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多花30块的郁闷情绪之后,应该说~广州塔(Canton Tower)~ 摩天轮还是值回票价的。
广州塔摩天轮号称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轮,与一般竖立着的”大圆圈“摩天轮不同,这个摩天轮是在一个”斜躺着“的椭圆形轨道上运转。它一共有16个观光球(观光舱),每个球可以坐4到6个人,转一圈大概20分钟。由于我去的时候不是节假日,所以人不多,像我这种单身客人也可以独享一个球。
在球里拍广州,感觉不是一般的爽。这球的观光窗基本算是360°全景落地式的,而且基本不脏,反光也很小,相当适合拍照。观光球里还播放着轻音乐,听着音乐,坐在大都市的高空,很有种徜徉云间的感觉。
美中不足的是天色已经不大晴朗,而且有些起雾霾了。上观光球的位置正对珠江新城,所以还是先来一组鸟瞰珠江新城中轴线的图吧。
高达530米的广州东塔看上去好矮。果然在天地之间,人类的创造还是很渺小。
摩天轮自东向西转,于是先看到广州的东边。珠江东去,浩浩汤汤,无论两岸兴废如何,这滔滔逝水总不停歇。无怪孔子见大江而感慨,逝者如斯夫!
其实天河CBD已经是广州城区比较偏东的地方了,广州老城都在它西边,所以向东看似乎高楼已经不多。然而望着大江东去,看着城市在西斜的阳光中闪亮,我仿佛能看见它的生长,仿佛能听到它的呼吸。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上海,深圳,广州,都已成为奇迹。但它们仍是孩子,仍在不停地长大,古老的江水为它们见证。
摩天轮缓缓转动,我的视线随之由东而南。不要以为南边那片湿地就是广州城区的尽头,那只是大围公园而已,它的南面还有好大一片城市。
西边阴天比较厉害,而且雾霾也比较严重,所以拍不很清楚了。
然而雾中江城,却也别有韵味,尤其把图放在大屏幕彩电上看的时候,感觉还是很美的。
把镜头拉近一点,看见雾中的广州老城,尘世中的一切喧嚣迷离,似乎都看得那样清晰,好像能看清这大千红尘中的每个生命,看清他们的前世今生。
从摩天轮上下来,一般人就会直接下楼闪人了,但我还惦记着这个地方——位于广州塔二楼高度上的观景平台。这个地方是要收费的,但随便买那6种票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上来。
图中这个地铁站出口一样的东西是观景平台的出口,我去的那天,整个平台上只有这一个出口能够通行,剩下的都关了。
平台上没有人。静得能听见珠江东流的声音。
我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广场上,偌大天地间仿佛只剩下我。远方的繁华似乎触手可及,却又好像在一个遥远的不可碰触的地方。
走到观景平台的边上,看江边的珠江新城。与黄浦江畔的陆家嘴相比,它有另一番风味。
其时已近黄昏,城市被镀上金黄,仿佛涌动着巨大的财富。
向西望珠江新城。我承认,这幅图是上次拍的,这次没遇到这么好的天气。
这是向东望珠江新城。这张是这次拍的,天色明显比上次的暗淡。
向西望,太阳快要落山了。暮色苍茫中,平台的栏杆显得好孤独,让我想起辛弃疾为数不多的婉约词中的句子: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站在观景平台上眺望不远处的猎德大桥。恰好有一辆有轨电车经过——好吧,我承认其实我等了十分钟,才等到一辆有轨电车“恰好”经过。
下了广州塔,顺便参观一下有轨电车。
这有轨电车2014年底才开通,全长7.7公里,从广州塔一直通到万胜围,联通了广州塔、会展公园、黄埔古港等景点。走这条线路的人基本就是旅游,修地铁显然浪费,所以他们就修了这个地上的有轨电车,既解决运输问题,又可以观光,还能让城市显得很现代化。
