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4月份是婺源的旺季,趁着清明节假期,我决定婺源,游村落,看春光。
婺源历史上一千多年都隶属安徽,而划分到江西管辖不过才短短七十年,所以建筑风格和文化还属于徽派。婺源的古村落非常多,也出售联票。这次犯懒,报了个团,现在深深的懊悔。报团行程太紧了,去的景点游客太多了。
江湾
江湾是个幽静的村子,还有不少人在这里生活,做点小生意,充满生活的气息。遗憾的是当天下大雨,我并没有拍照片。祠堂
江湾有一座非常壮阔的江家祠堂,据说是在太平年间被毁,后来按照原样重建,用料考究。门楼的房檐往上翘,像只飞舞的凤凰,所以这种样式叫舞凤楼。门楼的第一块横梁雕刻着五只大象,意味着万象更新,欣欣向荣。下面的木雕刻着双凤朝阳。祠堂的正中间挂着一位先祖的画像,据说他是第一个来到这里开辟了村庄的人。
再进去,是个非常壮阔的二层建筑。一楼放着各祖先的排位,二层是放棺材的地方,活着的人都要给自己准备一口棺材,而且棺材是吊上二楼的,寓意升官。风水
人总对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充满敬畏,所以建筑要讲究风水。江湾村的格局是就按着一位风水大师的指点建造的。村子里有七口井,按着北斗七星的形状分散在村里,据说可以镇火,避免火灾。退休老教师
江湾是江泽民的祖籍,他曾经来这里看望过一位退休的老教师。老人家的屋子前厅可以免费参观,里面正中间是一张四方桌,墙上大大的挂着一张江泽民和老人家在这个桌子上谈话的留影。老人家非常骄傲的给一波又一波游客讲总书记来看望他,还擦干净桌子椅子,说游客可以坐着拍照,不收钱。侧面的墙上挂着一排他家孙女的奖状,各种三好学生,竞赛前三。老人家的内心很骄傲的。
老教师家洗碗还用的井水,也没有空调。和城市比起来,生活条件并不好,然而这却是我喜欢江湾的地方。把把壶
有个商贩在买工艺品小壶,壶上有壶把,他吆喝着:把把壶~把把壶~打麻将把把都胡~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现在有点后悔没买个把把壶留念
清华镇
清华镇,和清华大学没啥关系。这里曾经是婺源的市区,后来市区迁到别的地方,清华镇从此落寞,不再热闹繁荣。一个迁市区的指令,影响了一个镇子人的生活状况。
彩虹桥
彩虹桥是一座廊桥,桥墩距今有几百年的历史。江西这种廊桥其实非常多,彩虹桥作为一个景点太喧闹,太壮丽,有点格格不入。相比之下,我喜欢旅途中看到的一座普普通通的长板桥,旁边是流水人家,自自然然,可惜在眼前一闪而过,我没有留下照片。
彩虹桥的旁边就是一个村庄,我想进去,被门卫拦住,这里游客禁止入内,村民们不想被打扰。
彩虹桥附近,还有村民在河边洗衣服洗菜,这是流传了千年的习惯,哪怕在我们看来,上游洗衣服下游洗菜,并不卫生。
大鄣山-卧龙谷
大鄣山-卧龙谷植被茂盛,负氧离子含量高,爬起来没有黄山辛苦。山里瀑布比较多,我去的前一天刚下过雨,水量很大,甚至石壁都在渗水,成了水帘洞。不过我觉得,这里的瀑布远不如雁荡山壮观。
李坑
李坑,顾名思义,都是李姓村民。这里和七宝,西塘有点像了,比较商业化,游客很多。我一路买了清明果,臭豆腐,油墩子等小吃,江西人民吃东西真的是咸!
