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口: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古镇
到乔口古镇去旅游,说实在话,是奔着杜甫去的。
公元769年初春,杜甫泊舟乔口,登岸投宿,还留下了著名诗篇。因为杜甫的名气,历朝历代诸多文化名人的造访,才使得乔口古镇声名远扬。可以说,乔口镇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杜甫而显名的。
湘江浩浩荡荡,一路向北,出长沙市约五十公里,有一个拐湾,并且向西分出一个支流,叫柳林江,又叫乔江。湘江西岸、柳林江南岸,也就乔江的入河口,座落着一个风景秀丽充满诗情画意的古镇----乔口镇。乔口镇再往北,即进入了岳阳地界。说乔口镇是长沙的门户,可渭名副其实。
“长沙十万户,乔口八千家”。“朝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古代的乔口是繁华的商贸重镇,水陆码头。曾经一度沉寂,如今再度繁荣,当地人将其打造成“乔口渔都”,是一个钓鱼、赏鱼、吃鱼的所在,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以满足口腹之欲。
从长沙驱车约一个小时,即到乔口。走进“百寿街”,其实就是乔口老街,因麻石板上刻着一百多个不同的寿字而得名。门口牌坊有联云:“宜贾宜居仁者寿,惟诚惟信德之邻”。修身与经商兼得,算是“百寿街”的写真。
这条街最初是一条香火街,相传南岳衡山大庙建成以后,连续三十年的头三柱香都出自“百寿街”。这香火生意做了不知多少年,现在仍然商铺林立,生意兴隆。清乾隆时,有位乔江老人寿愈百岁,乾隆帝下旨为其建了一座百岁牌坊,御赐“流芳百世”匾额。
百岁坊墙上有个很大的“寿”字,据说自清代以来百岁以上的老人,都将名字刻在上面,现在已经有三十二位了。可见乔口自古就“宜贾宜居”,养育了不少老寿星。
穿过百岁街就进入一条柳林江风光带环绕着古镇,充满着梦里水乡的诗情画意。走在江边曲折的观光栈道上,垂钓的渔夫,卸货的码头工人等雕塑栩栩如生,彷佛看到了当年这里商贾云集的场面。
不远处就是杜甫码头。据说当年杜甫从岳州独舟南下潭州(长沙),途经乔口从此处上岸投宿。他找到了离江岸不远的乔江客桟,在这里住了一晚,并写下了著名的诗作《入乔口》:
“漠漠旧京远,迟迟归路赊。残年傍水国,落日对春华。树蜜早蜂乱,江泥轻燕斜。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杜甫在此住宿一晚,店家敬重诗人才华,遂将“乔江客栈”名称改为“杜甫客栈”。
杜甫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在他路经乔口以前的时光里,他所敬仰的先贤屈原和贾谊,早已来到过乔口。屈原来乔口,是为他的作品《九歌》创作采风;贾谊因受同僚们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他常经乔口去汩罗悼念屈原。为了纪念名人的光顾,乔口人早在宋代时期就建立了一座“三贤祠”,里面供奉着三尊雕像,分别是楚屈原、汉贾谊和唐杜甫,他们三人都曾经过乔口而入湘。不过,宋时的“三贤祠”早毁,现在所见的“三贤祠”为近年重新修建的。
“三贤祠”的隔壁是一座建于南宋年间的乔江书院。乔江书院与岳麓书院同期,元顺帝曾亲自为书院写过匾额,于是声誉日隆。后来,乔江书院毁于战火,现在的建筑为近年重修。书院里有三尊雕像,中间为院长黄澹;左边是乔江书院最有成就的学生刘权之,也是纪晓岚的学生;右边的叫许有壬,他是到此巡察的侍御史,曾二度上书元顺帝,请求皇帝拨银修缮乔江书院。元顺帝不但下拨了经费,乔江书院得以大修,而且还为书院题写了匾额。雕像的后墙即许有壬撰写的《修乔江书院疏》。
与书院、三贤祠相距不远处还有一座万寿宫,也就是江西会馆,前后两进,规模不小。万寿宫是清乾隆年间由在乔口经商的江西商人所建。万寿宫里面供奉武财神关公,据说万寿宫原来供奉地方保护神许真君,以前叫“许仙祠”,因皇帝赐名“玉隆万寿宫”而得名。因为有了皇帝的御赐招牌,江西人在外地建立会馆都叫“万寿宫”。
千年古镇,梦里水乡,柳岸风轻,老街斑驳,古镇的时光似乎比别处慢。不宽的街道两旁,飘荡着各类美食诱人的香气。原来当地人做出的特产,肉干、鱼干、鸡干、鸭干等排列成阵,别有情趣,吸引着游客中“吃货”的味蕾神经,估计着都要买上一些,回家才好交差......
历史的长河已经流淌数千年,留下了水乡乔口的妩媚与繁华,那些曾经远去的诗情画意仍在,并以一种全新的诗意展示在我们眼前。我突然想到如果屈原、贾谊、杜甫再世,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或者他们结伴同行,再来这个鱼都之镇、长寿之乡、旅游之地的乔口,会是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