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座古城经常下雨,就算晴天,也大都在潮湿的午后,太阳露出那么几小时慵懒的柔光,暖暖地迈不动脚步。多少次经过这里,一直没有走进的~宽窄巷子(Wide and Narrow Alleys)~ ,成了这个午后最悠闲的漫步。
老旧的门框,砖木结构,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巷子入口没有门楼,也不售票,一个普通的上班日,这里也是熙熙攘攘,游人如织。
恺庐宽窄巷子中最富标志性门头之一,特制的青砖砌成带有弧形兀起的拱形宅门,门洞上方嵌入中式传统石匾,匾上采用大篆阳刻“恺庐”,二字写法革新,一反当时中国人从右向左读字的规矩。石匾上方砌出的椭圆形图案,代表高悬“避邪镜”,意在镇退各路妖魔,永保合家平安。
巷子的老墙上有一处拴马石,离地约1.2米,拴马石是北方文化在川西的符号性表现。据传百年前这里曾是北方满蒙八旗及家属的居住地,有骑马出行的习惯。
清康熙五十七年,在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在当年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清朝居住在满城的只有满蒙八旗,满清没落之后,满城不再是禁区,百姓可以自由出入,有些外地商人乘机在满城附近开起了典当铺,大量收购旗人家产,形成了旗人后裔、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同住满城的独特格局。这种“鱼脊骨”形的道路格局,便于街道居民自发式管理,奠定了安静、悠闲的生活基调,那时的巷子叫胡同。
辛亥革命以后,一些达官贵人来此辟公馆、民宅,据说蒋介石也曾经来过,使得这些古老的建筑得以保存下来。当时的城市管理者在勘测度量之后,将宽一点的兴仁胡同标注为“宽巷子”,窄一点的太平胡同标注为“窄巷子”,有井的如意胡同就叫“井巷子”了。
据悉宽窄巷子原有70多座院落、300多间房间,延续了清代川西民居风格和北方胡同街巷,如今老城墙、金水河等已经消失,老巷子已经成了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了。
宽巷子是一个有着老脸庞的怀旧地带,是“闲生活”区,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现,游人也最多。巷子多有清末民初的建筑,其中还有一些教会留下的西洋风格建筑。
三国故事人物时常会出现屋宇前、石库门下,民国时期的装束招呼四海来客,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巴蜀文化氛围就像“老成都底片”,在一幕幕重现。
戏院、茶馆遍布街巷,被走下戏台的戏中人物吆喝,选了一家差不多场次的戏院看一场。川北一带原为当地农民庆贺丰收和春节时平地围灯边歌边舞的传统的“灯戏”,是这里的主打曲目, 喝着盖碗茶,嗑着瓜子,一坐一个下午。
更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内容多以嘲笑地主贪婪卑鄙,揭露封建礼教和迷信,鞭笞旧社会恶习和歌颂劳动人民的善良、勤劳、智慧为主的轻喜剧让整个戏院爆发出阵阵会心的笑声。
巷子中的转角处,常常有老四川打扮的行为艺术造型,给10元钱,扇子、算盘噼啪作响,分分钟将你变成一位前清的主子,过把老爷瘾。
窄巷子是一条小资最爱的情调延长线,展示了老成都的院落文化,文青们扎在巷子里,闲散地度过整个下午,感受时光的停驻。
窄巷子内的小洋楼罗马圆柱,西式拱形门窗,雕花斜撑及挂落为传统中式构件,是中西合璧的文化典型。几位老人带着年轻时候追捧的手风琴、小提琴,围坐在一起,唱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追忆过往的时光。相传上个世纪的30年代,王姓军人买下这个带有洋楼的院落,抗战时,军人被召唤至前线,再也没有归来,而妻子一直等待丈夫归来直至去世。
“掏耳朵”自然在宽窄巷子不会少,有一群靠这门技艺生存的掏耳师傅,也被称为采耳师。采耳师们拥有着数十种掏耳工具,如耳扒子、鹅毛棒、铗子、震子、马尾、刮耳刀、耳起、棉花棒、酒精、双氧水、头灯等。掏耳是民俗七十二行中的一技,也是四川特有的一种耳文化,俗称“小舒服”。坐在躺椅上,闭上眼睛,然后享受半个小时的掏耳朵。你如果不亲身体会,是无法体验到掏耳朵是多么的销魂,所以,女孩子常常会遮上自己的部分脸。
走在巷子中,时常香辣扑鼻而来,口水涟涟。成都的小吃花样繁多,琳琅满目,五味杂陈,光吃小吃就够饱餐一顿,随时都会出现的串串、 三大炮、三合泥、伤心凉粉、肥肠粉、香酥豆花、五香油茶、、、买好后边走边吃, 吃到满嘴香辣翻嘴唇时,融入老成都的风景里。
从清朝满城时期的八旗子弟提笼架鸟、莳花弄草,到民国时期达官贵人觥筹交错、大宴宾朋,再到现如今文人游客一杯清茶、一把竹椅品味生活,宽窄巷子见证了成都二干三百年来城市发展与演变,是成都偏安一隅,自得其乐的生活写照。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了。
交通:
1、乘坐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
2、经过宽窄巷子的公交线路有126路环线,127路环线,163路,340路,62路,70路,93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