这电车全程两块钱,乘坐它观光挺方便,就是目测速度比广州塔摩天轮快不了多少。在广州塔到会展中心这段,它一直在绿化带上运行,显得非常时尚环保。
这一天的行程基本结束了。回到酒店时正好是日落时分,华灯初上的广州美丽动人。
晚饭后闲着没事,由于距离珠江新城不远,又去拍了夜景。不过拍夜景的水平实在是……比拍白天的景还够呛。
最下面这张图上,左侧远处的高楼上用霓虹灯打出的是天气预报,他们还预告PM2.5呢。其实真的漫步广场上,是不大看得明白这是啥的(因为它实际上很大,灯与灯之间有距离),我就盯着它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是天气预报。
广州塔上的彩灯。这个好多人都拍过,我就不跟人家比了。那24字核心价值观是轮番转动的,我不知道他们怎么做到这一点,因为白天看广州塔,那个位置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灯具装置。
第一天的行程至此全部结束,回酒店睡觉去,养足精神,等待第二天的到来。
Day02·~石室圣心大教堂(Shishi Sacred Heart Cathedral)~ :你听见天上福音了吗
第二天的第一站选在石室圣心教堂。天色仍不太好,但对一座哥特式教堂来说,这样的天色恰好凸显它的神圣感。直插云霄的尖塔庄严肃穆,向上帝表达人类对天堂的崇敬与渴望。
这座教堂是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堂,也是世界上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天主教堂之一。我是不信教的,但蛮佩服教徒们的精神,而且一向喜欢哥特式建筑,所以这里对我来说是必去的。
教堂处在广州老城区,周围的道路很狭窄,楼房也颇为破败。乘坐地铁6号线到一德路站下车,再沿一德路向东走大概600米,就能看到路北出现一个挺小的广场,广场尽头就是石室圣心教堂。
这里顺便吐槽一下6号线。这是目前广州最新通车的一条地铁线,采用了最新的车厢,每3节车厢才有1节有座位。这当然可以让地铁在相同长度内拉更多的乘客,但老人孩子孕妇怎么办呢?
我到教堂时大概是上午九点一刻左右,来这里的游人已经不少。教堂周围是挺破的,没什么风景可看,这个小广场看上去也像是勉强开辟出来的,好让人们能在只有两车道、周围建筑物遮挡全部视线的一德路上看到它。
把镜头稍微拉近一点。从这个角度看,它让我想起了著名的沙特尔大教堂。
走进教堂的院子(免费随便进的),可以近距离地仰望它。精致而严谨的外立面让它极具美感——它可是AAAAA级风景区哦。
1863年是教堂奠基的年份。在奠基时,筹建教堂的传教士专门从耶路撒冷运来一公斤土,以示天主教兴起于耶路撒冷之意。于是在一侧的石柱上刻着“JERUSALEN 1863"的字样。
另一侧的石柱上刻的是”ROME 1863“,表示天主教由罗马帝国发扬光大。
来一组建筑细部。
在文革时代,这座教堂被视为西方侵华屈辱史的象征,遭到了打砸、焚烧等破坏,后来又被当作垃圾场,如果不是因为建造得太结实以至于很难拆除,可能今天我们已经见不到它了。不过那场浩劫还是给它留下了伤疤,至今我们仍能看到墙壁上的烧痕。1979年重新恢复宗教信仰自由的时候,它才再次恢复教堂的功能和面目。
那段历史确实是我们的屈辱,然而建筑本身无罪。它确实由殖民者兴建,但经费是法国传教士在本国自行募集,并未花中国人的血汗钱。
当年腐朽无能的满清政府只会强迫国民给自己当奴才,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国民。如果我们不去责怪清政府,却把受欺压的怨气发泄在无辜的建筑上,我们与当年的愚民何异?
