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木渎古镇,花开倾城,便知是你
我在木渎古镇等一位女子,从冬流浪到春。 两千五百多个春秋日月,苍天明鉴。 我踏着七彩云霞,跨越千山万水、莽原丛林,也曾剑挑黄尘、醉卧孤烟,只为这一眼江南杏雨、梨涡浅笑。 烟雨清梦,时光若雪。 姑苏已是桃花落,东风吹瘦红花,柳叶宽眉,琼花漫枝头。 去年旧燕已归来,衔泥筑新巢,香... -
爱情绽放的北太湖,已是春色撩人心
文图/应志刚 伫立于春天的门楣,北太湖畔的那座稻香小镇,揣着烟波桨声里的梦,在春风的驿动中,铺展出四季里最明媚、最灿烂的一幅水墨画卷。 杨柳堆烟的江南,因了油菜花开,让人忘却了叶落的惆怅,一冬的苦寒,在温暖醉人的阳光里,心绪似发了芽的草木,染上了明丽的色彩。 我带着风尘而来,驻步在这远山含... -
最适合发朋友圈的春色,都在这座国际慢城
文图/应志刚 一滴酥雨,落在婉约女子撑起的油纸伞,溅起无数青色的梦。 梦境里, 情深、雨濛濛,白色裙子的蕾丝边,抚过青石路的苔痕。 我赤脚站在田野,看杜鹃啼叫的黄昏,村庄在乳雾中沉醉,轻启的雕花窗,落满东风。 昨夜的梦境,那村庄房前屋后开满了遍野的金黄,一朵朵在清风里娉婷摇曳,召唤三生三世... -
这株千年红豆,锁着太子与尼姑的骇世情缘
三月的江南,温暖的季风,吹来爱情的味道。 江阴顾山镇的那株千年红豆已经萌芽,相思成灾的人儿,站在树冠下,虔诚祈祷,愿生生世世、海枯石烂。 代表爱情的种子,像是求佛千年的痴情种,却不是年年都有,他在等待,等待那一袭素衣的清丽女子,突然闯进心里。 他抖落一身的华服,掏出一千颗滚烫... -
醉卧穹窿山,听风看雨做一枚安静的美男子
外人的印象,姑苏是个多愁善感的小姑娘。刚入春,一城的情深深雨濛濛。 却不知吴地之人内心刚烈。如同这苏州没有高山,数得过来的几座山丘,貌不惊人,却暗藏刀光剑影。 但说这位居太湖群峰之巅的穹窿山,至高处也不过340多米,唯有进去才知江湖水深,恍同绵里藏针的江南春雨,让人冷得透不过... -
同里古镇,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几日,约友人去同里古镇喝茶。应者寥寥。 春雨绵绵无绝期,这江南的雨,落得人浑身不自在。 众人都说,整天都被雨水泡着,还喝个甚茶? 我却道是矫情。 这江南的雨本是寻常生活,若是无雨,反倒无趣。 “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此刻的江南,正是三分画意七分诗意。 在明清街上... -
在木渎古镇,做一个有香气的女子
文图/应志刚 木渎古镇的下沙塘,相比山塘街少了稍许热闹,却是原味的姑苏。 枕河而居的寻常人家过着寻常生活。古琴悠悠,游走在街巷,送与雨雾中的知音。 你不必知我是谁,这是杏花烟雨的江南。有清婉的女子从梅树下走过,痴了雕花窗里的一帘幽梦。 一团雪白的毛茸茸从苍朴的石阶跌落,在雨地里打了个滚,又... -
好吃哭了!这才是木渎古镇最会做饭的丈母娘
文图/应志刚 二月的江南,细雨如丝,一切都还在冬的记忆,唯有迎春花萌出黄色的花蕊。 风寒料峭,此时的你,惟愿躲入温暖的房间,与这阴冷潮湿的天地来一场短暂的断离。 一场春雪刚过,能饮一杯是再好不过。 何以佐酒?唯有丈母娘! 若你有一位入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丈母娘,看她巧手从厨房端出一碟碟佳肴美味... -
又闹猛又沾福,你还来得及去胥口“抬猛将”
当我流连在城市的剧院,看西洋舶来的歌剧、芭蕾和交响乐队的演出,回想儿时在故乡山村,依着祖母,看县城来的戏班子唱那些咿咿呀呀的“戏文”,内心如潺流击鼓。 那些我曾视若糟粕,在年少轻狂时想要拼命忘却的记忆,却令步入中年仍在流浪的灵魂,仿似叶落归根一般的安详。 来自原乡的印记,恰似... -
来诗意的江南,读点冯梦龙,做个有趣的人
文图/应志刚 20几年前,在理想与激情交织的课堂上,我那位辞了官来做教书匠的导师说,“今后你们无论从政还是从文,都不可不读冯梦龙”。 当时的图书馆里,能借到冯梦龙的著作,也有一些与他相关的著述,但大都是国外的学者,国内的很是寥寥。 导师请我们吃大餐,怂恿我们,“你们去研究冯梦龙,毕业论文凡... -
等不来南国的白雪飘飘,带你去北国看一场绚烂烟火
