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怕中秋月怕半。印象中这是一句老古谚语,寓意似乎是告诫人们时日无多要倍加珍惜,要么乘胜追击,要么迎头赶上,为的就是年终前获得好收成,赢得阶段性胜利,除夕夜团圆饭吃起来会倍觉幸福、圆满、美味。
踏足八月,尽管中秋尚在旬后,可酒事饭局便逐渐地多了起来,同学欢聚小酌也是其中的一道前行路上拐角处的必遇风景。近两年的同学小聚,餐桌上不知不觉间有关儿孙、养生、保健等话题便多了起来,似乎是在有意无意地提醒自己,我们都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家了,如若再不注意修心养性、保健养生,就很有可能在不觉间变成"老人渣"了。
这种感觉让人不太舒服可是又不得不服,毕竟年龄摆在那。五十而知天命,过往可溯而未来莫测。路多长?天多阔?谁能有个准数?凡人也只能是知个大概。就我们同学而言,上苍准许皮囊肉身径行夜走游岗野布的时间好则一万多天,坏则十年八载、三朝两日甚至一时半会,根本就是身不由己的事情。
想想这个场合谈起的话题,心中不免泛起一丝甚觉悲凉的涟漪。可仔细捋捋留在脑海里积攒四十多年的记忆碎片,再看看眼前年轻后辈为求学为求职而奔波忙碌的身影,或许我们会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是幸福得让人有些羡慕嫉妒恨的一代,根本就没有产生悲凉感觉的充分理由。当然,这是基于对熟悉的同辈人中大概率统计之上而得出的不一定确切的观点,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故事。
我们同学几乎都是60年代末生于农村家庭,个个根红苗正,在年少时候都曾参加过生产队的劳动挣过工分,受过穷,挨过饿,曾经上山砍过柴火,曾经下河兜过鱼虾,曾经拾金不昧受过表扬,曾经偷人瓜果挨过责骂。尽管那时因物质匮乏我们食不果腹衣衫褴褛,可我们见不到同伴之间的太大差别,我们整天一起上学一起撒野一直无忧无虑笑声不断。
到了上学阶段,对学习上的事情,几乎完全是''革命靠自觉",父母只是偶尔过问却基本无暇顾及细枝末节,只要能够做到不被老师同学投诉,放学回家能自觉帮忙干些放牛、割猪草、砍柴火、挑水扫地等杂活,再在期末放假时弄张奖状贴在客厅的墙上,便能得到父母不少的口头夸奖甚至些许的物质奖励。那时候对我们兄弟姐妹来说,快乐似乎显得有些轻而易举。
看看我们年轻的后一辈,好大部分都随父母生活在城里,虽衣食无忧,但除了上学之外的时间多数呆在高高的楼房里,没有玩伴,只能从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承载的虚拟空间里寻找乐趣,鲜有机会踏足七彩斑斓的山间田野撒欢狂奔。相较之下,横在我们和他们之间的不仅仅是世代交替留下难以逾越的代沟,还有更多的是记忆留存的厚薄迥异。
告别学校踏足社会的我们一代和后一辈人之间的区别,那就显得更有些山水之间了。我们一代上大学是"万人争过独不桥",一旦过了桥便成了''天之骄子",工作就业、婚后住房多数是单位需要帮你解决的公事。而我们的后一辈上大学,则基本上是"鱼贯而入"甚至是"赶鸭子上架"。学校更关注的是你的学费按时交清了没?而不是你学会了、积累的有多少。反正,在这里学不会的,迈出校门之后就是社会大学,只要你想学就没什么学不会的,变蛇变鳝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上,毕业就失业也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责任不在学校而在于学生自己。
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再想想孩子们将要经过的路,或许你会发现,跟他们将要承受的艰辛相比,我们一代常常挂在嘴里的"辛苦''似乎显得有些不足挂齿。我们一代常常念叨儿时的穷困冷饿,跟儿女时不时来番"忆苦思甜''传统教育。说着说着,那时的生不逢时境遇,竟毫无来由地变成了自己心头和口中的美好回忆,弄得小屁孩们狠不得回到父母儿时的年代。
唉,年过五十,服与不服都成老人了,喜欢怀旧,喜欢唠叨,喜欢忧虑,都是往老里走的必经历程,只要心有阳光、明月,何处不是晴空万里、星河璀璨?
Arphone
2019-09-08 1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