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的名字,非建筑爱好者可能不大听过,不过他设计的卢浮宫前金字塔,大伙儿应该见过吧。像我这种附庸风雅的人,即使看不懂,但建筑大师的作品,还是要来看看的。
本部分内容包含太平天国忠王府。
这是~苏州博物馆(Suzhou Museum)~ 朝南的正门。
到苏州博物馆时已经3:30了,本以为人不多,却没想到门口排起了长队,队尾已经快到齐门路了——苏州人民真是太热爱文化艺术了!
旁边有个哥们喊:博物馆四点就不让进了,你们现在还排这么长的队,今天肯定进不去了!给我20块,我领你们进去,不用排队!
所有人无动于衷,因为这家博物馆不要钱。而且由于不要钱,队伍消减得很快。不过博物馆居然也有票贩子能走后门,其管理之松懈和混乱,可见一斑。
博物馆主楼正面。
您别看这里没人,那是因为所有人都要到西边的屋子里过安检,过完安检后会被工作人员赶着飞奔进主楼,不得在此停留。我拍了两张照,被工作人员赶了五次。
仰望主楼的穹顶。
苏州博物馆以简约的线条美著称,不论内外,均是这种线条式的,古朴素雅,简洁冲淡,很有艺术气息。不过说老实话,我不太喜欢。
从主楼玻璃窗向北看。玻璃纤尘不染,外面的景色也干净剔透。
沿着这条长廊向西,会走到主展区,主展区一共三层(地下一、地上一、地上二),博物馆的藏品集中在这里。
主展区的西侧是这个贯通三层的水景。
由于这次来主要是拍建筑,所以我没有进展厅,大部分内景都花在这上面了。可惜的是,不会构图,拍了三十几张,一张好的都没有,只好选几张一般的。它其实是个蛮有气势的水景,有种远古时代的粗犷而又淡雅的美。大家自己到那儿去看吧。
路过一个我很感兴趣的展厅,不过没时间进去看了,拍拍招牌吧。
广州,是我在大陆最喜欢的城市,而且与苏州引领了江南苏式文化一样,广州也引领了岭南广式文化。“苏式”和“广式”,既是美食的样式,也是建筑的样式,还是服装、刺绣、烧瓷……等等各种艺术设计的样式。它们同样是绮丽的,纤巧的,精致的,典雅的,但互相之间又有很大不同,它们一起构成了绚烂多姿、五彩斑斓的南国风物,让我悠然神往。
向北走,路过一间不开放的展室,六边形花窗外的花树吸引了我——贝聿铭在设计它的时候,定是想起了苏州园林的经典结构:匡景。
总算出来了。这是博物馆北侧的水池,博物馆主体建筑半环绕着它。
从西向东一路走,一路拍。池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光亮,真是拍什么都是景。
苏州博物馆的简约风格是很讲究的,应该也有很多细部特写会不错,但我确实惦记着今天的“游玩任务”没完成,周围人流又多,就没仔细寻找。
一路走,当然也要一路向西回望。我发现那棵树那里应该是个园林小品的好素材,可惜当时没注意到。唉,真是可惜了。
当时走得很急,不一会儿就走到了这个长廊,它的东边就是出口了。
“自在途程”这四个字我很喜欢,这次的苏州之行,就是一次非常好的自在途程。
苏州博物馆与太平天国忠王府是连为一体的,来博物馆,当然也要到忠王府逛一圈。这是从博物馆东门出来之后的地方,它原来也是拙政园的一部分。
穿过上图中的厅堂,来到忠王府的大院。
这是太平天国将领忠王李秀成的府邸,不过李秀成本人在这里呆的时间并不长——当然,这不妨碍他在此大兴土木。这里本就是拙政园的一部分,而那时候,拙政园成了他的“御花园”。
在我的心目中,太平天国比满清要开明得多,但它显然也无法做到自己号称的“均贫富”——他们以此为号召,煽动农民给自己卖命,李秀成这样的上层人物住进了如此富丽堂皇的府邸,农民住得进来吗?
