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居住的小县城渡过黄河,再向西偏北方向走,不足百里便来到豫北平原上闻名遐迩的“浚县山”了。
这里所说的“浚县山”是位于河南省浚县境内两座不大的小山头,一座叫大伾山,另一座叫浮丘山,目前这两座山是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大伾山是两座山中稍微高大一点的山,也只有海拔130多米,相对高度70来米,因其位于县城以东故称“东山”。
大伾山之所以叫大伾山,其名字还是有些来历的。此山最早记载于《尚书.禹贡》: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尚书.禹贡》成书于战国时代,这说明早在2200年前此山就称作“大伾山”啦。
过了新建的牌坊是一条笔直的大道,好像叫大佛路吧,道路两旁盖满了仿古式的房屋。因是旅游淡季,游客稀少,街道清静。
大伾山景区的东大门。高高的登山石阶有七十三级,石阶的平台上是伾山大佛寺的山门。
伾山大佛寺又叫天宁寺,原名大伾山寺,建于北魏,建筑座西朝东,明代改为座北朝南,更名为天宁寺。现今的布局为东西南北相交独特的“十字”形。东为正门,正门前一株黑槐树,向南一枝横逸斜出,如云龙破雾。据传说,唐王李世民在武德五年曾来此拜谒大佛,不料被槐枝挡住王冠。故此树被誉为“龙槐挡驾”。
跨过山门,院中碑刻林立,古树森然,建筑皆素朴,硬山顶,古朴冷静。大佛楼面朝东方,鹤立鸡群的在藏经阁的掩映下,“犹抱琵琶半遮面”。
藏经阁,始建于明万历三年,上下两层。上层原藏佛教经书;下层原供浚县明代贤吏杨镕、陆光祖像。现阁内重塑观音像一尊,高4米,俗称“千手千眼佛”。观音像左右各六只手:最上两手托日月,依次左持拐尺,右握金印;两手胸前合掌;左持弓,右拈箭;左拿青杨柳,右拿净水瓶;最下两手下垂,造像生动精致。
大佛殿无疑是整座寺院乃至整个浚县的标志,通高22.29米,为善跏趺座式的大型弥勒佛像。其开凿年代比乐山大佛早400年,高度比龙门大佛高5米有余,为“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型摩崖石佛。
为什么这里会有这样高大的佛像?传说当年黄河从大伾山下流过,河水经常泛滥,冲坏堤坝,淹没庄稼,闹得民不聊生。弥勒佛不忍心看着黎民百姓受苦,就驾祥云来到大伾山,发功治水,河妖纷纷逃匿,河水又归了东海。百姓称其为“镇河将军”。为了保护佛像,北魏时修建了大佛阁,建天宁寺,明代重盖大佛楼,这就有了今天的“八丈佛爷七丈楼”的奇观。
天宁寺内南北轴线上,北侧院前为三间地藏殿、天王殿、罗汉殿,均为硬山顶,灰板瓦。东侧有钟楼建于高台之上,内悬明代铸铁大钟,钟身铸铭文。
南北轴线中间为大雄宝殿,面阔三间,硬山顶,灰板瓦,前出檐,木柱。殿内供奉三世佛坐像,故称“三佛殿”。
“三佛殿”前一棵古老的国槐树,树龄达到700多年,树下供奉着这位神仙,红色绶带上写有“百年好合”,估计着是“月老”神。槐树下面供月老,真的挺有创意的。
天宁寺后面半山腰上,一条还算平缓的上山道路,就从这里上山吧。
平缓的山路直通紫光亭。紫光亭位于山体的偏东北边缘,名字寓意为“紫气东来”之意,是行人登山休息和登高远眺的好地方。
伾山北侧青坛路上的小壶天石坊,石坊正面阴刻楹联:“驱雷逐电腾三届,驾鹤乘鸾历九天”。登山越过此石牌坊就到了太极宫的楼下的平台上。
平台上石坊左右各筑一米高青石须弥座台基,左台基上立“代天监察之台”碑;右台基上立“五雷号令之台”碑。图为左台基。
太极宫,又名“八卦楼”。此楼为吕洞宾寝宫,建于清代康熙年间,为八棱柱身攒尖顶楼阁式建筑,通高23米,上下三层。底层塑吕洞宾卧像,中层供文昌帝君,上层供三清列真。门额石刻“众妙之门”四字,它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太极宫巍然挺立在大伾山最高峰,气势挺拔,为大伾山标志性建筑。
