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自古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如今的三坊七巷,成了国家的5A级景区,三坊七巷一条街吸引无数人流连其中。有的人为了一睹三坊七巷的风采走马观花,有的人为了那远去却记忆犹存的历史探入坊巷的更深之处。狭长的巷子弄堂,简单干净之美让人震惊。
步入三坊七巷的范围,福州四月的阳光并不算毒辣,软软的洒在巷口的屋檐上,散落出七彩的光晕,把唐宋元明清本就醒目的字眼照耀的更加显眼。白墙、黑瓦,似徽派建筑的水墨风韵,又混合着福州坊巷独特的柔和。白墙、木房,一边复古,一边清雅;木檐、黑瓦,一边自然,一边庄重。巷子中的老字号,静静地讲述着这段拥有着恒久历史的道路,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墙与墙之间露出湛蓝的天空和絮状飘动的云彩,心神仿佛也随着这通透的蓝色和简单的黑白得到了洗涤。
大块大块的地砖相互镶嵌铺成了坊巷的道路,虽不华丽,却显得大气庄严。晚上四周昏黄的灯光和此处的清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是现代简约线条和古代的雅致干净相互结合。一盏街灯安静的“生长”在砖墙上,可以想象每当夜幕降临它所洒出的寸尺天地在这小道中显得那么静谧。悠深的坊巷,不要只留恋表面商业的风光亮丽,探入深处,总有更令人欣喜的别样风景。
问起来福州哪个地方最值得去?甲:三坊七巷;乙:三坊七巷;丙:三坊七巷......一般来说,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但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据历史记载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再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是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都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三坊七巷因至今保留着”西三个坊、东七条巷、南北一中轴“的古代城市坊格局得名。这样的建筑格局发轫于晋形成于唐朝,到明清的时候到达了鼎盛时期,样貌一直延存到今天。据说历史上在这里居住的命人达到了四百多位。街区坊巷相连,粉墙黛瓦,民居精致,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近代名人聚集地、闽台渊源彰显地。
百余年来这里走出的将相名仕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旭、林觉民等等,“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美誉便是因此而来。坊巷里的名人故居更是多不胜数。
三坊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了三坊七巷的雏形。
三坊七巷正式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在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民居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福州三坊七巷不仅仅是三条“坊”和七条“巷”,还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南后街。三坊七巷之南后街福州南后街西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是从福州三坊七巷兴起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商业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贾云集。
夜晚的三坊七巷一条街,灯火通明,白墙灰瓦的历史痕迹不在彰显,取而代之的是一间间开门迎客的特色商店,众多福州有名的小吃或者特产,在这里都可以淘换的到,并且都是正宗的福州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