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在县城西南部的公园路上,有一座气势恢宏的红色纪念馆,这座纪念馆是为了纪念1936年11月11日,红军西路军与马元海部队在古浪县进行一场慷慨悲壮的战役。
据悉,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战士经过三场艰难困苦的鏖战以后,终于取得胜利。在战役中,一共有2400多名将士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古浪的土地。
古浪战役纪念馆,位于古浪县城老城区的龙泉公园一侧,从高楼大厦林立的新城区出发,经过建筑物略有些低矮的老城区,便抵达了颇有些年头的龙泉公园。
接着继续驱车从公园前行二三百米便抵达了这座古浪战役纪念馆。从地图上来看,在略有些荒凉的地图上,这座孤零零的“古浪战役纪念馆”竟然略显得有些突兀。
将车停稳、熄火,老鹰一行人拾步来到纪念馆前占地面积颇广的缅怀广场之上,或许算是因为来的时间太早,纪念馆还没到开馆时间,老鹰一行人便索性决定先参观缅怀广场与烈士陵园。
缅怀广场上陈列着一组战士们的群雕,从群雕的表现手法来看,这群战士们似乎已经陷入了四面皆敌极度恶劣的环境里,他们紧紧地依靠在一起,手持大刀、没有子弹了的步枪顽强的抵抗着敌人的进攻。
每一名战士的表情都是极其坚毅的,他们神情严肃勇敢,似乎在这种恶劣的环境里仍打算发起反击。其中,让老鹰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名战士一边战斗着,一边手持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军旗仍牢牢的屹立在大地上。
瞻仰过缅怀广场以后,沿着正对着古浪战役纪念馆的石阶路上行,那处高地便是古浪的烈士陵园。
登上长长的台阶以后,迎面看到的便是一座耸立着的纪念碑。据了解,纪念碑高19.36米,是寓意着1936年的意思,碑体造型分别由红色步枪、黑色长矛和白色刺刀组成,寓意着当年红军战士们装备非常简陋。
这座纪念碑上还刻着“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一行鎏金的大字,而这行苍劲有力的大字据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亲笔题写的。
在纪念碑的背后是一座“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第九军”烈士墓,这里埋葬的便是牺牲在古浪战役中2000多名红军烈士们的遗骸。
参拜过烈士墓以后,站在烈士陵园朝下望去,四周的景色尽收眼底,因为这座烈士陵园所在的高地是附近的制高点,所以站在这里能欣赏到的风光还是很不错的。
据说之所以将古浪战役纪念馆建在这里,完全是因为当年古浪战役战场的遗址便位于这里,在附近行走,不经意之间仍能看到当年那场战役中所造成的弹痕等遗迹。
至于古浪战役纪念馆,则是一处系统的阐述西路红军组建开始、西征过程,以及结束的一个场所。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经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终于在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随后,红四方面军第五军、九军、三十军及总部直属部队共21800多名将士,于是年10月25日左右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计划向西部进军,并打开一条可以与国际联通的国际通道。
11月9日,渡河部队正式分成左、右两翼向古浪挺进。作为右翼的第三十军、第五军同总部由景泰一条山等地经古浪县新堡子、 马家磨河,在大靖宿营一晚,于12日晚攻占土门后驻扎7天。右翼部队一边休整部队、补充给养,一便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主张,并与驻扎在武威的马步青部谈判,希望借道西进,通过武威向永昌进发。
而作为左翼的红四方面军主力——第九军由军长孙玉清和政委陈海松率7000多人,从景泰镇虏堡出发,经古浪县南部山区的甘沟、乱泉子,突破马元海防线,11日至12日,在干柴洼与马元海、马彪等部激战两天,才终于突出重围。
12日,红9军前进至横梁山,敌人仍然尾追不舍。马元海率部从干柴洼追来,企图与红9军决以死战。横梁山位于干柴洼和古浪城之间,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极为复杂。红9军虽然英勇善战,又擅长夜战,但还是经过了一昼夜的鏖战,才正式击溃敌人。
直到14日拂晓,红9军才正式进驻古浪县城,二十五师布防城西南方面,二十七师布防城东北方面,县城内由直属部队构筑工事。驻古浪县城红军与马步芳、马步青部浴血奋战四昼夜,歼敌2000多名,但自身也损失惨重,伤亡了2000余人。
步出古浪战役纪念馆,望着那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似乎正预示着西路军将士和大西北的人民群众,正是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苍凉的河西走廊上,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伟大故事!
小贴士:
①如何到达古浪,可以搭乘从兰州开往武威的火车,期间路过古浪县,到达古浪县以后,可打车前往战役纪念馆。
②当地天气如何,秋冬季较为寒冷,建议穿厚一点的服装,冲锋衣即可。
【作者简介】 真主雄鹰,独立撰稿人、职业旅行者、微博签约自媒体。原基层大学生村官,因为诗和远方的召唤,而辞职旅行中……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hexinlang8 微信公众号:aikuxing 微博:真主雄鹰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