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酱 2018-09-30 14:14:41

精雕细琢,美轮美奂,不输给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下的历史宝库啊。
太阳星辰

2017土耳其行记之:伊斯坦布尔.11(“最后一抹帝国辉煌”——多玛芭切宫)

多玛芭切宫(Dolmabahçe Palace)是我到伊斯坦布尔的第三天就参观了的一个景点,但我把它放在伊斯坦布尔游记的压轴来介绍,是因为,它的富丽堂皇、恢宏典雅、精雕细琢,为伊斯坦布尔市乃至土耳其全国其它宫廷建筑所不能比拟。尽管这种奢华与气派的背后,是奥斯曼帝国无可挽回的老朽与衰败,但单从建筑学上来讲,它无疑是伟大而自豪的!

我在第二篇游记中介绍了,奥斯曼帝国的老皇宫,即1853年以前历任苏丹的官邸和居所,是位于城市以南的托普卡帕宫(Topkapi Palace),它见证了帝国从崛起、发展、中兴到逐渐衰弱的400来年。从19世纪起,随着西风东渐,欧洲的建筑美学对东方的影响越来越大,奥斯曼苏丹们认为,与欧洲君主的宫廷相比,托普卡帕宫已经没有当代皇宫的舒适与奢华。于是,第31任苏丹阿卜杜梅西德(Abdülmecid)下令,要在城市以北、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海岸,重新修筑一座新宫殿。宫殿于1843年动工,1856年完工,耗时13年,这就是多玛芭切宫。新宫的建成,并未给风雨飘摇、病入膏肓的帝国带来新气象,相反,其超过500万奥斯曼金里拉(折合超过15亿美元)的庞大建造费用,花掉了帝国当时年税入的四分之一,给帝国财政带来了巨大而沉重的负担。

这座被后世誉为奥斯曼帝国“最后一抹辉煌”的新宫落成后不到70年,仅仅经历了6位苏丹,奥斯曼政权垮台,国土被英法俄协约国集团瓜分。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国父穆斯塔法·凯玛尔·阿塔图尔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将多玛芭切宫临时用作总统府,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些时日。1938年11月10日上午9点零5分,凯玛尔在自己的卧榻去世,他房间里的钟永远被定格在9:05,以表示对他的纪念。

1.外景:

乘电车T1线到终点站Kabataş,下车后沿着海峡边继续往北走10分钟,就会看到一个路标和一座巴洛克与伊斯兰混合风格的清真寺,这就快到宫殿入口处了。

9d1edfa21c7cf1475398995f652bd0f8.jpeg!po


10ac318aba1cac12730aa091aa996512.jpeg!po


6b152f80097b325fe454a32225c8fd6f.jpeg!po


清真寺叫"多玛芭切清真寺"(Dolmabahçe Mosque),建于1853-1855年,与宫殿同名,是在宫殿的收尾阶段建成的。继续往前走三四十米,有座大理石雕成的钟楼,非常精美,是奉苏丹阿卜杜尔哈米德二世(Abdülhamid II)之命,于1890年到1895年间修筑的,落成时间比宫殿要迟三十来年。

cbcabb9bb3a204acbcb6dddca385360c.jpeg!po


再走二十来米,看到这座左右对称的大门,这就是宫殿的入口处了:

590ec5cc3bbda354c8419e94523a3772.jpeg!po


排队买好票,进入宫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精美漂亮的花园,花团锦簇、绿意盎然,让人心情非常舒爽;池中央飞舞的小喷泉和草坪上的狮子雕像,使花园充满了灵动的生机。

b32069a350d015f6e4f20580d43f2bb2.jpeg!po


d3dcb5786691b864fdcdd2bba620b6c5.jpeg!po


5dabb756234f8d9acd7b014de5583ea1.jpeg!po


220d73b981cd934a1eb2f8506b6f4a46.jpeg!po


89f79b11cfee50f4eb4999f9ac70ce2b.jpeg!po


走到花园尽头,左手边又会看到一座大门,有15-20米高,雕刻精致考究,由六根科林斯石柱支撑着,这是奥斯曼帝国财政部(Ministry of Treasury)的入口:(这张是在网上找的图片,我自己拍的照片搞掉了)

46817f5bb3f5f43c3fc27205dc59a353.jpeg!po


花园尽头的正面,就是宫殿主体建筑了,它采用产自马尔马拉的白色大理石与埃及雪花石打造,典型的欧陆宫廷款式,又融合了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与奥斯曼传统民居的特点,形成一种新的东西合璧的折中风格,雍容华贵、大气典雅!

