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影 2023-10-13 16:14:16

嵩山脚下中岳庙

说到中岳嵩山,人们首先会想到少林寺,因为少林武功和“十八棍僧救唐王”故事太深入人心了。但从历史长短这个角度看,嵩山上有许多寺庙的历史都要远远长于少林寺,中岳庙就是其中之一。坐落在嵩山太室山下的中岳庙,古称太军祠,始建干先秦,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中岳庙背依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岗。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名山第一”坊是中岳庙南起点的第一座建筑。“名山第一”坊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当时为木质结构,清末时损毁。1942年时在坊址处建中华门。2000年,鉴于中华门的形制与中岳庙不甚协调,将其拆除,并重建“名山第一”坊。眼前的“名山第一”坊四柱三门七楼,庑殿顶,覆黄色琉璃瓦。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遥参亭,遥参亭起于高台,八角重檐攒尖顶,覆黄色琉璃瓦,是前来祭拜太室山山神的人祭拜开始的地方。因祭拜的中心殿堂还在远方的山上,故曰:遥参。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天中阁是中岳岳庙的正门,过天中阁才算正式进入中岳庙。天中阁为城楼式,城台部分辟有三个拱圈式门洞,中间门洞上方嵌“中岳庙”石额。城楼部分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覆黄色绿剪边琉璃瓦,顶层檐下悬“天中阁”匾额。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天中阁门前的华表。华表是上古时期用以指路或表示帝王纳谏的木柱,后演变为宫殿、陵墓、城垣等建筑物前面起装饰作用的巨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云形雕花的石板,顶端为石兽朝天吼。华表的设立,使人感觉到历史的庄重和威严。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天中阁门外的石狮子,是清代雕刻风格的代表作,威风凛凛,栩栩如生。天中阁门口摆放石狮子,既是艺术装饰,又能避邪纳吉、预卜灾害,还能起到彰显权贵,神权至尊,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配天作镇”坊又称“宇宙坊”,四柱三门三楼庑殿顶,覆黄色琉璃瓦。明间书坊额“配天作镇”,两次间分书“宇宙”和“俱瞻”。在中国传统神话中,“五岳”的山神分别为金、木、水、火、土,而中岳嵩山为土神,“配天作镇”的意思就是以地(土)配天。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崇圣门面阔五间,两层结构,单檐歇山顶,覆灰筒瓦,原为中岳庙的第二道门,现在辟为财神殿。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化三门是中岳庙的第三道门,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覆灰筒瓦。“化三”一词源自道教的“一气化三清”之语,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通过了化三门,即可化解体内的三尸虫,道教称之为“辟谷”,辟谷成功即可长生不死。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化三门也称文昌殿,殿内是供奉道教神仙系统中地位较高的文昌帝君,也称文曲星,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中岳庙化三门与峻极门之间的神道两侧,专门建有东岳殿,西岳殿,南岳殿和北岳殿,这是中岳庙的独特设计,其他四岳的庙中是没有的。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中岳庙里的四岳殿大小相同,高低一致,不一样的只是殿堂高台下的大石头,不同的石头上分别镌刻着东西南北四岳的名字。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当然,四岳殿里供奉的主尊也不会一样。东岳殿是天齐仁圣大帝,西岳殿是金天愿圣大帝,南岳殿是司天昭圣大帝,北岳殿是安天玄圣大帝。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据说四岳殿出现于宋代,表达的是“五岳共存”,“五行俱全”的理念,讲述的是“举目看五岳,百步登四殿”的故事。其实也暗含了更为重要的意蕴,中岳庙里设立四岳殿,就象各省在首都设立办事处一样,想要表达的是五岳以中岳为中心,五岳庙以中岳庙为尊的思想。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峻极门是中岳庙核心院落的大门,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覆绿色琉璃瓦。因门两旁各塑有一尊高达4.5米的护法天将而俗称“将军门”。该门始建于金大定年间,明崇祯年间被毁,清乾隆年间重修。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嵩高峻极”坊又称迎神门,为清代遗构,四柱三门三楼,庑殿顶,覆黄色琉璃瓦,明间书坊额“嵩高峻极”。相传,汉武帝驾临嵩山祭山时,山谷中突然响起“万岁”的声音,武帝以为祥瑞,称之为“嵩呼”。这也是后来“山呼万岁”的由来。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峻极殿为中岳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覆黄色琉璃瓦,殿前面出陛。殿内正中神龛内供奉中岳大帝,龛外左右为镇殿将军弼、方相。这方弼、方相就是《封神演义》中救王子殷郊、殷洪逃出朝歌的那两位。神龛上方悬乾隆御笔“嵩高峻极”匾额。峻板殿最精彩部分是它的蟠龙藻井,雕刻精美,巧夺天工。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寝殿面阔七间,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是中岳大帝和帝后日常起居的地方。该殿在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清乾隆元年(1736年)和2002年三次重建。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御书楼是中岳庙最北的建筑,原称黄箓殿,面阔十一间,高两层,单檐歇山顶,为中岳庙的藏经、存宝之场所。“黄箓”指道士的道场。御书楼始建于明万厉年间,现存建筑为民国年间所建,其形制与原建已经大有不同。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宋代铁人共有四尊,因其分别站立在神库德四角,所以又称“镇库铁人”。铸造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高3米许,重约3吨,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造型最佳的艺术珍品,奉为中岳嵩山的“镇山”之宝。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神道又称御道,从天中阁至峻极殿,长500米,建于宋,是古代帝王祭祀岳神时专用通道,神道历经千余年沧桑,至今保存较为完整。


嵩山脚下中岳庙-故宫,城楼,少林寺

“正正堂堂地,巍巍焕焕京。到来瞻气象,果足庆平生。惬我长年愿,陈兹祈岁情。忽闻鸾鹤韵,疑有列仙迎。”这是乾隆皇帝亲笔御制的《谒岳庙》诗,描写和缵颂的是位处天地之中的,有着“小故宫”之称的中国传统道教圣地中岳庙。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