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蒲甘,手指之处皆浮屠
半个月前去了趟云南瑞丽,与南边的缅甸一河之隔,据说缅甸北部也有生活着许多傣族、佤族人,生活习俗、语言都很相近,小乘佛教还是从缅甸传过来的。站在瑞丽江边冥想,这个全民信教的古老的万塔之国,会是怎样一种景象。
现在去~缅甸(Myanmar)~ 已经很方便,纸签、电子签都可以,签证有效期3个月,从昆明飞过去一个多小时就到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时差一个半小时,不用怎么倒时差,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了瞬间的现实。第二天赶到蒲甘,起了个大早等日出。
缅甸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属于热带气候,一年分为三个季节:三月到五月为热季,六月到十月为雨季,十一月到来年二月为凉季,显然,这个凉季是最佳的旅行季节,虽然天空的云彩会少了一些,但晴天的机率却很高。此时夜风习习,天微微亮,远处是粉红到橘红的转换,近处塔影树木幽兰梦幻,引人遐思。
蒲甘塔林位于缅甸中部,伊洛瓦底江中游转角处的左岸,清晨的水汽还未散开,回首河岸方向,塔影树木隐约在雾气中,增添了这个佛教胜地的神秘气息。
远处渐晰的天边,一群热气球开始酝酿,火光闪耀,雾带缭绕,鸥鸟出巢,翠绿的大地开始醒来。
鸥鸟有了方向,成群结队的扑向佛塔,空谷回音,仿佛是欧洲中世纪历史风云的一幕幕油画,涤荡心灵。
晨曦将为数不多的白塔首先照亮,热气球飘荡在绿树包围的塔林之上,一片祥和温馨的画面。要将舞动的气球拍得清晰,在弱光的环境中,只有牺牲干净度了。
蒲甘是缅甸的一个小平原,太阳出地平线慢慢升起时,可以看到清晰的轮廓,阿勒姆皇宫酒店的附近建了一座观景塔,大约有12层楼高,10美元登塔一次,可以360度俯瞰蒲甘塔林的全貌。今年开始缅甸实行了登塔的限制,观日出看日落也就这里了。
缅甸华裔“小邓”说:蒲甘王朝是阿如律陀王创建的缅甸历史上第一个包括缅、掸、孟等民族的统一的封建王朝,蒲甘成为历代王朝的京都。当时,阿奴律陀王笃信佛教,他在征服缅南部直通王国时曾获32部《三藏》经、300名高僧和技艺高超的工匠多人。于是他开始在蒲甘大造佛塔,先后建造的佛塔达万余座,被后人称为“万塔之城”。
蒲甘佛塔的材料就是普通的砖块,但它的结造型却大有讲究,设计者围绕塔基、坛台、钟座、复钵、莲座、蕉苍、宝伞、风标、钻球这些佛塔基本的结构,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采用多变的手法,使建成的佛塔姿态万千、变幻无穷,毫无雷同之感。佛塔外形也是千姿百态,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钟形等等无所不及,有的像宫殿,有的似城堡,有的如石窟,有的金光闪闪,有的洁白素雅。
如何区别佛塔的年代呢?“小邓”的介绍或许更为精确:蒲甘统一的第一代国王阿如律陀(大约是1057年前后)建造的主要是方形塔,第二代王时期为区别于前王,建的主要是圆形佛塔。
塔内佛像更是巧夺天工,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浮雕技艺精湛,匠心别具,被誉为“东方佛教艺术的宝库”,同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尼的婆罗浮屠齐名东南亚三大奇迹。
1975年的一场大地震,让蒲甘地区80%的佛塔遭到了不同程度破坏,一些佛塔成为了废墟,使许多记载着无数动人故事的佛像、雕塑成了断片,不然将是何等的壮观。在蒲甘有一句名言:“手指之处必有浮屠”,这是对蒲甘佛塔之多的最精辟形容。
蒲甘从建立统一王国到现在经历900多年,历史变迁和地震灾害已使塔林的昔日辉煌不再,但残垣断壁或许更能见证历史的沧桑,每一个阶段都有征服精神世界的宝塔,蒲甘塔林或许是缅甸古老建筑艺术和全民信教最直观的缩影。
~蒲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