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南岸的湘湖,被誉为西湖的“姊妹湖”,冬去春来,桃红柳绿,又显江南妩媚本色,与隔江相望的西湖共和着一曲“西湘记”。
春到湘湖
江南的春天总是烟雨朦胧,偶有放晴的间隙,便是游人放飞身心的兴奋时刻,因为这个时候,不是梅花依旧,就是桃红柳绿,湖边,堤岸,到处是莺歌燕舞,春意盎然。
经过修缮的湘湖跨湖桥如一虹卧波,横断湘湖葫芦腰,从亭台望出,春光迷蒙的天色更显山暗林疏,湖平似镜。据说在这里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把浙江文明史前推到了八千年。
绿荫环绕,梅花举枝,从屋檐下伸出,深深的庭院似有尘封已久的故事,仿若寂寥的美人在数着春天的脚步。
横塘位于湘湖西南堤塘的外侧,传说早先有黄竹栽于塘上,婆娑成林,长三里,塘内外都是河道,芦苇丛生,是捕鱼捉蟹的好去处。夕阳西下时,横塘放棹,渔舟唱晚,一派诗情画意。
湘湖粘泥是制作砖瓦的好材料,湖畔的村民陶瓦、建屋,若是暮色苍茫之际,湖边山脚将会窑烟缥缈,轻烟飘散便作半天云。
湘湖分为湘堤卧波、湘浦观鱼、忆杨思贤、绿岛掬星、湖心云影、城山怀古、湖桥拾梦、越堤夕照、纤道古风、越楼品茗、跨湖问史等数十个景点,当晚霞描绘出一片粼粼的波光,围住黑天鹅慢舞时,静好的岁月可曾记起,这里曾经的刀光剑影。
卧薪尝胆
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湘湖一带是吴越争霸的军事重地,越国水师曾在此驻守,越王勾践的多次水上军事行动,都从这里出发,留下了“馈鱼退敌”、“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国破家亡的越王,曾在此扼腕悲鸣,泪流成湖。
湘湖城山之颠的越王城遗址,也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勾践屯兵抗吴的重要军事城堡,越王曾在此用兵点将,见证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风云。
越王勾践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勾践到了吴国,吴王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国后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的经历。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的决心。同时勾践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
更重要的是施用美人计,将越国的美女西施送给了吴王,使吴王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离间了君臣,杀掉了伍子胥,吴国走向了亡国丧身的道路。
越王通过一系列发展生产与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来富国强兵,具备了伐吴复仇的能力后,勾践再度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后又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湘湖石岩山上的先照寺,建于南宋,仰望掩映在绿树丛中,院墙选用黄色,檐瓦选用红色,每当旭日东升,万道霞光首先照亮古寺的黄墙飞檐,金碧辉煌。若是倒映于湖中,流光溢彩,是不是在寓意那一段不堪而又辉煌的过往。
历史的烽烟早已远去,但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的故事,依然激励我们的后代,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会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