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日之际,让人想到了上个月访问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世纪古城菲斯,它不仅是摩洛哥的宗教圣地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所在地。
千年不变的麦地那
从几千条街道构筑成的狭窄街巷中穿出来,还是有一些小广场的,可以供老旧小巧的汽车停放。这个古城据说至今有1200多年历史了,是摩洛哥的第一座皇城,古老的黄土墙建筑依山而建,城市起伏呈波澜状,也造就了古城命运的起起伏伏。
进入古城一般要穿过巴卜布杰罗德城门,城门的一面贴有伊斯兰几何图案钴蓝色瓷砖,另一面贴有伊斯兰绿瓷砖。很早以前菲斯就因盛产这种以蓝色为主色调的马赛克而闻名于世,而菲斯也成了这种“蓝色”的专有名词。从这个门框里,可以构成一幅老城的素描图。
虽几经盛衰,菲斯古城仍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地导介绍说:老城有许多美丽的宫殿和700多个大小清真寺,卡拉维因大学被喻为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卡拉维因清真寺在哈桑二世清真寺建成前,为北非最大的清真寺,整座建筑由270根廊柱支撑,用大理石、石灰、石膏、鸡蛋清等为原料建造而成,精致而华丽。由于当时摩洛哥不产大理石,因而是用1吨糖换1吨大理石,由意大利进口运抵菲斯的。
而穿行在纵横交错古老街巷,到处都是传统的手工业:铜盘,地毯,染坊,马赛克工艺品。下午参观的这个萨乌哈制革厂是菲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制革厂,自11世纪以来这个工作地址从未发生变化,就像他们的中世纪祖先一样,完全用手工完成他们的制作,不使用任何现代机器。
铜器加工,在菲斯叫做大马士革工艺,是在铜器上镶嵌金银线的工艺,地导说现在在摩洛哥只有菲斯才能找到这种工艺。
走着走着,就被菜市场包围,这里商业行业没有明显的区分,店铺摊位就在沿街家门口,一个骆驼头高高挂起,骆驼这么大,不知一头骆驼肉要卖多久,骆驼皮估计是运到皮革加工场去了。
而小巷里繁杂的色彩会让你莫名的兴奋,精致的毛毯、浓郁的油画、彩色的头纱、昏黄的灯光、琳琅满目的陶器及手工艺制品,在方格子顶棚的同一个空间里交织、碰撞、融合。走进这个导航都失灵的古城,就像走进了《一千零一夜》的童话迷宫之中。
菲斯人喜欢在高处搭建通透的咖啡馆,闲暇休息的人们可以坐在古城之上的高处,品着加糖的咖啡,细数一处处古老的碉楼,或许在他们的记忆里,每一栋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千年不变的法律变了
每一天的下午,都有许多菲斯人登上后山,在斑驳的废墟上,静静地坐看古城的日落黄昏,千年菲斯,永远是他们心中的那个麦地那。公元8世纪晚期,当时摩洛哥伊德里斯王朝的创始人伊德里斯一世认为,首都华力里的规模不够大,选定了菲斯作为新首都。
前一天到菲斯时也正好赶上日落,直接登上古城的后山,10多公里长的古城墙基本完好,金色的光影从密密麻麻的中世纪建筑掠过,最后在高耸的清真寺收去。在漫长的岁月里,阿拉伯文化和非洲的传统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成为了菲斯的文化多样性。
七十年代,一位传奇式的女孩萨尔玛·贝娜妮出生于古城非斯,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在她3岁就去世了,在外婆家长大,从小就没了妈妈的女孩养成了自己拿主意的独立个性,良好的家教也使她成为一个人见人爱、聪明美丽的女孩。初中毕业后她进入哈桑二世国王中学,然后又考进了摩洛哥的一所著名学府学习计算机工程。就是在大学时,与当时还是王储身份的穆罕默德在一次聚会上相遇了。大学毕业后萨尔玛·贝娜妮在摩洛哥最大的私营企业“北非投资集团”当了一名信息系统工程师。
当时摩洛哥还是一个一夫多妻制的国家,女性地位一直非常低,女性一旦结婚后,就要安守本分的相夫教子,就连国家的第一夫人都不能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但是,萨尔玛·贝娜妮要求穆罕默德承诺一生一世只娶她一人才答应嫁给他。穆罕默德在登基后,顶住保守派的压力,修改了国家法律,废除了一夫多妻制。
两人先在拉巴特的王宫里举行了王室内部小范围的婚礼后,国王下令举行为期3天的新婚庆典。从全国各个地区、各个阶层被精选出来300对新婚夫妇,在萨尔玛·贝娜妮的出生地,菲斯古城的这个新王宫与国王举行“集体婚礼”。国王表示,他的婚礼既要恪守传统,又要融入“现代观念”,特别是要借此提高妇女地位。
菲斯华灯初上,红绿国旗展开,红色来自摩洛哥古国早期国旗的颜色,绿色是穆罕默德后代所喜欢的,只用于宗教或是政府部门的屋顶,蓝色代表神圣与纯洁。因为一个姑娘,一段纯洁爱情,摩洛哥陈旧的法律被废除了,摩洛哥的妇女获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