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藤王阁
藤王阁位于南昌市赣江之畔、古称江南三大名楼、与岳阳楼、黄鹤楼齐名、和许多名胜一样楼是因人而出名、黄鹤楼因为黄鹤的传说和李白的登临而名垂千古、岳阳楼是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操而名杨寰宇、那么藤王阁呢、是因为王渤的 (藤王阁序)而名杨天下、犹其是序里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使得后人无法超越、据说当年藤王是在楼上宴请当地文人墨客来欣赏他的女婿的文采的、而王渤同学刚巧路过南昌、那年他才二十出头、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候、一听说有诗宴会热血一起来、也去凑热闹了、大笔一挥、写下千古绝文 。无意中抢了王女婿的头彩、真象陆游说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王渤同学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个小神童、六七岁就会作诗了、他的送别诗同样千古传诵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记得中学课本里有藤王阁序、是一种骈文、也就是两两相对的那种偶句文章、这种文章很吃功底、历史上有几个骈文高手、比如那个天下第一私奔才子司马相如也写过骈文。因为吃功底后来这种文体就没有发展下去、以至于现在都没人写了、只是在现代散文的排比句子里还有一点影子、但和古骈文根本就没法比了。
藤王阁始建于初唐、藤王李缨为怀念在山东藤洲的生活而在赣江边上建的、(那时候北方的经济条件比南方好啊、北方文化更深、社会更繁华)现在我们看到的阁是近代复建的、从唐至今因为战争或天灾、阁多次几毁几建、阁有四楼、飞檐斗拱,红阁黑瓦典型的中国式建筑、大气、工整、肃穆。阁前有一小广场,大概几千余平方米、广场北侧有亭子,东门是正门、进到广场可以看到一对高大威武的黑石狮,让人的感觉和阁楼有点不相称、原建筑应该没有黑狮的、复建后画蛇添足上去的吧。
深秋的天气特别晴朗,阁前的花莆装缀着节日的气氛,使的藤王阁更有生机,节日里如梭的人群也渐渐淡去、湛蓝的天空,五彩的鲜花,古朴的建筑相映生辉
和许多地方的古建筑不一样、藤王阁是可以登楼的、只是登楼的时候要二次验票、初去的游客要记住哦别轻易丢票、还有在买门票的时候要看看身份证的、这些东西要随身带好。
登上楼看到的就是赣江了、江水自南而北不舍昼夜、想当年王勃同学就是在这里登楼而写下千古绝文的,心里涌起无限的感慨和崇拜、当他看到、鹜鸟、江水,晚霞的时候、把景色写到极点、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岁共长天一色” 比现在的相机照的生动。有点遗憾的是今天没有看到齐飞的孤鹜
赣江也属长江水系、所以也可称之为江南、赣江流域也是是客家人的主要集散地、古代先民从中原迁徙到赣州一带以耕田读书为祖训。在江西福建和广东一带繁衍生息、创造出别树一帜的客家文化。
南昌古称洪都或洪洲、现代人也叫它英雄城市、八一南昌起义的圣地、八一建军节的源头。
想当年王渤登楼的时候也恰逢秋天、只是我们没他的那种气慨、没有他的才气。唐代的民风也比较开朗、王勃当年也是一个名星也拥有许多的粉丝。可以想像的出少年得志的王渤是如何的风光体面。在三楼也象征性的塑了几个人物、算是再现当年诗宴会的情景。吟诗饮酒、萧瑟齐呜、美女舞蹈助兴好不热闹
江的西岸是蓬勃发展的新南昌、江的东岸是老城南昌、从拍照到登楼远眺到、附属建筑物游览大概一个多小时、站在楼顶那种登高小天下的感觉是十分美好和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