世间所谓“公平”,最多不过是“每个人都过上与自己的能力和付出相匹配的生活”,绝对的平均,是不可能的。
向东拍一张。天好,果然拍什么都是风景。
走到忠王府大门口了。我很喜欢这四个字的质感。
出来后仰拍忠王府的大门。
我在博物馆和忠王府加起来呆了半个小时,时间太短,当然只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这一组照片里,唯一满意的就是这张。
江南府邸,与北方那些大红大绿的堂皇之气不同,它是儒雅而有书卷气的。它也有气势,但不霸道,也有威严,但不张扬。
出了忠王府,这里还是东北街,一条对苏州来说很普通,但放在别的地方说不定就很有韵味的江南老街。
我沿着它向东走,然后在园林路折向南。按原计划,我应该去南边不远处的狮子林,不过由于昨天没去成小外滩,权衡斟酌了一下,还是决定去小外滩——这是因为我考虑到,已经逛过拙政园、耦园和半园三座园林了,狮子林虽然也很出名,但园林一天之内逛多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劳,何况狮子林以假山最出名,我是不喜欢假山的。再说苏州小外滩比较冷门,能让我的游记的逼格看上去更高一些。
于是我沿园林路向南走了大概100米,去“拙政园换乘中心”搭乘“好游5号线”(这是苏州专门针对旅游者设计的公交线路,投币3块,站点以景区为主),路过传说中的观前街,在临顿路站换乘轨道交通1号线,前往远在相城区的小外滩。
Day 02·匆访小外滩: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本段落内容为塔影桥、苏州小外滩游记。
苏州小外滩在相城区,这里即使相对于金鸡湖CBD来说,也算是“新区”了。我所以注意到它,是因为做攻略的时候偶然看到了小外滩最南端的塔影桥,关于它的介绍很少,但它模仿伦敦塔桥的设计让我很感兴趣。后来我又听在苏州工作的朋友介绍,相城区人烟稀少,所以我估计这个地方没什么人来,我正好可以仔细逛逛。
逛完后发现,小外滩其实就是夹在两座楼盘之间的河边风光带,只不过它是纯欧式设计的,而且定位也很明确:主打婚纱摄影、情侣拍照,所以景色浪漫典雅,充满异国风情,也算是独具匠心了。不过平心而论,除塔影桥外,其他部分不算特别经典,时间不宽裕的朋友们不建议像我这样专门跑来了。
这是轨道交通2号线徐图港站,我在这里下车。2号线在阳澄湖中路站之前就钻出了地面,这通常意味着,此处已不是主城区。
我不知道该怎么坐公交车到小外滩,而且担心堵车,所以选择搭地铁前往。不过徐图港站距离小外滩还有1公里左右的路程,这让我腿已残的我格外痛苦。
这时已经接近下午5:00(因为这段路实在太他娘的远了,坐地铁都得走半天),夕阳暮色下,我来到了这个人烟稀少的地方,一丝荒凉感油然升上心头。
从徐图港站下车后,沿采莲路向南,见到相城人民医院后折向东,就见到了这条路——华元路,塔影桥就是它的跨河桥。
此时太阳快要落山,我在几乎荒无人烟的相城区拖着残腿飞奔,为的是赶在太阳落山前到达小外滩。这两张图都是站在路中间拍的,这次可真是用生命在拍照,因为路上虽然车少,但正因为车少,所以车速都很快。我认为其中有些车好像连红绿灯都不大看得见,何况是我。
终于走到塔影桥下了。此时夕阳正好从桥洞下打过来,景色倒也十分美丽。
塔影桥是模仿伦敦塔桥建的,而且伦敦塔桥只有两座塔,它却有四座,呈正方形排列——它有模仿,也有创新,这个创意十分别致,设计也很优雅。
塔影桥北边就是苏州小外滩,我来之前已经看好了,它东北角的桥塔(也就是图中最大的这个)北侧有一条红色的高架步道,通过它就可以直达小外滩,不用绕行了。
这天杀的高架步道居然有扇门,而门居然锁着。上面挂了一块牌子,上写:因步道积雪路滑影响安全,暂时关闭。
尼玛,这上面有一片雪吗!这天苏州最高温25度,雪糕都该化了,哪来的雪?!
