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车窗外,阳光明媚,恍恍惚惚突然想起硕士去大同的影像,西北的黄土地我又来啦~真恨不得现在就下车把这美景收入怀中。
第一站,师师的家乡-山西省山阴县。
中式婚礼“喜披彩凤双飞翼,乐偕并蒂连理枝”,第一次感受到传统的仪式有多隆重,高头大马,八抬大轿,凤冠霞帔,锣鼓震天,好生气派!
婚宴也是欢欢喜喜,红红火火,好生热闹!
到了山西少不了汾酒和山阴当地的古城酸奶,还有便宜到不可思议超级好吃3元一碗的刀削面。
第二站,山西省应县。
应县县城北部有世界著名的木塔也叫佛宫寺释迦塔。它和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建于辽清宁二年,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2016年,此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由于年久木塔现在不能登临,在正门口有能身临其境感受木塔内景的VR。
开到应县后能看到满街的凉粉,在木塔景区正门的对面有且仅有一家店的二女凉粉是最有名气的。
第三站,山西省浑源县。
说到浑源不得不提五岳之一的恒山,海拔2016.1米,为中国地理标志,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从售票口到山下有6公里的路程,可以打车过去不然走路很费体力。“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中途遇一寺庙有103个通天台阶,真的很陡,抬头看一眼头昏目眩。爬衡山我们两个半小时全程往返,中途只休息两次,山顶可以观摩整个浑源县城的全貌。
挨着恒山有一座有名的悬空寺,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庙宇宏敞,建筑巍峨,古朴壮观,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由于悬空寺与恒山之间没有摆渡车,自驾游的旅客又多,本来就拥堵的单行道堵的水泄不通。想到这真的要感谢热心骑摩托过路的村民大叔免费拉我俩到汽车站,不然真的要堵到傍晚。
第四站,山西省灵丘县。
在通往灵丘县的公路上就可以看到平型关战役的遗址,沟谷全长7公里左右,两边是高数丈的陡崖,是明代修建的内长城的一处有名的关隘,东通冀北,西抵雁门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去过邯郸的人都知道赵武灵王,那你们知道赵武灵王墓在哪里嘛?对了,就在山西省灵丘县。在县城内走路就可以找到,目前不要门票。除了一个大型墓外,两边有壁画可以帮助了解赵武灵王的生平。
第五站,河北省涞源县。
出游的第五天,在灵丘去涞源的路上,迷迷糊糊的睡了一觉,印象中途经两个较长的隧道,过了长长隧道就到了涞源。然而过了这个隧道,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语言和文化就与之前的都不相同了。比如前几天的早晨想找个喝粥的小店都很难,基本都是刀削面、凉粉和粉皮,而到了河北小吃变多了并且说话的口音基本可以听懂,在这我买了好吃的烧饼带走。
刚到涞源高速口就可以看到白石风景区,道路两侧排列有序的小吃和旅馆到处可见,再往前开就可以看到白石山温泉度假区。因为之前去白石山游玩过,所以没有多做停留。推荐北京的朋友白石山自驾游,2096米的海拔以及玻璃栈道,如果有幸可以看到下雨的云层,真的很美!白石山距离北京200多公里,一天来回足矣。
到了涞源,我们徒步穿梭在整个县城,吃着好吃的鸡蛋灌饼,顶着26度的高温,就这样漫无目的的边走边游。就在我们专注于涞源的房顶上的建筑时,突然见到远处的一座塔。走近细细观摩发现是一座唐朝年代的塔,名叫兴文塔,此地名曰“泰山宫”,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而泰山宫的正对面正是拒马河的源头。
宫内的石碑上刻着史记建造此塔,一则为开尚文之风,兴一方文化;二则求得阴阳平衡,保风调雨顺;三则留住滚滚财源,富一方百姓。
从涞源到北京有公路和铁路,因为荣乌高速段大货车太多,经常堵车,所以我们选择了铁路回北京。一路上途径六大景区分别为:紫荆关-奇峰塔-南城司-百里峡-野三坡-十渡,由于十一出游人颇多,每站都有上车回京的游客。有想出游到此地的朋友们可以选乘铁路出行,山中有画,画中有山,山山水水,尽收眼底。
当火车到达北京西站的时候,恍惚间意识到五天行程就这样结束了。老公拉着我的手往家走,一路上回忆着山西的面食和传统文化,回忆着古老的木塔、悬空寺、赵武灵王墓和泰山宫,回忆着景色宜人的恒山和沿途的山水,我们仿佛在与历史对话,意犹未尽!
我们就算有100年光阴,也不过历史长河中的涟漪。即便如此,属于我们俩时光里的故事也会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