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彝族失孤姐妹,一条旧裙子迸发压抑的童年
到达小凉山的第二天(2016年11月20日)一早就给冻醒了。这里的海拔2800米,白天有太阳还好,到了夜里气温骤降到零下,外面的水会结冰,室内完全没有取暖设备,房间四处透风,冷得不行。
不仅我冷,马长英一家也早早的起来,天还不亮,全家就聚在一起烤火了。
同爷爷奶奶闲聊不知不觉天已经大亮,太阳也出来了,我拿起相机要马长英的老公带我到外面看看,我想拍摄一些村里早晨的风景图。
小杨带我往山上走,一条坡度很大的土路,我小心翼翼的攀爬着,这里海拔高,走急了都会喘,我问小杨这条路能爬多高?他说这路是往山里走的,两公里左右还有五六户人家。这里是完全不通公路的,摩托车都走不了,现在国家有搬迁计划,很多山里人都搬到山下住了,只有一些贫困户没有费用和能力,只好住在山上,进出都很困难。
我决定不拍风光了,要他带我去看看山里人家。山路不好走,我气喘吁吁,小杨不时的停下来等我,好在并不远,很快我就到了一户门口挂有“帮扶卡”的人家,推门进去。
迎面是一个小女孩,正蹲在门口的太阳底下写作业,她疑惑的看着我,小杨说他们乡非常偏僻,很少有外人来,游客就不用说了。
我们惊动了一家人,爷爷、奶奶、姐姐,还有一个小弟弟都出来了。
这是一个彝族家庭,但只有老人和孩子。其中老人的大儿子(也就是两姐妹的父亲)十年前病故,大儿媳随后不知所踪(据说已经改嫁);老人的小儿子(也就是小男孩儿的父亲)去年病故,小儿媳外出打工了。
两位老人的身体都不好,基本干不了重体力活,家里除了种地,每年享受450元的低保,除此再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两个女孩儿上学了,大的十三岁,读初一,小的十岁,读小学三年级,她们的学习都不错,都是班级的前几名。
大的女孩子住在学校,每星期回来一次,小女孩因为没有钱,每天要往返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上下学,遇到雨雪天山路湿滑,特别不好走。姐姐非常担心妹妹,等上了四年级就有晚自习,回家会很晚,据说这一带还有狼,经常咬伤放在山里的羊...
这里孩子读书一个学期的学杂费、住宿费、饭费大约六七百元。
大女孩英语和语文好,小女孩数学好。她们都爱学习,我进来就没有见小女孩放下过书,但她们的童年什么也没有,没有父母的疼爱、没有玩具的陪伴、没有图书的启智,她们是吃米糊和荞麦长大的...
两个孩子很懂事,我衣袋里只有两个棒棒糖给她们,但她们都给了弟弟,她们说平时会帮爷爷奶奶做饭、煮猪食,会去乡里替爷爷奶奶买米,凡是家里需要背进山或背出山的东西都是她们做。
两个孩子虽然懂事,但在同她们的交流中我还是感受到了她们内心的痛楚和强烈的压抑,特别是妹妹的困惑,为什么别的同学家什么都有,“有好多的玩具”,而她们什么都没有啊?
我答应给帮助她们,给她们书包、给她们文具、给她们图书、给她们洋娃娃,妹妹半信半疑“什么时候给啊”?
我给爷爷奶奶留下200元钱然后下山,我要马长英把最近爱心人士邮寄的衣物找出来,然后给这小姐妹打电话,要她们来挑衣服。
小姐俩几乎是跑着来的,看到有这么多衣服,非常高兴,几乎什么都喜欢,都要。衣服都有些大,妹妹说可以长大了穿。
姐姐挑了一件大衣非常喜欢(其实是睡衣),妹妹翻出一条白裙子就套在了身上不肯脱下。
最后小姐俩挑了一箱子衣物,拿上爱心人给老人邮寄的棉鞋,高高兴兴回去了,我送她们一直到看不见,泪水一直模糊着我的双眼。
妹妹的白裙子到家里也不肯脱,这是她人生的第一条裙子,第二天上学坚决要穿到学校去,好在裙子大,可以套在外套上,姐姐说裙子是夏天穿的,冬天不好看,但妹妹“不管”,必须穿!
这是怎样压抑的童年啊,没有父母、没有玩具,只有贫穷、眼泪和与别的孩子种种的不可比,她的压抑与委屈终于因一条旧裙子而爆发了……
我把孩子的情况发到微信“爱心圈”里,反响强烈,很多人要求资助这对姐妹,帮助这里的老人。我找到爷爷,给了他1000元钱,作为孩子这个学期的学杂费、食宿费,要十岁的小女孩马上去学校住宿。
我把老人带到乡里的超市,给他买了两床被子和一些鸡蛋,都是急需的。
看到老人拿着棉被,背着鸡蛋走在前天他孙女走过的山路上,这次我的心暖暖的。
我离开后又有爱心人托马长英给老人700元,给孩子学费,还有人邮寄了衣物和棉被,目前这对姐妹都在学校读书,情况很好。上个星期五(25号)我在马来西亚接到姐姐打来的电话,只是叫我“李叔叔”,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最后哽咽问我“你什么时候还来啊?”
小凉山我还是要去的,不仅为了这对姐妹,还有很多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我们相约来年春天,我会带着书籍、带着玩具、带着洋娃娃,再去看你们。
(小凉山系列预计写五篇,这是第二篇,下一篇是《偶遇“哭泣少女”,也是贫困的失孤女孩儿》)
作者:书影 微信shuying-916;QQ:1154429719;微信公众号“sy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