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似乎每一座历史名城中,都有一座高高耸立的高塔,似乎这一座座高塔也象征着一座城市的底蕴与内涵。在十三朝古都——西安,自然也不例外,城中有大雁、小雁两座古塔。而我们今天的故事则要从小雁塔讲起。
一、小雁塔的前生与今世
小雁塔始建于唐朝唐中宗景龙年间(公元707年—710年),位于大唐王朝首都长安城安仁坊的荐福寺内,因此又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荐福寺塔”,与大雁塔同为唐代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之一。
小雁塔的功能和大雁塔几乎相同,都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不同的是,大雁塔的高僧是玄奘法师,小雁塔的高僧是义净法师。
最有趣的,根据西安地方志《长安志》记载:“景龙中宫人率钱所立”。“宫人”,是指那些没有名份的宫女。所以说,小雁塔不是官方修建的,而是皇宫里面的宫女、太监们集资兴建。
虽然从我们的了解来看,唐朝堪称有史以来最开明的王朝,但唐朝宫人的数量仍极多,一般情况就有数万人。这些人是皇帝的奴婢,命运可以说是非常凄惨的,正所谓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何况是勾心斗角的皇宫呢?于是宗教信仰成为宫人们重要精神寄托,将改变命运——那怕是“来世”的希望,寄托于佛教的高塔之上。也许只有这样,他们的内心世界才会平静下来。
二、“关中八景”之小雁塔“雁塔晨钟”
虽然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荐福寺的一部分,不过塔院并不在当时的荐福寺内,而是与寺门相对。小雁塔的塔院位于安仁坊,与位于开化坊的荐福寺门隔街相望。
据说清朝康熙年间的时候,因为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每天清晨都会定时敲钟,数十里之内都可以听到。所以,小雁塔及其古钟又被称为“雁塔晨钟”,是“关中八景”之一。
而当时僧人敲的这口钟,其实是金代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铸造,钟高3.55米,重约8000公斤。据说,最初的时候,这口钟悬于渭河边的武功崇教寺内,因渭河发水,河床改道,寺院被水冲毁,大钟沉于河滩,清朝康熙年间的时候才再次被发现。
当然,其实“雁塔钟声”成名并不是在清朝康熙年间重修塔寺偶得铁钟后,才有的。而是早在唐代小雁塔初建时,便有此声此景了。传说当时的高僧义净法师为早起礼佛、译经,向寺中主持建议“每日清晨击钟”。
今时今日,行走在小雁塔周围,仍能感触到深深的佛教氛围,望着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以及满怀信仰的佛教徒,心情也不经意的端庄严肃了起来。
在和平之声洋溢的今天,或许也只有祈福家国天下,太平安康,才是现代人应该做的事情。和平是幸福的开始,我们也都愿在这样的氛围里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