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第一站:柏林(5)——勃兰登堡门:穿越梦想之地
虽然没有比较,但我还是对~柏林(Berlin)~ 马拉松的赛事组织颇为赞赏,因为它处处让人感到了欢乐——好吧,除了开赛前排队上厕所这一环节。
赛事前两天,参赛选手需要去赛会EXPO领取参赛号码等必备品,而这个EXPO更像一个欢乐的超级迪卡侬,能够抵制住诱惑没有买任何东西我也是很佩服自己了。
开赛的前一天,我们一家三口去踩了点,正好赶上轮滑和儿童迷你马拉松的比赛,预先感受到了赛事的气氛,趁机也鼓励了下Eleven小盆友,希望她未来也有勇气参加这样的迷你马拉松。
在回酒店途中,通过某地下通道时,围过来三个手拿宣传单的家伙,其中一个把宣传单展在我面前叽里呱啦说着什么,不一会儿,他的手就往我的口袋里伸了过来,领教过一些神偷的我对这等粗鄙的手段自然不放在眼里,我一把将其手打开,大声呵斥并威胁要叫警察,于是,三个家伙灰溜溜地转身瞬间消失了。但事后,我确实有些后怕,假如这不是白天,假如这尽管是白天但人们都对这种事漠然面对,恐怕事情的结局就不会如此了。虽然,这次遭遇提醒我们在任何地方都会有犯罪,但同时也说明,在柏林,坏人对人民的正义感还是有所忌惮的。我不禁想起那句曾经很流行的话——“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这就是现实版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勃兰登堡门,柏林马拉松的起点和终点,其对于德国的意义就像天安门之于中国,从拿破仑到希特勒,这座古希腊式的建筑凝聚着不知多少人的荣耀与梦想,拿破仑曾率领战胜的法国军队昂首从它下面穿过,还将上面的和平女神及其战车作为战利品搬回巴黎,可谓从此结下了世仇。8年后的1814年,反法同盟大败拿破仑,普鲁士军队又将这尊雕像赢回柏林,为羞辱法国,国王下令将勃兰登堡门前的广场命名为“巴黎广场”,这名称一直保留至今。我猜如今西方世界已经不再把这种事视为耻辱,不然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我们遍地的“巴黎XX”、“纽约XX”、“曼哈顿XX”,而人家至今还没有打上门来?或许,时代变了,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变了,现如今这种事应该叫做“文化入侵”更合适吧。
拿破仑穿过勃兰登堡门
赢回和平女神后,国王请年轻但才华横溢的建筑师申克尔为普鲁士军人设计了著名的“铁十字”勋章,镶嵌在女神手中权杖的花环中间,并将和平女神改名为“胜利女神”,或许就在这时,也正式种下了那颗充满了野心的种子……
普鲁士人赢回和平女神像
希特勒统治时期,尤善宣传的他当然不会放过勃兰登堡门如此重要的阵地。1936年,纳粹德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还造出了全球最大的飞艇,一时国力似乎鼎盛至极,兴登堡号飞跃悬挂着奥运五环旗和纳粹旗帜的这张照片成了全民鸡血。
希特勒乘车穿过勃兰登堡门
二战中,勃兰登堡门几乎被完全摧毁,但苏军坦克还是颇具象征意义地从摇摇欲坠的多立克柱间穿过,这座德国人心中的凯旋之门。
苏军坦克穿过勃兰登堡门
二战中机会被摧毁的勃兰登堡门
二战后,勃兰登堡门被划入民主德国,东德政府完成了修复工程,但胜利女神的权杖上没有了普鲁士鹰和铁十字勋章。
再后来,东德政府修了那堵著名的墙……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在勃兰登堡门下完成举世瞩目的穿越,哪怕权势极盛如赫鲁晓夫及肯尼迪。
从此,西德人民要想把勃兰登堡门看个究竟就得这样了……
小肯尼迪登高望门
时光荏苒,1989年的冬天,看似牢不可破的铁幕突然崩溃,东西德青年们终于成了柏林墙的主人,他们欢聚在勃兰登堡门下等待历史时刻的到来。
1989年双十一这一天,巴黎广场的柏林墙被拆除,无数汽车穿过勃兰登堡门去往曾经被彼此唾弃为邪恶之地的彼岸。
再次统一后,德国政府彻底修复了胜利女神像,普鲁士的象征“鹰”和“铁十字勋章”又再次现身……但愿这一次不会再播下另一颗种子。
可以说,德国人将勃兰登堡门作为柏林马拉松的终点颇具深意。这座建筑见证了德国近现代的每一次历史变更,了解它的历史的人,无疑将会把“穿越勃兰登堡门”视作历史性的荣耀时刻,这一荣耀将被赋予每一个完赛的选手。
作为跑步菜鸟的我,也不禁开始幻想能完成这次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