我只好透过铁门拍几张小外滩的全景了。顺便说一句,这两个楼盘的名字还挺好听,西边这个叫“水漾花城”,东边这个叫“花好月圆”。
正当我拍完全景准备颓然返程时,发现对面步道上有人!靠!只有这一个铁门关了,北边几个开着!可是这意味着我要绕行到宜公路上,然后从西侧进入小外滩。
我就这么办了。反正膝盖已经没有知觉了。
等我绕到小外滩的西门时,路灯都亮了。
从西入口向东南看小外滩。这里有好几组别具一格的景观,应该都是为了拍婚纱照取景的,看上去还不错。
比如这个欧式田园风的小车,很有原野的浪漫感。不过前面的草皮烂了点。
往北走一点,在一个还开着的旋转楼梯上高架步道。天色已经昏暗,拍不清楚了。
从上往下拍好像还清楚,但又不太好看了。好像台阶本来也是红色的,后来磨掉了,露出了金属的颜色。
上高架步道上,从北向南看塔影桥。还真有那么点泰晤士河的味道。
右下角那艘白色游艇也是拍婚纱照用的,不用去海边就能拍出游艇婚纱照了。不过我总觉得这样有点low。
沿着曲折的高架步道向南走,边走边拍塔影桥。之所以要到这里来,最初就是因为看到有人拍这个角度的照片,不过那时好像是早晨,有朝霞。觉得好好看。自己拍出来好像也一般般。
河的东岸也有几组挺浪漫典雅的雕塑景观,不过一来天色将晚,这种比较荒僻的地方我不敢多呆;二来腿也快残废了,所以只好带着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意离开。
回去的时候我可没力气再回地铁站了,再往西走百来米,到活力岛东坐814路公交车返回。814路上人不多,司机开得很快,也算是带我游览了一下苏州风光。
乘814路到海关大楼站下车,在这里乘地铁回酒店。
我又来到了这里,金鸡湖CBD,第一天旅程开始的地方。第二天的旅程结束了。
Day 03·漫步寒山寺: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本段落内容为寒山寺、苏州枫桥景区游记。
这次行程最后一个上午,我决定去寒山寺。
为什么要选寒山寺呢?苏州著名景点还有很多,比如~狮子林(Lion Grove Garden)~ 、留园、沧浪亭、山塘街、虎丘、阳澄湖、太湖……但我还是选择了寒山寺,理由当然是因为那首响彻千年的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首诗。这十四个字其实都很平常,没有用典,没有对仗,没有华丽词藻的修饰,没有艰涩高深的含义。它只是描述了一件很简单又很平凡的事,那时的苏州人几乎每天都会见到的事。
然而每当我想起它,眼前总能看到那幅画面,耳边总能响起那个钟声。红尘中的远行,与烟波桨声同在,禅寺里的参悟,与暮鼓晨钟共鸣。那个失眠的诗人,因那一刻的羁旅触动心弦,写尽那一生的天涯飘零。于是那简简单单十四个字,带着惆怅,带着迷惘,带着江南的凄清与骄傲,传唱了千年。
在东环路乘轨道交通1号线,到桐泾北路站下车,往西走几十米就是公交站,叫“开放大学”,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在这里乘9002路社区环线,到寒山寺站下车就到目的地了。等车时随手拍了几张。
这天开始阴天,还有点蒙蒙细雨,这正中我的下怀:前两天去的地方都需要晴天,这样拍的图好看;这天要去寒山寺,下点雨最好,能有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觉。
下公交车后路上有个牌坊(抱歉,我向来不喜欢拍牌坊,因为每次都会想起“当××,立牌坊”这句话),牌坊西边有座桥,站在桥上看风光不错。这是向北看,这好像是个小区,叫“江枫园”。
站在桥上远眺寒山寺。那座塔好像叫“普明塔”,很有历史了——但我不知道是原来留下的,还是后来重建的。
寒山寺景区门口保持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景区的风貌:脏、乱、差,所以我懒得拍了,直接从东门进来。迎面看见的是这座钟,我不知道是不是“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那座。
我对佛教有种相当原始的崇敬感,但佛教经典懂得不多,最熟的大概是《金刚经》吧: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到了寺里才发现,要去除大千红尘中的“人我四相”何其难也,便是古刹之中,也不可得。不过也许所有人都没有了“人我四相”,红尘就不精彩了。
这座大钟上好像是《法华经》,有人说,看这个架势,寒山寺应该属于天台宗。这个我是不清楚了,上网查也没查出来,不过从地域上看,也很可能。
过了一片禅房,就到了塔下。由于阴天,人又特多,拍照大多草草一拍,图都不是很好看。
这些都是什么殿,什么殿,和什么殿,我也弄不清——我已经被爆满了香客挤疯了。
我早上8:00出门,到寒山寺才8:40,以为这次肯定能混个清静,谁想是这个局面。这可是春节啊,看来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中国人出门了。
敢情全国就安静了除夕一晚上?
