃沙拉之类的生食,容易吃坏肚子。感谢他善意的提醒,但可能他还不知道,作为吃了二十年街边三无小食品的钢铁肠胃,只有被撑坏,不可能被吃坏。
打开Riad大门的那一刻,望着街旁闲坐的无业青年,身旁呼啸而过的摩托,虽心有不安,但转念一想出门在外别太怂,便迈出脚步让自己融入进这喧嚣的世界中了。
还好,从Riad到杰马夫纳广场只需转几个弯就到了。
来到~杰马夫纳广场(Djemaa el Fn)~ ,摊贩早已支好了帐篷,开始吆喝起来了。成百上千的摊位几乎填满了整个广场。一眼望去,灯光摇曳,人声鼎沸,像是一场充满烟火气的舞台剧。
广场外围多是水果和果汁的贩卖摊位,往里一圈会夹杂着一些贩卖纪念品的地摊和杂耍艺人,而夜市正中区域则是这场舞台剧的灵魂——烧烤餐饮区。
在万众瞩目下绕场三周后,我们终于决定了一家坐下。每家卖的东西都差不多,无外乎烧烤、主蜗牛、羊肉,所以在同质化竞争的压力下,店家都特别特别的热情,害怕一个照顾不周客人就被挖了墙角。
在店家小哥的推荐,以及万能点菜技巧——看邻座的帮助下,我们要了一个海鲜拼盘和烧烤拼盘。小哥麻利的帮我们选好菜后,端来一篮子大饼、橄榄和蘸酱。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这几样东西几乎餐餐都会如约而至。
烧烤除了食物本来的味道之外,没有多余的调味。重口味的食客可能会觉得特别寡淡,但我却欣然接受这份本真,就像这片摩国大地一般。大广场上的烧烤摊实在是数不胜数,口味估摸着都差不多,所以看见哪家人多就去哪家吧。但是之前游记里面提到说橙汁特别好喝,我尝试之后觉得,很!一!般!很多店家都是提前榨好了放在那儿冰镇着,去了就给倒一杯而已,虽然是鲜榨的但是不是现榨的。而且摊位实在是很高,你在下面完全看不见他掺没掺水,加没加糖。
景点当前,烈日当头
我们在马拉喀什一共只待两晚,第一天到达已经是傍晚时分了,所以景点都被塞进了第二天的行程中。本来打算早起去马诺雷勒花园排队,但因为之前换的迪拉姆都花光了,需要先派一个人去换钱。
Riad的法国老板知道之后,提醒我们不要单独行动去换钱,这种行为很危险,并主动借了我们迪拉姆。后来想起来,我也很纳闷为什么我们那么大胆,让一个人去换钱,可能前几天太相安无事,忽略了这世道的险恶吧...
【马约尔花园】
早上一耽搁,到达~马约尔花园(Jadin Majorelle Garden)~ 已经是临近中午,庆幸的是门口并没有之前游记中说的大排长龙。门票分为花园,花园+Berber人博物馆两种票。当时对Berber没什么概念,只买了花园的门票,但自从后来出了撒哈拉,很后悔没能在这次旅途中多了解一些当地文化。
这座因为杨树林(YSL)而名声大噪的花园。它被各类游记和旅游网站吹得天花乱坠,想象中应该是美轮美奂。
但其实就是一很安静的小院子,我甚至觉得没有我的Riad布置的精致。花园的整体规划还算合理,有许多曲径通幽的小道,但四周的植物明显有些欠打理,错落却无秩。最出名的蓝色,与凹凸不平的墙面配在一起,鲜艳却不够精致。
花园是由法国著名设计师Jacques Majorelle在上世纪20至30年代,即摩洛哥还是法国保护区时设计建成的。花园在1947年对外开放,从1980年开始,被杨先生和皮埃尔·伯奇所有。2008年,在伊夫圣罗兰去世后,他的骨灰被撒在Majorelle花园,跟着花园的指示牌走可以找到杨先生的衣冠冢...
