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美丽的顽疾(9)——泡在博物馆的下午时光
纽约市立博物馆,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小博物馆,位于第五大道旁,不难找,但由于博物馆不是很有名气,游客也不多,这样的体验当然是更好了。
博物馆的正门后迎面做了一个人,看穿着打扮应该是个工作人员,脑门剃得锃亮,自我进门到走进博物馆里,这人始终没有抬头,头低得很低,除了锃光瓦亮的脑门外再也没见过其他五官,我非常怀疑此人有严重的颈椎病。
博物馆采取捐赠制门票,所谓捐赠制,就是随心所欲想给多少就给多少,但都会有一个建议数额,一般情况下,给个建议数额就可以了,但我也尝试过在其他场馆里打个八折。
无论售票处的年轻姑娘还是服务台的老阿姨,都非常nice,可以说这是我在整个纽约遇到过的最好服务态度了,可能也是因此让我觉得喜欢上纽约市立博物馆。
展馆位于一栋殖民地时期乔治亚风格的建筑里,主要讲述了纽约城市的发展史,用影像配合展品的方式。最精彩的部分是位于2楼的影片Timescapes,大约20分钟,影片讲述了纽约从一个贸易中转站一步步发展成为世界大都会的经过,配有免费语音导览,配音是台湾腔。
纽约最早叫做新阿姆斯特丹,显而易见,这个小港口属于荷兰殖民者们,他们在一系列战斗中与当地土著人民长期抗衡,期间发生了著名的“24美元”事件,也就是用24美元从当地人手里买进了曼哈顿岛,当时主要是被输送过来的非洲黑奴从事皮毛生意和建筑业,但由于管理不善,被后来到的英国殖民者占据,依靠加勒比地区发展迅猛的制糖业,纽约作为便利于外来殖民者的港口一步步扩张,自那时起便出现了走私这种逃税现象,资本萌芽逐渐壮大,一批黑奴被赶向现在的格林威治村、下东区和东村一带,在那个时候,这些地方已经算是偏远,虽说现在来看这些都是黄金地段。下曼哈顿的金融市场开始不断发展,有贸易就有贷款和银行,久而久之,就成了如今繁盛的包括华尔街在内的世界性金融区域下曼哈顿区。到后来的人口迅速膨胀期,穷人和黑奴被逼北迁,而到了上世纪初的大跃进时期,中城区和附近区域开始了摩天大楼竞赛,现在的纽约大部分都是二三十年代打下的基础并沿用至今,包括地铁站和路牌在内的城市符号,全部都由一百年前出品,黑人再度被迫北迁,聚集在哈勒姆、布鲁克林、布朗克斯这些区域。可以想象一下,二三十年代中国处于北伐战争时期,国家动荡致使众多民众选择奔向大陆的另一边,他们由中国的平房农田,一下进入到一个摩天大楼社会,是怎样的感受。虽然现在深处纽约也很震撼,但是我们已经无数次从影像上面看到过纽约的模样,但想想改革开放之后大批移民的国人,从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步入高度文明的纽约,那是一种怎样的震撼感。
现代艺术博物馆在周五这天16点后免费,这属于每周一天的免费日,大批量的游客集中在此,我也是头一回在纽约见到如此之多的亚洲面孔。
我敢说几乎所有出现在当天纽约的中国游客基本上都来了,当然我也不例外,因为免费呐,对于并不富有的我来说,免费一张25刀的门票已经是相当大的一件事情了。
这里被人简称为Moma,Museum of modern art的简写,这里绝对算的上是一个重量级的博物馆,因为藏品之贵重足以让她秒杀一切,这里有梵高、毕加索、卢梭的画,更不必说《金色的玛丽莲梦露》这些美国作品了。
博物馆共有五层,有很多志愿者或工作人员来自印度,在这里很容易就会迷失在众多珍贵藏品中,博物馆提供导览app,售票处和存包处位于一层,书籍和纪念品位于二层,素描、摄影作品位于三层,油画和雕塑位于四层和五层。最著名的作品都位于最上面两层。
我自上而下游览,但看上面两层画展,这里堪比莫斯科的特列吉亚画廊,梵高的《星空》前面聚集了四到五层的围观群众,也确实,这幅画不管出现在哪里,都会是明星展品。我更喜欢卢梭的作品,《沉睡的吉普赛人》越看越有味道,虽然我也说不上来哪好,我看不懂画,也特别讨厌看画,更不会画画。
MUMA值得一去,但最好是赶在每周五的下午4点免费时期,晚8点闭馆。我跟着大部队在闭馆前走出场馆,晚8点的纽约依旧一片通亮,完全没有休息的预兆,我也就所幸在这四周瞎溜达。
在希尔顿对面偶然被我碰见一辆网红快餐车,应该是中东风味的食物,保守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排队的人群都保持在20人以上,想探寻所以的我也加入到人群最后,点了最高频率被点单的Chicken Platters,就是由熟的胡萝卜丝、碎鸡肉丝、生菜、烙饼和各种酱料组成的快餐,味道还不错,但量太大了,更有些腻,一顿饭我灌了两听七喜来解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