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唧哼唧乌啦啦 2018-06-19 16:19:02

摩洛哥第六日—塔扎日记

塔扎,那个距上海1万8千公里开外的小城,那个我母亲共要生活的700个日日夜夜的小城。

摩洛哥第六日—塔扎日记

在阿拉伯语中,摩洛哥意为“日落之地”。如今,在这片遥远的非洲大地上,到处都能听到“docteurchinois,monami”(中国医生,我的朋友)。
1975年起,上海市受国家卫生部委托,承担援摩洛哥医疗工作。42年来,160多批、1700多名上海医生先后抵达这个位于地中海、大西洋和撒哈拉沙漠之间的国度。他们身着白色的医疗服,胸口贴着醒目的五星红旗标志,以精湛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为当地民众无私服务,建起了崇高的口碑,被赞誉为“天使”。
中国援摩医疗队目前有8个医疗分队77名队员(其中医疗卫生专业人员58名),分别在穆罕穆迪亚、拉西迪亚、塔扎、沙温、阿加迪尔、梅克内斯、本格里、塞达特等地区公立医院开展医疗业务,大多数是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和荒漠地带。
而我的母亲,便是塔扎医疗对中的一员。

摩洛哥第六日—塔扎日记

这里,条件很艰苦。摩洛哥是一个一半沙漠一半海洋的城市,因此,这里便是直接饮用地下水的。但是,结果测定,这里的水质其实并不好,那怎么办呢?净水器咯

摩洛哥第六日—塔扎日记

除了水的问题,还有一大问题便是蔬菜蔬菜蔬菜!这里蔬菜十分缺少!!!可以想象生菜6块一颗吗?!可以想象我们生活中、菜市场中最不起眼的蔬菜,竟成为了奢侈品吗?!不好意思打扰了,这里就是这样的生活现状。蔬菜得靠自己种,但存活率也超低,蔬菜每次食用也只能一片片掰下来吃(否则来不及长啊!!!)

摩洛哥第六日—塔扎日记

在塔扎,每周日的赶集是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一头小骡子,两个鼓鼓的行囊袋,哼着阿拉伯小区便来到了交易点—塔扎坳。山路蜿蜒崎岖,石块砌成的水渠,架起了石板桥。我紧随人们匆匆的脚步,曲曲弯弯的山路上行人络绎不绝。山坡上寒风凛冽,俯瞰集市全貌,一派繁荣,井然有序。一顶顶老旧的太阳伞整齐地排列着,临时搭建的商篷,货物琳琅满目,大到冰箱彩电,平板电脑,小到针头线脑,服装鞋帽。亦或是天价蔬菜和便宜水果,样样都有。

摩洛哥第六日—塔扎日记

领着两大包包的橙子樱桃便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美美的午睡过后,队友们便着手为晚餐做准备了。是对我们带来的欢迎,更是对端午的欢迎!
你洗菜我切菜,你拨叶子我做菜,其乐融融。一张简简单单的乒乓桌,既是活动器械又是餐台在这里,不需要讲究什么,所有的东西都是多用的。你看!一颗香莴笋,先切片炒菜,在烧汤,最后也不能忘了它美味的叶子啊!这可是宝贵的蔬菜!

摩洛哥第六日—塔扎日记

难得的夜晚,所有人可以欢聚一堂,举杯交错。用仅有的食材,变出一桌盛筵!不像以往所有的聚餐,这一餐,所有人都不讲究什么礼让,抓紧吃才是王道!这餐的确十分美味、难忘
但最令我难忘的,并不是一桌菜肴,也不是举杯交错的场景,而是聚餐期间匆匆离去的背影电话铃声响起,他们便立马放下餐具,转身离开。不需多语,刺耳的铃声就已说明了情况




摩洛哥第六日—塔扎日记

最美的是他们,最辛苦的也是他们。他们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每分每秒他们与病魔殊死拼博;在危难时刻奔赴第一线他们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在别人欢度佳节时他们随时待命。他们是白衣天使,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是医务人员。

摩洛哥第六日—塔扎日记


致敬所有在外漂泊奋斗的他们!

全部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