太极宫后为万仙阁,始建于大清康熙年间,分上下两层,由石柱支撑明廊,楼阁檐下悬横匾书“万仙阁”。万仙阁因塑有道教诸仙九千余尊而得名,群神众仙集中了中国古代官方及民间崇祠的全部神祗,众仙塑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是华北地区道教泥塑艺术至高的殿堂。
继续前行座落着禹王庙。禹王庙原在大伾山东南麓,初建于大明万历年间。大清康熙十八年知县刘德新迁至阳明书院故址,建大殿三间内塑禹王像以示敬仰,古庙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禹王庙单檐硬山式建筑,门前竖古碑两通,殿侧亦有古碑若干。
禹王庙前平台处矗立着中军亭,为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之瓦岗军扼守黎阳时所建,用以练兵点将及瞭望敌情。原亭早己损毁,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地修复。中军亭建于一米高青石台基上,环台设有青石护栏,亭为六角形,石柱支撑尖亭顶,顶端覆黄色琉璃瓦,置脊兽及葫芦顶刹。
中军亭前有一个8字形水池,谓之“天池”,池上架着一座三孔拱桥,称为“怀禹桥”,桥两侧清清池水,碧波荡漾。
玉皇庙正殿“灵霄宝殿”,殿内供奉着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托塔李天王塑像,大殿门外平台上,摆放着八尺高的铸铁香亭,亭子内香烟缭绕,接受着香客游人的顶礼膜拜。
灵霄宝殿东侧并排三个侧殿,分别是“财神殿”、“送子老奶”、“车神殿”;
大殿的西侧也有三个侧殿分别是:“观音殿”、“升学殿”、“升运殿”,哈哈,北方的百姓对神的诉求十分简单,“平安发财”!通俗易懂。
灵霄宝殿正南方的南天门。一出南天门,便是三界外。
天齐庙山门,又称东岳庙,始建于北宋,是历史上人们朝拜泰山之地。
天齐庙正殿,供奉的是东岳大帝黄飞虎。
天齐庙始建于北宋年间,后经大火焚毁,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建。正殿中间有两根滚龙飞云石柱,可以说是整个庙宇的灵魂,它是原殿之物,雕刻精美。我们平时所见到的石柱多是圆形的,而这两根龙柱却是方形的,十分少见。
玉皇大帝也好,东岳大帝也罢,对民间的保佑都是一样的,有求必应。这是正殿左侧供奉的财神殿和文昌帝君殿,香火旺盛。
天齐庙山门内的照壁墙后面,也摆上了画着八卦符号的鸿运鼓,敲打一下也是要钱的。
出来天齐庙,遇见“情人柏”。两棵相依相偎的柏树身上,系满了象征幸福的红丝带,可见南来北往者,无不渴望人间之美好,正如诗中所说:滚滚红尘,茫茫世界,情为何物?志贞如柏。
在天齐庙东北、大伾山东侧的半山腰间,是太平兴国寺。
兴国寺始建于唐,宋太宗钦赐寺名。寺院里的主要建筑有山门殿、地藏殿、四面千手观音殿、大雄宝殿、朝阳洞、观音洞等。北魏摩崖、唐《洪经纶题记》等位于寺后崖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汉中兴主刘秀出征河北时曾来大伾山,他发现大伾山周身有七彩霞光,便问随从,随从曰:伾者,山再成也。天公再次造就此山,定有灵异之处,预示此战必胜。
出了兴国寺,沿着平缓的下山小路走上数十步,竟然来到了天宁寺山门前的平台上,上山时就是从这里上来的嘛,怎么稀里糊涂又走到了这里来了?看来只能从此下山啦......
天宁寺门前有一游览图,看了看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地方没有走到,不能不说这真是莫大的遗憾。下次吧,也只能是下次了,下次一定要把这个“规模虽小名气大,山峰虽低意境高”的大伾山看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