当然啦,我也不会因为这些槽点就对它全盘否定,在干燥炎热的北非大地,有着这样一座别有洞天的雅致小院,已经算是人间极致的享受了。
马约尔花园不在老城区,如果接下来要回去,建议可以尝试坐一坐马车。出花园后右拐到大路,随着马粪的味道,就能找到马车的出发点,大概150迪拉姆左右可以把你拉回广场。请记住,不要听他们漫天要价,守着自己底线狠狠砍就好。
坐马车回广场真的超级拉风,可以真切的看到老百姓的生活百态。伴随着哒哒的马蹄声,我们的“宝马”就这么在机动车道里面肆无忌惮地奔跑着,来往车辆都得避让,再加上比一般车辆高,坐在后座的我油然感叹:万恶的资本主义啊~另外坐在马车上也特别适合扫街,再也不用躲躲藏藏了。
【阿里·本·优素福学院】
有道是~阿里·本·优素福神学院(Ali Ben Youssef Madrasa)~ 之后再无神学院(自己编的)。因为每个神学院长的真的差不多,本尤瑟夫也算是集大成之作了。从小门进入一拐弯便豁然开朗,满眼精美的雕花和色彩恰到好处的马赛克,身处其中仿佛听见远方诵读的古兰经。
神学院进门后在左手边交钱,然而并没有门票。院中有很多欧美人请了私人导游,大家可以若无其事的走到旁边,假装看风景实则听讲解,大概都是这个雕花是什么什么时候的,谁谁谁又在这儿做了什么。
神学院始建于14世纪。学校的名字取自阿尔摩拉维德王朝(Almoravid dynasty)统治者之一Ali Ben Youssef。
二楼是当时的学生宿舍,每一间小房子长的特别像牢房...而且据说每一间房同时会容纳好几个人,可以想象当时的气味应该是很销魂了。不过能在这么拥挤昏暗的房间里潜心修学之人,才能有足够定力领会到教义的真谛吧。
【巴迪皇宫】
这次旅行中,我深刻的意识到为什么每次去欧洲,我都会很快的审美疲劳,因为我发现自己更喜欢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美,那些经历千年洗礼后破败却依然坚挺的美。听起来有点小变态...~巴迪皇宫(Badi Palace)~ 在大广场的南边,跟着google走很容易走错。建议先走到附近后,问问当地店家,以免绕路。
皇宫中鲜少植被,全是黄土堆砌的高大城墙和风化的地基。一个个孤零零的拱门,已经无法让人想象出昔日的盛况。拾阶而下,是一个下沉式的遗址,坐在里面网上看,可以发现城墙上筑起的巨大鸟巢。
生命即如此,生生且不息。
巴迪皇宫的建造经费是在三皇之战之后,由葡萄牙的赎金提供的,整体设计风格受格拉纳达的阿罕布拉宫殿影响。巴迪皇宫原本建造有360间房、一个135米乘110米的庭院、一个90米乘20米的游泳池,以意大利大理石和大量的从苏丹进口的黄金进行华丽装饰。
巴迪皇宫的建造前后耗时25年,中途被Alaouite Sultan Moulay Ismail拆毁的一部分,他用从建造巴迪皇宫的材料中拿走了一些用来建造他自己位于梅克内斯(Meknes)的宫殿。 目前,巴迪皇宫内部也在广泛进行着修复工程,包括重建宫墙和游泳池等景观。 (以上介绍摘自网络)说实话,我觉得就这么放着挺好的,为什么非要复原呢?
打卡了一上午的景点,我们已经被烈日晒的神志不清,在下沉广场里坐了许久才得以喘息,看来还是平时运动太少。摸索着走出巴迪皇宫的那一刻,思绪瞬间被喧嚣拉回现实,深吸一口气,恍若隔世。
【巴伊亚皇宫】
巴伊亚皇宫就在巴迪皇宫的附近。如果不告诉我这是苏丹国王和爱妃们的行宫,我差点以为这是一个修道院。皇宫整体属于空旷无内涵型,经过千篇一律的马赛克花园之后,就是“网红”回廊广场,再之后又是一个花园...看来苏丹国王和爱妃们很喜欢逛花园呢。
整体配色比较寡淡,唯有房间中的屋顶非常精致,但是每一间房都不开灯,用肉眼的话只能隐约看到那些精美的壁画和雕花,所以打开raw格式,回来把暗部和曝光拉到底吧!
后来在网上看到介绍说“巴伊亚宫的结构设计表现出了当时暴发户的审美,庸俗而市井,毕竟,巴伊亚宫并非出于艺术性与美学而设计的,仅仅是为了大而大,因此也就形成了现在仓促规划的结构和平庸的细节。 ”emmm,看来我的眼神没跑偏。
由于天气实在太热,我们又全靠脚力在麦地那中穿梭暴走,因此最后被晒到中暑,不得不放弃一些景点,例如马拉喀什博物馆。凭着最后一口气小跑回Riad,感觉立刻满血复活,以至于太过舒服晚上也放弃了去看大广场的夜景。建议大家分散行程,或有些取舍,虽然看似距离都很近,但是在麦地那中绕来绕去,再加上精神集中怕被抢,所以一天下来会消耗很多体力。
义乌驻摩洛哥批发市场
马拉喀什的Souks就在麦地那之中,怎么走都会遇见它。大致分为卖皮具的、卖铜器的、卖地毯的、卖服饰的、卖吃的和纪念品集合店。在逛了无数家拖鞋店后,我实在不忍心买一双颜色俗艳,刺绣粗糙的拖鞋回家,而且穿起来也没有想象的软。如果真想带回去,请选择没有任何花色的,纯色拖鞋,当地人一般都穿这款,鞋底也更软一些。
出行之前我也看了很多游记,照片中五颜六色的拖鞋和璀璨的铜灯在我心中种下了一片草原。然而来到Souks(手工艺市场)之后,我恨不得用除草机把草原给剃平了。因为做工真的很!粗 !糙!
