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车田流传着一句话"没功夫不敢过贝墩“。
这句话源自一个典故。
车田和贝墩两镇相邻,分别辖于龙川、和平两县。一直以来,两地通婚现象较多,互为娘家,彼此间多是亲戚关系,村民之间走动频繁,群众关系和睦。但解放前两地滋事扰民的混混帮派之间,却是水火不容,长年明争暗斗。车田逢农历3、6、9,贝墩逢农历1、4、7赶集,每到墟日,两地街上便经常上演混混帮派吵群架、打群架的把戏,挥刀甩棍、头破血流的事情也屡见不鲜,但极少有命案发生。或许混混们担心事情闹大了宗族出面处置,追根溯源说不定彼此间还有可能是亲戚。所以对立双方的各色人等心里都十分清楚,出手必须留情,穷寇坚决不追,只求把人赶跑,不求一网打尽。两地混混帮派之间的争斗,自然会扰及提篮挑担赴墟赶集的平常百姓。
一天早上,车田的一位老实人挑了担番薯角去贝墩赶集,在贝墩街口就遇上了几个当地的小混混。几个小混混仗着人多,一路尾随着老实人施以百般挑衅。始初,老实人不敢哼声,任其欺负。末了,老实人实在火起,便把箩担放下,抽起扁担学着过年醒狮队员的样子,当街扎起马步大喝一声,并用力甩了几下。几个小混混见状快速闪到一边,其中一个小混混说了声:“这人会功夫的,别惹他”便领着其他几个小混混作鸟兽散。老实人散墟回到家里便跟村里人添油加醋地说了这次有惊无险的遭遇,还郑重其事地告诫村民说:“没点功夫还真的不敢过贝墩”。
这故事虽已过去几十年了,两地早已天翻地覆、物是人非,但故事中老实人说的话至今仍在家乡广为流传。现在的贝墩、车田村民,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大家说话口音相同,都喜欢吃豆腐喝烧酒,出门在外碰面互称老乡,不分彼此。“没功夫不敢过贝墩”这句话便成了两地人见面相识聊天时的话题之匙、欢乐之源。
我家离车田街远,离贝墩街近,家里人时常把番薯角、黄豆等农产品挑到贝墩街去换钱。父母农闲时经常去贝墩街赶集,但都不带我们小孩子去,因为带小孩去赶集难免要花上一元几角钱给买点吃的解馋,这对劳力少、经济拮据的家里来说不能不算是过分的浪费。我跟其他小孩一样喜欢跟着家人赴墟赶集、走亲访友,都想去贝墩街看看那里的温泉,都想看看去贝墩需要会什么功夫,但苦于无缘,儿时一直与之素未谋面。
第一次去贝墩街是在车田中学上初三的第一学期。那时同学们流行用铝制饭盒蒸菜,几个同学相约利用中午休息和下午第一节课的时间,骑上自行车去了贝墩街。买好饭盒后,我们没敢多加逗留,便骑车飞奔回校赶着上下午的第二节课。第一次去贝墩,感觉街道的情形与想象中的相去甚远,一条弯曲、不平且狭短的街道与车田街相比显得小气、破败,完全让我感到十分的失望。
真正与贝墩街有亲密接触的是在近十年间,每年回老家都会经过贝墩街,并把它当成休息、吃中午饭、买肉备菜的一个驿站。每次在这吃中午饭的前后,我都要在街上转转。贝墩街比起几十年前变化最大的,一是贝墩中学的校舍校院,二是街道两边的商店住宅。原来低矮的砖瓦房全部都己改成了钢筋水泥盒子,店堂显得比以前亮堂。街道铺上了水泥但依然是原来弯曲、上坡下坡的地势,走在其上因两边建筑物高了而显得比几十年前更狭窄。
尽管贝墩街的街容街貌己经发生了巨变,但街道摆卖的土特产还是儿时喜欢吃的炒花生、牛耳朵、炒米饼、火烧饼、咸铁丝、铁锅巴、担干钉等等零食,让人倍感亲切。
贝墩的地名,我没去考据官方的说法,只是常听人说与街道尽头一个石头墩上冒出滚烫的温泉有关。十几年前我和高中同学爬上那个只有两米多高的小石墩。石墩顶上有个温泉眼,冒出来的热水可以把鸡蛋煮熟。小石墩一年四季都热气腾腾,周边弥漫着浓浓的硫磺气味。村民在石墩不远处建了一个大浴室供大家泡澡,车田街也很多人酒足饭饱之后结伴开车到此享受。贝墩街也建了几家温泉酒店,节假日有许多外出乡贤来此休闲度假。在车田、贝墩的方言中,“热水”不叫“热水”叫“贝水”,“温泉池”不叫“温泉池”叫“贝水湖”,地名“贝墩”由来于那个小石墩及其顶上冒出来的温泉的说法是可以令人信服的。
时过境迁,沧桑巨变,车田、贝墩和全国各地一样在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秋雨中不断地繁荣着、富裕着,变的是景象,不变的是那种亲切和温暖。
贝墩时刻张开热情、宽容、温暖的怀抱欢迎你,不需你有功夫,只需你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