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hone 2022-05-02 08:58:44

20220501劳动节快乐

20220501劳动节快乐



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天手机屏幕上都是“劳动节快乐”的祝福语。的确,看着亲人、同学、朋友们送上的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美好祝愿,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心里都会萌生舒适的情绪继而愉悦并弥漫全身,象是在寒冷的荒郊野外熊熊燃起的篝火,让人陪感温暖。

我相信,今日乃至前后几天的日子里,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身心都是愉悦的,情绪都是快乐的,因为假期给了我们合法地不用劳动的自由。可转头一想,这是什么逻辑?我们劳动者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今天是劳动者不用劳动的节日。劳动者因为不用劳动而快乐,劳动者不快乐是因为要劳动?这明显不是人们提倡的社会行为范式,有悖于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社会公共价值观念。那么,我们似乎熟悉的劳动又该是什么呢?可以想见,我们常写常说的“劳动”的内容十分丰富,表现形式也十分多样,其叫法更是五花八门。在我们家乡日常风俗习惯话语中,“劳动”一词似乎因为显得过于正式或庄重而少有人使用,多数以“工作”“干活”取而代之。

我经常在单位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宣扬“要有尊严地快乐地工作”这个观点,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不乏具有相同期待的志同道合者。劳动、工作、干活,无论怎么个叫法,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作为一个正常人活于世上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既然是必须的,是没有另外选项的,那么干活、工作、劳动就是你安身立命之本,不管你快乐与否,你都必须顺从地本份地往而为之。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苦中寻乐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我在上学期间听到频率最高的至理名言,也是我经常在小孩上学时重复唠叨的一句话。其实,步入社会在大染缺里浸染多年以后,我对这种说法早已有所猜疑,认为这句话和“好人一生平安”一样都只是普罗大众心里一种强烈的美好祝愿而已。耕耘是一个或短或长的过程,是基础,是条件,可操控,可期待。而收获则是一种最终的形态,是结果,是终点,不可更改,不可逆转。耕耘过程付出的努力只是收获结果的构成因素之一,两者在其他诸多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并不存在成正比例的关联关系。我们可以在耕耘过程中按自己的意愿自由调节付出努力的方向、方法、方位及其大小,而这个由意愿自由调节的过程将给我们带来一段美好的时光。当然,这段时光的美好也会有可能被最终收获的惨淡砸得稀碎,但毕竟我们曾经拥有过那段美好,也将永远拥有那段美好的时光记忆。

所以,我们要快乐地干活、工作、劳动,在干活、工作、劳动中享受美好的时光和时光的美好。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