好在今天的我们已经知道:建筑的美,属于全人类。
教堂内部也随便进,但必须保持肃穆。里面坐了不少人,有参观的,但大部分是来这里听讲或忏悔的。
哥特式教堂最美之处,就在于它的内部。当阳光透过彩色的玻璃窗照彻高耸的穹顶,那柔和而绚烂的光线会把一切映衬得神秘而庄严。当你置身其中,你会不由自主地相信天堂是存在的,它在等待着我们听懂上帝的福音。
走出教堂,看见一位少女正在安静地读(或者是拍?)教堂的简介。
离开前再仰望一下教堂。
由于还要去沙面,留给教堂的时间不能太多。它周边还有几座建筑,随手拍了几张,但效果不太好,就不放上来献丑了。坐地铁去也。
Day02·沙面:南国榕树下,异域光影中
沙面在高楼林立、岭南文化盛行的广州是个特殊的存在。
它只是个0.3平方公里的小沙洲,但从宋代开始,就一直是广州通商南洋的港口,见证了古老中国探索未知海洋的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这里成为英、法的租界。
从那时起,沙面上开始出现西洋建筑。重视生活品质的西方传教士、外交官、商人、金融人士等在此聚居,他们把这个地方改造得干净整洁、绿树成荫,俨然成为广州的世外桃源。直至今日,这里仍是广州城区中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漫游其中,令人十分惬意。
沙面现在有150多座西方古典建筑,包含了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新古典主义、折中主义等多种风格,或典雅富丽,或浪漫华美,充满异国风情。对喜欢西方建筑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不容错过的,对喜欢休闲、散步的人来说,这里也是绝佳选择。
回到一德路地铁站,继续搭乘6号线,到黄沙站下车,出站后先看到这个社区。它的名字叫”逸翠湾“,在地铁站的正上方。
我莫名地喜欢这个社区,大概是因为它也体现了现代都市立体生活的时尚感吧。它的地下是1号线与6号线的换乘站,还有很大的商场、超市和停车场,地面有公交车站,底商上面还有空中花园。购物、休闲、健身、居住、出行,在这里完全是一站式的。
当然,客观地讲它还是比较普通的,大城市里这种地方并不新鲜,所以我估计我对它的喜爱也有相当的爱屋及乌的成分。
逸翠湾的南边就是~沙面(Shameen)~ 了,两者之间隔着一条叫”六二三路“的马路,以及一条很窄的河道。过街天桥从下方横穿高架路,画面右侧那一片葱郁的树林就在沙面北街上。
站在过街天桥上向东看。沙面所在的荔湾区是广州老城区中的老城区,与天河比起来,它无疑要拥挤和破败得多,然而这里是有老广州的味道的。
在那些阴暗、狭窄的房子里居住想必不大舒服。但从看风景的角度讲,这里是岭南文明的过去,它让我看到一个平凡的、世俗的、凄清的广州。
站在过街天桥上向西看。广州的高架路正下方比较干净,不像很多城市的类似地方那样脏乱差。不过这边的城市确实没什么可看的。
下了过街天桥,沙面就近在眼前了。
沙面是座四面环水的小沙洲,北边的河道最窄,西边的则要宽得多,这就是西边的河道。
过一座小桥后,正式踏上沙面的土地。我是从它的西北角进入的,先沿西侧向南走,然后到珠江边折向东,走到东头北返,基本算是环岛一周。
沙面北街的建筑比较一般,不过像西北角上这栋建筑在这里还算比较特别,因为它是为数不多的蓝色外立面的建筑,有些地中海风情。
先向东扫一眼沙面北街。其实也看不到多少东西,这里的树太密了,遮挡了大部分视线。
我在人生中一直期待这样一条路:树影婆娑下,花朵迎着阳光盛放,于是那路彷佛通向静谧的田园,路的尽头有江城的故事。
印象中岭南的调调。
这栋小楼是沙面为数不多的用红砖砌成的房子,目前还空着,所以很少雕饰,却因此显出一种沧桑的美感。我脑海中忽然闪过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广州,那时的这里也许会有个穿着考究的淑女,在午后阳光下斜倚栏杆。
砖红房子对面是这座黄色的房子。它们之间的道路是沙面岛中间的东西向大路,叫“沙面大街”,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我还是直接向南走了,在沙面南街再折向东行。
我在这座黄房子的小店里了买了瓶冰红茶,花了6块钱。幸亏我没买大虾。
沿着沙面南街走,迎面第一个好看的建筑是路北的沙面堂,这是一座仿哥特式的建筑。
这天正好有人在教堂里结婚,我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牧师主持仪式。这里的仪式还是蛮庄严的,但相当朴素,门口连个彩虹门都没有。