李坑有很多木雕,石刻,篆书的手艺人,有些手艺人看起来还很年轻,不到三十岁。四周游客人来人往,吵吵闹闹,年轻的手艺人只专注在工艺雕刻上,手臂削木头削的青筋暴起。想想电影百鸟朝凤中的唢呐,不知道这些手艺还能流传多久。
江西产茶,沿途也可以看到采茶的茶农。这里买的茶基本都是自己产的,以前茶叶要晒上很久才制成,现在都是用机器。茶商将新鲜的茶叶放到烘干机器里,不断的拨动,然后绿色的鲜叶就成了青黑色的茶叶。
这座桥,在李坑的一个寺庙前面,也是历史悠久的古物。据说它是用来压住村子灵气的,河水从这里流向村子,可以保佑村庄生生不息。
古代的老房子,雕刻的图案都有寓意。这是一幅大户人家房子里的木雕,里面的老鼠被喂的像猫那么大,足以说明这家人非常有钱。木雕中间的几幅图,基本都刻的是寒窗苦读啊,金榜题名啊之类的,房主希望后代能读书做官。左右两边刻着八仙的法器,意味着哪怕不做官,子嗣也要多才多艺。
徽州的房子有自己的特色,白砖,黑瓦,马头墙还有天井。天井的设计,是为了雨水先进自己家,再流到外面。雨水是财气的象征,天井有敛财之意。
古时候,如果下水道堵了,古人会往下水道里投放乌龟,疏通淤泥。据说在李坑的下水道里,还发现了只千年老乌龟。
婺源特色之一就是红鲤鱼,可以红烧可以清蒸。农家乐老板把红鲤鱼放到框子中,养在河里,真是天然的养殖场。
路上看到了羊和水牛,李坑不只是景点,还是个村庄。
婺源-黄山
刚出李坑,就看到前方冒着黑滚滚的农烟,一辆车着火了,消防车都来了,所幸没有人员伤亡。车辆都等在这里,直到火灭才通行。因为这个事故开始堵车,车辆排的见不到底,有些车急不可耐的超车,硬生生把两路车道变成了三路车道,然后行驶就更堵了。
从婺源到黄山的路上,有很多挂着白旗的竹竿,插在地里。清明节,江西人用这种方式祭祖,表明后代依然有人气。
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在晚上依然热闹,各种买烧饼,红糖,菊花,布衣的商贩。我尝了下毛豆腐,还算干净,第二天也没有不舒服。据说徽州人很小就要外出打拼,所以特色食品都是臭鳜鱼,毛豆腐这种变了质,易于保存的食品。
江岭
今年油菜花开的早,清明节的时候,基本都败掉了,不过景色依然很美。
这个季节,油菜籽还是绿色的,后面会慢慢成熟变黑,然后农民收割榨油。当地农民基本都吃自己榨的菜籽油。
晓起
晓起分上晓起和下晓起,中间一片田园。可惜跟团时间有限,我只逛了下晓起,下次不会犯懒跟团逛古镇了。
虽然现在家家都安装了自来水,村民还是喜欢在河水里洗衣服洗菜。
这里曾经是晓起第一首富的家,门檐上刻着三个儿子,一个中状元,一个中榜眼,一个中探花后,三个人衣锦还乡的场景。古时候商人位卑,更希望家里能出个做官的,光宗耀祖。
门座上刻着一些吉祥的动物。梅花鹿代表如意;猴子和蜜蜂代表封侯;喜鹊代表喜气临门;鸳鸯代表双宿双飞,但是古代一夫多妻,有些石刻里有三只鸳鸯。
晓起村有两口井,一大一小。古人也注重卫生,小井用来洗打水的桶,大井的水才用来喝。井边还有下水道,多余的水可以倒在下水道里,以免弄湿青石板路,设计很精巧。村民会在大井里养鱼,一方面测试水质,另一方面防止有人向井水里投毒。
链接上晓起和下晓起的,是一条田园小径,非常美!我在这里流连忘返。
回去的时候,迷路,走了一条小路。非常窄,地上都是碎掉的青石板。可能这才是晓起原貌。
婺源-上海
从婺源回上海,短短几个小时,竟然三次次碰见撞车翻车的交通事故,造成堵车。这样看来,除了杭州环城高速这种先天设计不足的,大部分造成堵车的原因不是车多,而是各种不遵守规则不靠谱的司机节假日都出来跑车。也难怪驾照会越来越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