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第一站:柏林(7)——继续聊聊西方建筑
古希腊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讲求建筑内部的纵深,如果把各种神庙的平面简化成一个长方形的话,那么正门通常设在短边,人从正门进来通过较长的一段距离才能见到位于深处的神坛,这种布局对西方后来的教堂有很大的影响。
古希腊神庙平面图
表面上看,中国的建筑似乎更追求宽度,所以将矩形的长边作为建筑物的正面。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式园林的布局和古希腊神庙的布局仍是异曲同工,去过故宫的人大概都会有印象,和建筑物相反,中国园林的正门是设在短边上的,人非要经过一番“跋涉”方可抵达最“神圣”的地方。
太和殿平面图
故宫平面图
要想进入紫禁城觐见皇帝,即使进了大门也非要再经过漫漫长途,穿过几道门,这时估计你已经改名叫“不紧张”了,因为必须要步行,累也累得气喘吁吁了,当你终于走近太和殿,抬眼望见高耸得让自己立马显得微不足道的“陛”时,估计双腿已经打哆嗦了,一会儿见到皇帝他老人家想不跪都不可能了……
而雅典卫城则干脆就建在了山丘之上……要想和神或者天子打个照面,哪里有那么容易啊……
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筑设计和园林布局说到底都是反映了对人的生理、心理的体察和理解,同为两足直立行走智人,东西方人种总还是有相同之处的,因而,东西方建筑中表现出某些一致的特征也就不足为奇了。
古希腊渐渐衰落,古罗马帝国开始崛起,虽然古希腊一直被誉为西方文明的的滥觞之地,但就建筑而言,古罗马时期建筑艺术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对后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古希腊,因为,在古罗马时期,在建筑中采用曲线成为了可能。
建筑形式的发展和建筑材料是息息相关的,古罗马建筑之所以能开始玩曲线,是因为他们有希腊人没有的一样东西——火山。火山摧毁城市的同时,也给罗马人带来了新的建筑材料——火山灰,进而他们发明了混凝土。而同时,人们的力学知识也大为长进,通过“拱”将抗压但不抗拉的岩石和混凝土改造为受压构件,这样,更大的建筑内部空间就被营造了出来,出现了像万神庙这样大规模的建筑,而从原理而言,万神庙和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构造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采用的建筑材料不一样罢了。
罗马万神庙
雪屋
可以说,“拱”的出现,让人类建筑从此摆脱了“搭积木”的原始状态;因“拱”的出现,更多的创意开始被玩起来,而这些玩“拱”(arch)的人,则被称作“architect”(即建筑师),而没有“arch”的房子,则简直就不能被称作“architecture”(即建筑)了。
古罗马斗兽场
由于拱的产生,古希腊建筑中必不可少的柱子在古罗马时期开始沦为装饰物,更多的时候开始以“壁柱”的形态出现在建筑中,而以半圆形拱和穹顶为特征的古罗马建筑开始大行其道。
自君士坦丁大帝开始信奉基督教之后,基督教开始慢慢扩大自己的影响,最终达到了可以和皇权分庭抗礼的程度,以致于在古罗马灭亡后的近一千年的中世纪时代中,几乎所有著名的建筑都是教堂,而这些教堂建设周期动辄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清晰地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唯一不变的只是对上帝的信仰。
几乎所有的历史教科书在讲到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候,都会提到一支南下的蛮族——“哥特人”,而哥特人和中世纪盛行的哥特式建筑又存在什么关系呢?太多的历史都在讲述着这样一个规律,即南下的蛮族通常都对宗教没有抵抗力,例如蒙古人之于佛教、满人之于儒教、哥特人之于基督教,槪因这些游牧民族不同于农耕民族,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更容易寄情于宗教。当然,虽然也很难排除他们为了便于统治而勾结教权的可能性,但至少表面上看来,他们都成了教徒。
成了教徒的昔日蛮族开始追求与神接近,梦想身后上天堂,而他们生前能做的事就是努力把教堂建得高高的,认为这样才能更清楚地聆听神的声音,当他们开始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的时候,保守的“贵族”们则开始在一旁冷嘲热讽了——
“你看这帮乡巴佬建得这是神马玩意?”