在白天很长,夜晚也很长的旧时光里,我曾爱恋过一位“远方的女孩”。 那时候的杂志,往往会在页脚发布一些征友启示。对方的长相、品性与喜好,全靠短短的二三十个字来判断。 但我们乐此不疲,给“意中”的那个人写信,怀揣着焦灼,等待对方的来信。 我心里的那个她,住在冰洁的北国,有圣诞老人牵... -
湘城演义:坏人入地狱,好人进庙封神
中国人喜欢造神,古往有之。神是要住进庙里受人供奉的,所以到处有庙。 最普遍的是土地庙,供奉土地公公或土地婆婆,他们是护佑一方最接地气的神。 各地的土地公、土地婆都是老百姓自己封的,那些在当地做过好事,受到百姓敬仰的好人,都有可能住进土地庙成为神仙,这是源于民间信仰的封神演义。... -
君到木渎来,江南春常在
江南的冬天最难熬,闲坐家中,无处不在的阴冷,即便裹紧了棉被,依旧如坠冰窖。 何以解冻,唯有旅行。将自身放逐于天地风月之间,才是正确度过江南寒冬的唯一方式。 天下风情,七分在江南。若遇晴阳,江南处处皆是春。 冷空气吹散了雾霾,纯净的光打在树梢,打在花丛,打在漫山溢开的红黄蓝绿,... -
康熙首次南巡,在望亭做了一件天大的事
清康熙23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 康熙为何青睐江南? 因为江浙一带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丰饶之地,是清政府的主要“粮袋子”和“钱柜子”,维系着朝廷的经济命脉。在当时,江浙缴纳的粮赋占全国的38%,税银占全国的29%,关税占全国的50%。当时盐课银是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财政来源,盐课银的60%... -
美丽村庄的“胥口样本”,此处最乡愁
苏州吴中区胥口镇新峰村直津泾自然村,是乡村振兴学堂的现场教学点之一,也是美丽村庄建设的“胥口样本” 在直津泾美丽村庄建设过程中,围绕“吴下拾粹、津泾有味”这个主题,在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断刷新村庄“颜值”的同时持续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使山青水绿的乡村留得下美丽“乡愁”。 “屋舍俨然”,打造美... -
望亭,请给我一个爱上苏州的理由
文图/应志刚 每次送远方的朋友离开,我都会送到望亭。 过了望亭便不再是姑苏。所以,在望亭送别,就像在家门口送客,礼到情到。 至于这般依依惜别,实在是有趣的灵魂难寻,你披着风霜而来,我必赠你芳菲离去。 望亭依水,古称问渡,此处目送,七分情意,三分禅意。 望亭的水,有浩渺的太湖,有逶迤的京杭大... -
这位胥口老人,把姑苏园林的精华都搬进了房子里
当你走进姑苏园林,感叹于那些亭台楼阁的温婉雅致,构思的精妙、造型的别致,是不是也会像我一般突然地担忧,万一这些存在了千百年的古建筑,毁于一场灾难,谁的神来之笔可以复原? 苏州有位老人,正在抢着时间做这件事。 当人们走进他的工场,见到苏州园林九个世界遗产的代表项目,都浓缩在一处1480平方米... -
这座漂浮在河浜上的老街,常熟人都知道
时常听常熟的朋友说起,当地有座“漂浮”在河浜上的老街。 却因我的疏懒,每到常熟每听说起,也只当“有机会”而已。 实则也难怪,身在江南水乡,古镇、老街自然是相识得不能再熟悉,这种“蹩脚地方”若不是机缘因会,并不会刻意寻访。 前几日到沙家浜办事,无意中听人说起,这条隐在唐市的老街... -
家里有矿,他带着七个美女躲进了鹿鼎山
文图/应志刚 每个男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江湖。自古闯江湖的男儿都有血性,自然荷尔蒙也是随风而动,四溢周遭,由此便不能少了佳人相伴。 刀光剑影的江湖,若无美人红酥手,那杯黄藤酒又岂能喝得痛快,若无剪烛西窗的妙人儿,这满腹的豪情与谁诉? 但男人又是花心肠的,恨不能天下美色尽入怀。所以说,面对美人... -
我在大兴安岭看秋叶,你要不要穿着羽绒服来与我喝酒
困在江南台风季湿热的屋里,一份来自呼玛的邀约,带着大兴安岭深秋的气息,绚烂而至。 边疆呼玛,黑龙江逶迤而过,江的对岸就是俄罗斯,手劲强的人拿石子打水漂,一路水花飞溅,过了半条江,中国的石子就出了国。 去的时候,苏州的最高气温还在30度,那边的朋友说,最好带上一件轻羽绒服。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