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原始晒盐风景线
“盐井”最早是从网络上的一幅色彩浓郁的图片得知,说是在滇藏线的交通要道上,因为地处两省交界,一直以为是属于云南境内的。2013年去梅里雪山和雨崩到了德钦,与盐井仅一步之遥,想着峡谷里红红的澜沧江水,一定是从那个方向涌过来的。
阿里秋摄回来,借道@次里尼玛 的车子顺道走了一趟滇藏线,其实这条路只有芒康至德钦一段没有走过,大约220公里,盐井就在这一段内。下午翻越红拉山时,冷空气与南来的湿润空气在这里交汇,云雾细雨,草木依然苍翠。
藏式民居错落在澜沧江峡谷间,但盐田更紧挨着江边,历史上茶马古道进入西藏的第一站便是盐井,吐蕃通往南诏,滇茶运往西藏,这里都是必经之路。更何况现在的滇藏线214国道了,住下了,明天一早去看盐田。
盐井分为上盐井和下盐井村,著名的红盐主要是下盐井村的村民在晒。山谷里的太阳起得很晚,天蒙蒙亮,@次里尼玛 开着车绕着陡峭的山壁向谷地走,道路在施工,有一条单车道的桥通往对岸,接近澜沧江峡谷谷底时,江两岸的峭壁上,用木头支起的一块块盐田,层层叠叠,十分壮观。
澜沧江虽长,却只有地处中游的盐井地带多卤水可以晒盐,盐井一带有盐泉几十处。更为神奇的是,同一条江,这一岸产白盐,过了江,那一岸产红盐。
下盐井村主要是纳西族人,他们住藏式民居,喝酥油茶,吃糌粑,说带着纳西口音的藏语,信仰藏传佛教,如果不是@次里尼玛 介绍,恐怕很难猜到他们是纳西族。
相传在吐蕃统治藏区时期,盐比金子还贵,格萨尔王和纳西王争夺食盐发生了交战,读了格萨尔史诗中的《姜岭之战》,描述姜国(纳西)王与岭国之王格萨尔之间的战争,应该就发生在这里。
估计现在的这些纳西人是当年交战或者驻守兵士的后裔,他们一直到现在还都保留着最古老、最原始、世界上独有的晒盐制盐术。
澜沧江两岸,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又名红盐。江东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一处一处的,但产的盐却是纯白色,称为白盐。红盐产量高,价格低,年产盐达数百万斤。白盐多在江东高地筑田晒得,量少,略贵。红盐和白盐的颜色大概与土质有关。
过了江是下盐井的红盐区,顺着盐田之间的小道下坡,盐水井就挖在江边的河床上。这儿的盐水井有的深近10米,盐农用木桶将卤水背到自家盐池,再从盐池将卤水分送到自家制的木架盐棚上。
再经过经3到5天盐水的自然蒸发、日头的暴晒和江风的吹拂,析出盐分,结晶出白色的盐粒,即为“藏巴盐”了。
每次盐田灌满卤水,两三天就能在每块盐田上收获结晶盐10来公斤。
盐井人最怕阴雨连天,日照不足,出盐慢。每年6一9月的雨季,涨水的澜沧江会将部分盐田淹没,但随着秋风送爽,便又到了晒盐的好季节。
每一次收盐后,都要将盐田重新修整一下,把不透水的红粘土层再夯实一番。
背卤水、晒盐、收装,盐田的活大都是女人们在干,纳西和藏族妇女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历来如此。
用圆木柱支撑起的盐棚,经年累月的使用后,盐水渗透过木料, 在下面垂挂下一条条晶体,阳光下璀璨生辉,像挂满了冰凌花。
晒好的“藏巴盐”由马帮、骡帮跋山涉水销往滇、藏、川一带,为盐民换回日常生活所需。巴塘、理塘的人常常赶着马帮来此地驮盐,至今,当地人和周围地区的人还都喜欢食用这里的盐。
人们也习惯用红盐喂养牲畜,说是能催膘。据说母畜吃了这种盐后还容易发情,有利于牲畜的繁衍发展。
依山搭建层层的盐田气势雄伟,澜沧江汹涌澎湃,盐田倒映着山峦风云,这里就是盐井人的天地,盐民们沿着祖先的足迹,在崎岖险峻的峭壁峡谷辛勤劳作已经有1300年历史,创造着世界上独特的景观。从滇藏线出藏的朋友,不要忘记这里是西藏的最后一站,脚步停留一下。
作者:南麂土著
新浪微博:@南麂土著
微信公众号:南麂土著(nanjtz)
~~盐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