“哥特人嘛,当然建的是哥特式建筑啦。”
“哈哈哈哈哈……”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哥特式”简直就是一句骂人的话,你要是说某人的房子建得像“哥特式建筑”,必然会得到“你才哥特式,你们全家都哥特式”的回应。
然而,这群被统称称为“哥特人”的野蛮人就这么默默地坚持自己的理念,我相信在他们完成第一座教堂(圣丹尼大教堂)之后,保守的贵族们在仰望之时,内心的嘲笑立刻戛然而止。
圣丹尼大教堂
后来,就像“乖”从“贬义”变为“褒义”一样,“哥特式建筑”也慢慢地与所有的嘲讽和不屑撇清了关系,登入大雅之堂,而在我看来,说它摘取了人类建筑文化的桂冠也不为过。
科隆大教堂
“向上”的信念让哥特式建筑变得越来越高大挺拔,如何变得高而不危就成了建筑师们面临的最大难题,虽然他们想尽办法,把古罗马的圆拱变成尖拱、把穹顶变成尖顶,虽然从视觉上给人产生了一种高耸的假象,但其绝对高度仍旧难以突破,特别是高高拱顶产生的水平力常常让工程功亏一篑。
后来,有建筑师设计了“飞扶壁”用以平衡水平推力。这种飞扶壁结构就像是一只只强有力的大手一样,支撑护卫着高耸的教堂,它渐渐成为哥特式建筑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飞扶壁
飞扶壁的发明,让人们使教堂高耸入云的想法成为现实,当我们绕经荷兰比利时去往德国科隆时,在高速公路上就远远地看到了科隆大教堂两座尖尖的塔顶,这座高达157.3米的建筑,即便在今天也可以用摩天大楼来形容。
科隆大教堂,像是要发射的航天飞机
科隆大教堂的飞扶壁
科隆大教堂的尖拱门
科隆大教堂外立面基本上都是向上的线条
后来,当建筑技术和材料都不再是阻碍建筑高度的主要因素时,一些建筑仍然保留了飞扶壁这一哥特式建筑的精华,比如建于20世纪初的上海徐家汇教堂,为了标明自己哥特式建筑的身份,仍然做了很多小的飞扶拱作为装饰,但在结构力学角度,它们显然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徐家汇天主教堂象征性地保留了微型的飞扶壁
除了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还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玻璃花窗。
建筑的主要功能除了满足人们对空间的需求之外,另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采光,古罗马建筑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采光,罗马万神庙为了采光,不得不在穹顶留个窟窿出来。古罗马历史中最残暴但却最爱泡澡的卡拉卡拉皇帝主持修建了著名的“卡拉卡拉大浴场”,和万神庙不同的是,这座大澡堂子采用了一种叫做“巴西利卡”的的建筑布局,和穹顶式建筑相比,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光线,卡拉卡拉肯定没有想到,和他的骂名一起流传后世的居然是他的大澡堂子。
巴西利卡式建筑剖面
后来,借助玻璃制作工艺的发展,巴西利卡的空间布局在哥特式教堂中被用到了极致。建筑师利用中间突出的结构,设置了高大的窗子让更多的光线可以透射进来,同时,本来就追求视觉效果的哥特式建筑师们也都是营造氛围的高手,他们通过烧制的彩色花窗,让光线五彩斑斓地投射到墙壁、地板,给人一种神秘又神圣的感觉,不难想象,当中世纪的人们看到穿越空间的五彩丁达尔光柱时,脱口而出“Jesus Light”的惊愕表情。
几乎每个花窗上都讲述着一个宗教故事
高大的花窗和交叉拱顶
除了在结构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以外,哥特式建筑还十分重视装饰,用各种花窗、雕塑、饰品,传递神圣的信仰,表达“向上”的理念,这一做法对后来的巴洛克建筑和洛可可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哥特式建筑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建筑的领域,音乐、绘画、文学、电影、服装乃至英文字体都有哥特文化的影子,甚至有人说踮着脚尖的芭蕾舞最初就是对哥特式教堂的模仿。
同样追求“向上”的芭蕾舞(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哥特式建筑在结构方面取得了难以企及的成就,以致于后来的建筑风格基本上都只能在装饰方面做文章了……
此外,在东罗马帝国的领土上,一种受到东方文化影响的建筑风格在悄然流行着,这就是拜占庭式建筑。拜占庭建筑基本继承了古罗马建筑的风格,但在此基础上又融入了地域特色。拜占庭本来就是古希腊的殖民地,于是古希腊的等长十字就被拿来取代拉丁十字用在了教堂建筑平面布局中,同时,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建筑的穹顶也变得越来越像洋葱头。在装饰方面,和哥特式建筑用彩色玻璃来讲述圣经故事不同,拜占庭建筑采用了大量的源于古希腊的马赛克饰品来描绘宗教人物和故事。后来,由于宗教的原因,拜占庭建筑在东正教国家中得以继承。
希腊十字与拉丁十字
土耳其索菲亚大教堂中的马赛克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
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在穆斯林坚船利炮下最终陷落,基督教欧洲开始陷入深深反思,这一反思给建筑流派也带了影响,人们开始追忆古罗马甚至古希腊时期的辉煌文化,文艺复兴运动于是兴起,一大批模仿古罗马甚至古希腊的建筑开始出现,而巴洛克建筑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产生的。
和“哥特式”这个名字一样,最初“巴洛克”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词汇,它原意是指“扭曲的珍珠”,佩戴“扭曲珍珠”的会是什么人呢?当然是那些附庸风雅的伪贵族喽。他们非常追求富丽的装饰,常常以复杂的雕塑和艳丽的色彩来显示个性,另外,他们还特别喜欢不甚规则的曲线,古典建筑中的拱形、圆形在巴洛克建筑中都被做了改造,变得像巴洛克的本意一样扭来扭去。巴洛克建筑基本上都有这么一个扭来扭去的山墙(见下图),在我眼中,这样婶儿的山墙几乎就是这类建筑的名片。
后来,巴洛克建筑因其自由浪漫的风格被逐渐广为接受,甚至连巴赫、亨德尔等一批大师的音乐也被称为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之后出现的洛可可建筑,几乎就是纯粹的装饰风格了,更多地用于宫廷,奢(YAN)华(SU)至极。
洛可可风格
至此,将欧洲古典建筑的脉络梳理了个大概,但欧洲建筑真正的精华还是需要亲临现场去体验,因为当你看照片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以上帝的视角去审视它们,而当你置身其中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些伟大建筑所要表达的一切都通过你的感受实现了。
而我个人则由衷建议,去欧洲旅行,除了宗教,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些建筑方面的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