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游游记:
清明小长假,路上车多人多,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足足开了四个多小时才到溱湖景区。走在高速公路上,即使因为车多拥挤,速度不快,但满眼新绿金黄,赏心悦目之余心旷神怡。真正是“烟花三月下扬州”啊。
溱潼会船节即将开幕,景区实行交通封闭管理。天水雅居办理住宿之后,去了溱潼古镇。
李氏院士故居的睿园虽小,地处水乡,也是一派江南园林的风范。青砖回廊。
李氏院士兄弟亲手种植的葡萄。透过葡萄架和古意盎然的房顶,外面是湛蓝的天空。
李家后花园——山茶院的山茶花,植于宋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岁月无声,花开满枝,生命穿越了古今。
溱潼著名的古槐,萌生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走过高二适的故居,来到砖瓦馆和水龙局。我们看到了一棵500余年的黄杨树。
匆匆逛过溱潼老街,来到了溱潼生态园。
游览完生态园,回到美食园晚餐。晚餐极其丰盛,都是溱湖当地的美食。
唯有生命和美食不可辜负。再次忘记拍照。
晚餐以后,大家自由活动。
夜空分外的蓝,月儿挂在头顶,满眼明亮的星星。风大,夜寒。
我们早早回房休息。
4月6日晨,在鸟鸣声中醒来。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水乡湿地的风光:新绿的柳树,金黄的油菜花,薄雾的水面。
客舍青青柳色新。
溱湖的早晨。
画舫。
参加会船表演的小船。
杨柳岸。
开车去溱潼古镇品尝当地的特色早茶。
这次终于记得拍照。大煮干丝。
蟹黄大包。
芝麻香芋饼。
荠菜馅的春卷。
小麻团。
干丝。
汤包。
鱼汤面,忘记拍了。。。。。
溱潼古镇的人熙熙攘攘,车流如织。
吃完早饭,再回溱湖。高速公路的出口和周围的道路已经变成了大停车场。我们把车停在了生态园的旁边,步行一段后坐景区的3号线大巴前往溱湖湿地公园。
公园里就是这样的景象:
大人在排队,等待坐船去看会船表演,观湿地风光,吃溱湖八鲜的午餐。孩子们在一旁坐着,吃的吃,玩的玩。
阳光晴好,风和日丽。小朋友看人来人往很开心。溱湖里的船。
排队坐船的人太多,我们放弃。各自回家。
我常常在想旅行的意义什么。有人说,是从自己住腻了的地方去看别人住腻了的地方。肯定不是,否则有些地方不会让我心里疯狂长草魂牵梦萦。
高中的时候,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抬头可以看见不远的房子和小山,春天的时候甚至能清楚地看见山花烂漫。校门口来往着从省城到这个温泉小镇的公交车,日日月月年年。我盼望着,盼望着离开家乡去看一看遥远的地方。
大学毕业后,有了积蓄。十几年来,我爬了高山,看过大海,走过江南古镇,探访了千年的古城,见过新兴的城市,还去了雪域高原的西藏。经历了酷暑和严寒,遇到过洪水和余震。但是旅途中的有些地方,走过一条巷子,看见一个人,甚至闻到一朵花香,会让人觉得似曾相识。溱湖就是这样的的地方。
溱湖,离南京只有110公里,自驾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到了溱湖,一片开阔,平原上的风吹过,心中清明。那一面湖水,洗去满身城市里的喧闹烦躁。来这里旅游,至少要两天,住在溱湖,才能慢下脚步,欣赏它的美。
不用长途跋涉,不会满身疲倦,更不用花很多的钱。小时候澄澈的夜空,皎洁的明月,闪烁的繁星就在头顶,触手可及。这些,在今天生活的城市,却像遥远的一个梦。
早晨,在鸟鸣声中自然醒来。推开度假村的窗户,一片水面,绿树浓荫,薄雾清晨,远处是民居。在这里,放松自己,回到慢节奏的小时候。风过了可以不留痕,时间过去什么都能留下,我们记忆中的童年,在旅途的追寻中回放。桨声摇橹中的芦苇荡,是过去电影中诱人的风光片段。带着孩子,轻声呼吸,给他们讲那过去的事情。
在溱湖不会亏待自己的胃。溱湖簖蟹、溱湖青虾、溱湖甲鱼、溱湖银鱼、溱湖四喜、溱湖螺贝、溱湖水禽、溱湖水蔬合称为“溱湖八鲜”。八鲜最妙的不在厨艺,在于食材取自现成,惟鲜而已。溱湖的水育出溱湖特有的食材,稍加烹饪,食物本身的味道就使吃的人的舌头打结,让人真正地捧腹,吸引着游客流连忘返不愿归去。早饭去品尝当地的特色早茶,蟹黄汤包、水煮干丝、荠菜春卷、香芋饼等数十样,不要着急赶路,看别人行色匆匆,悠闲地给自己和家人一顿盛宴。
溱湖的不远处,是溱潼古镇。镇上拥有2万多平方米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随处可见老井当院、麻石铺街。镇内古树名木众多,有唐代老槐树、宋代古山茶、明代黄杨、皂荚、清代木槿,印证着古镇悠悠的历史。尤其是一古民居内的山茶王,始植于宋代末期,为名贵的松子品种,穿越了近千年的时光,花开万朵生机勃勃。我喜欢这些树木和这些房子,一代代的人从它们身边来来去去,它们留在这里,无声地站着,看岁月流逝,有些人老去,有些人出生。李氏院士故居,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老宅。倚着院士手植的葡萄架,透过青砖黛瓦,身后是前人的脚步,隐约的书香,外面是蔚蓝的天空。这里,离城市很远。这里,离祖先很近。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而溱湖,离开了,有回来的时候。它在那里,不远不近,静待着你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