这是快到大雄宝殿的地方。由于人爆多,我只好继续拍近景小品了。
为了避免人流拥挤,我一直沿着墙“溜边”往前走,路上抓拍了几个近景,自觉还有点江南古禅寺的味道。顺便说一句,他们家的瓦当真挺好看。
大雄宝殿前的广场。这张上的人还不算最多的。
大家烧香祈福,为的是求平安,这我当然不反对。宗教信仰自由,大家爱信佛,也很好。不过这么多人都赶在这种时候进香,总觉得庄严古刹有点乱。当然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谁让咱国家人多呢。
点燃明烛,愿香火长盛。
我忽然想起了《倚天屠龙记》里的一段情节:周芷若被殷离的“鬼魂”吓个半死,求空闻方丈做法事忏悔(金庸先生啊,《鹿鼎记》里你说禅宗不做经忏法事的)。
张无忌见周芷若害怕,就问空闻,人死之后,真有鬼魂吗?空闻答:幽冥之事,实所难言。
张无忌愣了:然则大师何以虔诚行法,超度亡魂?
空闻说:善哉,善哉,亡魂不需超度。诵经行法,为的是求生者心之所安,超度的乃是活人。
——这大概也就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的,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愿生者平安。
再往西走,过了大雄宝殿,有个“后花园”一类的地方。看来古代禅师们生活条件也还可以。
当然我知道,在那年代,任何组织都是上层过得很爽,下层过得很惨,普通出家人天天要干活,怕是无心来此玩赏。
从不同角度拍两张近点的景。当古寺遇上江南,也有了园林清新淡雅之美,果然是水土造就文明。
我发现我好喜欢拍山墙。不过寺里人实在太多了,这个花园里也全是人,实在没心情拍了,勉强拍了的也不能看,我就不贴了。出寒山寺,去枫桥景区吧。
从寒山寺西门出来,西边有个江中小岛,那上面是“苏州枫桥景区”。其实这两者就挨在一起,但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寒山寺门票20块,枫桥景区25块。
我猜它们之所以分开,一是因为寒山寺西有大路,可以走人走车,如果把两个景区合在一起,这里成了景区内部,会被围墙挡住,这条路就没法走了。当这条路向南折向东后,再往南没有大路了,所以枫桥路南边也是枫桥景区。二是寒山寺是古代建筑,枫桥景区却是仿古建筑,二者并不一样。当然这其中也可能牵扯不同的部门利益的问题,这就不知道了。
这座小桥造型古雅,我以为这就是枫桥,后来一看好像是“江村桥”,也就是“江枫渔火对愁眠”里的“江”。话说有多少人认为“江枫”是指江边的枫树?
苏州这里好像很少有枫树的样子。
站在江村桥上向北和向南看。这是枫桥景区的小岛与陆地之间的小河,小岛西侧才是主河道,这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
站在江村桥上向东回望寒山寺。暮雨疏烟、亭台楼阁,应该是个挺不错的景色,不过树有点多,遮挡太大。
过了江村桥,到河西岸回看它。这是江南常见的景色。
从桥往西进入枫桥景区。迎面是景区的主要建筑,我不知道名字,匾额上写的好像是“吴门古韵”。
说实在的,这座建筑样式美观詹雅,但一眼就看得出是仿古建筑,所以怎么看都觉得不如寒山寺里的建筑好看。好处是,这里人少。
来张近景。这张图还是有点“吴门古韵”的感觉的。那台子上有两个人在练剑,不过从这个角度拍不好,拍了好几张都不满意,就不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