铜灯也是只可远观不可近看,雕花镂空都十分随意,一般来说体积越大的越好看,小铜灯都有些随便对付的感觉。但是那种美轮美奂的大铜灯我是无论如何也搬不回家的。
其他纪念品,诸如地毯和服饰都还好,后来我在菲斯买了两张丝织地毯,分别是用藏红花和薄荷进行天然的染色,由妇女编织上传统的Berber图腾,与羊毛地毯散发的土豪气质相比朴实很多,但是却更有北非土著的感觉。另外地毯的编织还分为男人编的,和女人编的,前者更加粗犷,价格也更加便宜。
-City Tips-
城|市|小|记
某网站的介绍上说,马拉喀什是柏柏尔语,意思是“上帝的故乡”。乍一看没毛病,仔细一想“上帝”好像不应该出现在伊斯兰国家吧,这翻译也是服气了。
无论是哪路神仙的故乡,这老家也是真够热闹的。无论是车水马龙的新城,还是人声鼎沸的老城,马拉喀什仿佛收集了所有的人间烟火气,正合我这个俗人的心意。
马拉喀什的气温明显比卡萨布兰卡要高许多,也干燥许多。即使是九月末,如果是艳阳天,走在路上也好似盛夏般炎热难耐,再加上一大半的景点都在麦地那区域,需要走路前往,所以及时补水和做好防晒非常重要。
出|行|攻|略
【出租】马拉喀什出租车为黄色。坐出租,打表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不是在车站门口、景点门口、麦地那门口这些游人聚集的地方,打表的出租车还是会随机出现的。从火车站到达麦地那最多50迪拉姆,可以讲价到20迪拉姆左右,从麦地那到马诺雷花园20迪拉姆。
【马车】另外从马诺雷勒花园回大广场,建议可以尝试坐一下马车,一路穿行在汽车摩托之中,很有睥睨天下,为我中二的拉风感。马车停靠点就在马诺雷花园出门后右手边的大路上。一般分为环线和单程,单程我们商量的是120迪拉姆的价格,最多不会超过150迪拉姆。马车车况有好坏之分,车夫感觉都会互相帮忙拉生意,所以大家一定要告诉他们要车况好的,颜值即正义!
吃|喝|不|愁
如果你吃不惯塔吉锅和Couscous,那么每家店都差不多难吃。我虽然不能说爱吃塔吉锅,但是完全可以接受这种料理方法,对于不吃羊肉的我来说,牛肉塔吉成为餐餐必点之物。
在马拉喀什,我们忙于在景点之间奔波,除了早上在Riad胡吃海喝一顿外,中午和晚上都特别随意。虽然我还是收藏了很多店,最后打卡的只有Nomad餐厅。
最后,放出我的存货:
【Nomad】
地址:1, Derb Aajrane, Marrakech 40000, Morocco
【Le Jardin】
地址:32, Souk El jeld Sidi Abdelaziz | Marrakech Medina, 40000, Morocco
【Atay Cafe】
地址:62, Rue Amsefah Sidi Abdelaziz, Marrakech 40030, Morocco
友|情|提|醒
+ 大广场附近有很多换钱的,我们没有找到Hotel Ali,但是大广场南边有一个银行也可以换到不错的汇率。
+ 不要轻易去画海娜,现在很多都是惨了杂质的颜料,对皮肤伤害非常大,严重的会产生后遗症。我是在淘宝买的纹身贴纸,假装金色限定版海娜...
+ 问路的时候首先问店家,但是有些店家会随机叫一下旁边的人来给你指路。这种情况下,十有八九都不靠谱了,马上转移下一家问吧。
+ 马拉喀什确实很商业化,但是也没有其他游记里面说的那么恐怖,是个人都要来骚扰你。在麦地那里,如果不想买东西直接往前走就是,很多店家比你还懒得搭理人。但是大广场的烧烤区真的是拉客集中营,如果不想吃,又被缠的很烦的话,告诉他们:“Maybe later”,就会放你走了。
+ 马拉喀什花钱的地方会比卡萨布兰卡多,而且很多地方也不能刷卡。所以请备好零钱!
+ 小朋友主动带路的,不一定会要钱,可能想要一些文具。之前Lonely Planet上面让大家不要给,会带坏风气。emm,这个嘛我觉得就看是不是你情我愿吧。
+ 在麦地那用手机导航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有人想抢还是怎么着。可能因为我是停下来,双手握紧的状态。所以还是不要边走边导航,特别招小偷待见。
已有1人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