其实结婚就是两个人的事,无非是我们主观上把它捆绑了太多世俗理念,如果父母控制欲比较强,两个家庭就难免被牵扯进来,龃龉不断。我在门口张望了一下,这对新人请的观礼宾客不多,大部分是年轻人,应该是朋友、同事一类,看不见多少亲戚的身影,所以我判断两人都不是广州本地人。不过当然,这只是我主观臆断。
沙面堂的背面。这个地方就在我刚才买水的黄色房子旁边。
从沙面堂向东,过了海关学会大楼,是这家“老店典藏馆”,爱奥尼式的立柱搭配巴洛克风格房檐,很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混搭风。
再向东行,路南出现一个简约现代风格的喷泉,这就是著名的白天鹅宾馆的入口了。
仰望白天鹅宾馆。
以现代人的视角看,白天鹅宾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然而它的身世非常显赫:它由廖承志(廖仲恺、何香凝夫妇之子)提议发起,霍英东投资兴建,是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酒店,也是大陆第一个“世界一流酒店组织”的成员,被誉为象征改革开放成功的典范。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大陆人开眼看世界的先驱。在深圳尚未崛起的时代里,广州见证了新中国重新打开国门拥抱世界的初期历史。美国总统尼克松、老布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先后住在这里,广州人通过他们看到了世界,而他们通过白天鹅酒店看到重新走上文明法治、自由平等道路的新中国。
白天鹅宾馆对面是这座平面为四方形的建筑。它的立面是典型的中期巴洛克风格,又带有文艺复兴式的影子,相当美观。
这座橙红色的建筑是鹅潭宾馆。它是文艺复兴式的,从侧面看非常严谨而典雅。它后面的黄色建筑是沙面宾馆。
沙面宾馆正面。黄色的墙壁配上空中花园式的观景台,再加上半圆形露台和高大的棕榈,让它有种新加坡的风情。尽管,它在建筑样式上是非常普通的。
这座建筑紧邻沙面宾馆。我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只是觉得蛮有拉美热带小城的风情。我没有立即沿着沙面南街向东,于是只匆匆瞥它几眼,就折向东南走进了沙面公园——在那里可以看到珠江。
沙面公园的西入口。其时已近中秋,而南国兀自繁花似锦。
沙面公园不大,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绿植遍地,有浓郁的南国风情。这里是进西门后向北望,小径两旁鸟语花香,让我想起了“空庭日暮鸟争笑,幽径草深人未来”的句子。
进西门后向南,路过这家别致的餐厅,这是我最喜欢的浪漫小资情调。
餐厅后面这个小门庭很有热带风情,它居然是个洗手间。我能说我家大门还没它好看吗?
沙面公园里倒没有多少好看的景物,不过生活气息很浓,许多市民在此锻炼。柱廊后面微微露出的栏杆是一条高架行车道,广州尺土寸金,沙面这种地方也免不了修上几条高架路啊。
漫步在沙面公园的江边,隔江远眺对岸,那里是曾经显赫一时的白鹅潭。
白鹅潭曾以酒吧街的身份名噪全国,后来因为地处偏僻(此地处于老芳村区,虽然后来与荔湾区合并,但在老广州的印象里还是破烂郊区)、同质化竞争和政策变更等原因渐渐衰落。到2009年,广州市在这片地区规划了白鹅潭CBD,效果图那叫一个高大上,后来规划又几经变化,直到今天仍然停留在规划的阶段。
目前这里仍然是要建CBD的,定位是“广佛都市圈核心商务休闲区”,概念仍然高大上,可惜的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谢幕,白鹅潭CBD的崛起不知要等到何时。
这个片区在白鹅潭东侧,广州人叫它“南华西”,许多珠江沿岸的二三线城市都是这个风格的——江边一堆略显杂乱的高楼沿狭长地带展开。
珠江南岸(珠江分岔太多,这里单指荔湾、天河与海珠之间的这条)在广州向来是比较尴尬的存在,按说环境也不差,但传统上总是被视为郊区,发展就是不如北岸。
再来几张略显空旷和苍凉感的。
沙面公园确实不大,走不了多久就到了东头,于是再回到沙面南街上来。
这条小街是南北向的沙面三街。街口那座铜雕像很有韵味,“洋人”和“唐人”坐在一起,穿着、神态和动作都很传神,很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以它为背景拍照的人太多了,我等了足足二十分钟,才等到一个没人的时刻,其实中间那张图的左边框外,正有人要走进画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