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为了防止大漠风沙,没想成就了一幅最美秋天
天不亮就从酒泉出发,沿途摸黑看不到景色,赶到金塔胡杨林刚好天亮,已经被一片金色的树林包围中,如织的人群在林中水岸漫步,等待着太阳的初升。
~金塔县(Jinta County)~ 东、北与内蒙古额济纳旗毗连,西面与嘉峪关、玉门、肃北接壤,南与酒泉市和张掖地区的高台县为邻,处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典型的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常年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生态环境脆弱,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全国沙漠化最为严重和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县市区之一。在老金塔人的记忆中, “天上不飞鸟,地下不长草,地物摆不平,风吹石头跑。”
为了抗击风沙、改善家乡环境,60多年前,金塔人开始自发地植树造林。老人说:每年一到三四月份,家家户户就拎着水壶,背着干粮,到风沙口去种树,一干就是一天,饿了就啃窝窝头,困了就睡沙窝窝,直到天黑才收工回家。挖坑、埋苗、填土、浇水…… 在缺少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年代里,他们全靠肩挑手抬,在戈壁滩上埋下了第一批胡杨的树苗。
最开始“拓荒”并不容易,胡杨虽为耐旱植物,但大多是野生,人工种植的幼苗在恶劣的野外环境中成活率并不高,今年种的有些第二年就死了,也是常有的事。金塔人在年复一年的坚持中摸索出了提高胡杨存活率的方法,换土、滴灌、人工护林……慢慢地,幼苗长成小树,在戈壁滩上扎下根来。
如今,金塔县已建成防风护田林带90多条,林地面积达143万亩,潮湖林场成为了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部分,曾经黄沙蔽日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了。
60多年前戈壁滩上种下的防风固沙胡杨林,如今已长成万亩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周边分布大面积的沙枣树、白杨、红柳等大西北特有的树种,规模居甘肃全省之冠。2009年,金塔县政府有了想法,他们在林区里引水,挖湖,修路,把它打造成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并对外开放。
当大漠旷野吹过一丝清凉的秋风时,胡杨林便在不知不觉中,由浓绿变为浅黄,继而变成杏黄,在湛蓝的天空下,在荒芜的沙漠中如初升的阳光一般明媚灿烂。
在景区沿水岸走一圈,胡杨林金碧耀眼,沙枣花清香扑鼻,胡杨金黄的叶片,飘飘洒洒“哗哗”地落到柔绵沙滩,大地铺上了金色的地毯,辉煌而不失烂漫。
清晨的阳光穿透胡杨林,仿若一片仙境,茂密的胡杨千奇百怪,神态万般。粗壮的胡杨几个人难以合抱,挺拔的有七八丈之高,怪异似苍龙腾越、虬蟠狂舞,令人叹为观止。幼小的胡杨,叶片狭长而细小,宛如少女的柳叶眉,人们常常把它误认为柳树,壮龄的胡杨,叶片又变成卵形或三角形,犹如兴安岭的白桦,进入老年期的胡杨,叶片定型为椭圆形,更有甚者,在同一棵胡杨树冠的上、下层次,还生长着几种不同形状的叶片,可谓奇妙绝伦。
金波湖碧波宁静,如一面美人的镜子,胡杨与游人,双双倒影与水中,红丝巾飞舞,像这个秋天最美的音符。
都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金塔人“点沙成金”,金塔胡杨林被评为了甘肃省秋色最美的地方之一。
羌笛幽歌,古道巡行,6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沙肆虐、寸草难生的茫茫戈壁滩,如今胡杨成林,游人如织。从防风固沙,到生态旅游,金塔人民用60多年的坚持,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金塔胡杨林(Jinta Poplar)~ 的最佳观赏期在 9 月底到 10 月末,因为来的早了,胡杨林没有千姿百色的绚丽颜色,来的晚了,西风横扫,黄叶尽归黄沙,胡杨林也随之归于沉寂。对于旅行者来说,错过了,下次邂逅她的美丽又需要整整一年。
交通: 公交:酒泉市汽车南站或汽车西站坐大巴,每15分钟一趟。 自驾:从兰州市前往金塔县全长760公里,约8小时30分钟。
美食:逛累了坐下来,景区内的牛肉面特别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