56a6608aa79b428befe1e6f18454c337.jpeg!po


211e32e814da0fcfbb9ea3689f20b167.jpeg!po



52e8c87514b0234b80b75b4c26e3fa68.jpeg!po


4a88e4554ae6e4a6e26b3ebdf869a49e.jpeg!po


5414466c7877b6433b65a566f0e60e59.jpeg!po


宫殿主体的后边,绿树掩映中这一长排粉红色房子,是奥斯曼苏丹的母亲、妻子、妃嫔们日常起居之地——后宫(harem):

4c5fe44df246e31b328f80fff1630e8d.jpeg!po


62144ce9edb2ae4ecdc5cb3aec5a0880.jpeg!po


这里还时常会看到不少前来游览的穆斯林女子,黑袍与面纱仍然难掩那藏不住的美丽与温存!

92d1966a6bcbb2d42cb10794191eb729.jpeg!po


宫殿面朝博斯普鲁斯海峡,视野开阔、风景秀丽。美轮美奂的乳白色宫殿,与蓝波浮动的海水交融在一起,构成一幅清新明快的绝美图景!多玛芭切宫,奥斯曼帝国最后一抹辉煌,如同那落下的一抹金色残阳,美丽而悲情!

bbfe7b41104a9c31af8a4e2837f3e8d5.jpeg!po


f4e0d79072ba1e228b6381335c701757.jpeg!po


f20f9ae0a66addba840956127b04d249.jpeg!po


52d9f001982ac72957ff8126ee226029.jpeg!po




2.内景

多玛芭切宫的上级管理机构是国家宫殿管理局(Directorate of National Palaces),隶属于土耳其大国民议会(Grand National Assembly of Turkey)。根据规定,参观宫殿内部不能自由行动,只能由官方导游带领游览并讲解,语种有土耳其语、英语、法语、俄语等可选,有无中文我没有注意到,因为我是直接选了英语。导游与解说均不另行收费,费用已涵盖在40里拉的门票内,若持国际学生证,门票5里拉。宫殿内严禁拍照或摄像,所以下面这组图片全部是我在网上下载的。当然,这几张图完全不足以反应宫殿的全貌,但可以管窥一斑。

多玛芭切宫是土耳其最大的宫殿,占地45000平米(11英亩),共有285个房间, 46个接待大厅与收藏室,6间土耳其浴室,68个卫生间。除了占地广大,内部装潢更是竭尽奢侈气派之能事,金碧辉煌、雍容华贵:整座宫殿的内墙和梁柱,全部采用马尔马拉大理石、埃及雪花石、帕加蒙斑岩等名贵石料。贴天花板和墙壁的黄金,更是足足用了14吨。著名的马蹄形水晶旋梯(Crystal staircase),由巴克拉水晶、黄铜和桃花心木筑成,古朴典雅而不失现代光彩。

b72f67f6aa99e1d313266e2869fa8f65.jpeg!po


257b78f67d41ff6fbc33d43d83492118.jpeg!po


9ab5fb14b006b3ff3c8230689e2ae0d6.jpeg!po


沿水晶旋梯拾级而上,就是接见厅,是奥斯曼苏丹们接见各国首脑或使臣的地方,地面上那块150多年历史的全熊皮毯,是19世纪中期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Tsar Nicholas I)送给奥斯曼苏丹的礼物:

b9769bdfcc581862146358d0cd6683b0.jpeg!po


镶金贴银的天花板和豪华的波西米亚水晶吊灯(Bohemian Crystal Chandelier),尽显皇家气派:

01359f901a52016dc119e93ec0ea09c5.jpeg!po


再往里走就是礼仪厅了,礼仪厅正中的穹顶画,精美繁复富贵:

7820f4d75962674d68a6a06e08d25d15.jpeg!po


穹顶正中垂下来,悬挂着世界上最大的波西米亚水晶枝形吊灯:

b676cdf85397f52fa5b3e09df6f6b294.jpeg!po


吊灯由多达750个小灯泡组成,重达4吨,曾一直据说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赠送的礼品,但2006年一张收据的发现,显示该吊灯为全额付款向英国购买。宫殿的其它大厅另藏有从各国所得馈赠、或采购的稀世珍宝,不计其数,其中就包括产自德国的精美机械钟表和中国的瓷器与玛瑙,就不再一一介绍了。宫殿里的油画博物馆,收藏着俄国和奥斯曼画家创作的上百幅珍贵油画。除了昂贵的物品陈设,多玛芭切宫还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设施,比如从英国进口了抽水盥洗和瓦斯照明技术(gas lighting),这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可都是稀罕物;后来甚至还率先引进了电气、升降梯和中央取暖系统。

c42d20e0774a5c31f3203ef386663d13.jpeg!po


eca802f947d9ac80eced2267aaee02e1.jpeg!po


1f402c1b39aa0017e0ab261fb3a359e0.jpeg!po


6ff82b0b434370cb6d1f8966b6b4345e.jpeg!po


7fddce04a681c2b573586253f80c2ce1.jpeg!po


但令人唏嘘的是,奢侈富贵的陈设没能挽救帝国衰败的命运,不合时宜的社会制度迟早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帝国早已不复存在,宫殿却作为人类建筑史上永恒的瑰宝,矗立在海峡的一端,供后人或称赞、或叹息!

2018-09-28 19:28:37 相关讨论(3)

全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