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月是藏区的雨季,从青海的年宝玉则入境川西,到色达时天色阴沉,早一天的大雨刚刚过去,天空却不透明。
这些年来了多次藏区,不知为什么偏偏这次选在雨季,难道仅仅是为了前一站年宝的花湖?这两天进入川西藏区以后,就听说过来时的茂县路段泥石流,交通堵塞,我们将要出藏区的二郎山318路段塌方,车辆不通。
好吧,就安心待在~色达(Seda)~ 吧。
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Buddhist Institute)~ ,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城东南方约20公里处的一个山谷里,随着近年来佛学院规模的扩大,观光游客的增多,各种宾馆客栈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过在佛学院中心,这样藏式的客栈还是颇具特色的。
7月的高原晚上直到9点多天都还亮着,入住后可以从容地出来逛街。佛学院有一万多名僧侣学生,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各种餐馆、超市、小卖部都有,但以售卖与佛事活动有关的物品居多。
不过,学员们的早餐酸奶,据说是藏民捐献给佛学院学生的,随意领取。
街头一位僧人在静读佛经,待他注意到我前,一直不敢打扰他。他是来自西藏林芝地区的米林县,今天要参加一个法会。林芝俺已经去过3次了,要不是那次车辆在米林的刮蹭,已经去了后藏了。彼此的些许认知,似乎多了些亲切感,拍照就显得很自然了。
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几面的山坡密密麻麻搭满了绛红色小木屋,左边大都住着“觉姆”,为女众学员,右边住着“扎巴”,为男众学员,佛学院戒律十分严格,男众女众的僧舍泾渭分明,彼此不互访。
她们的生活很艰苦,僧舍简陋,山上没有自来水,用水要到山脚下去背,但是,你会发现,“觉姆”的居室外常常会种着些花花草草,内心的爱美天性难以掩饰。
年轻的“觉姆”遇到陌生人,常常会用僧袍将自己的脸部盖起来。
下午的大经堂广场有一个学员辩经课,密密麻麻坐了几百号人。
辩经是按照明学体系的逻辑推理方式,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一对一或者一对多挑战,首先由高班的喇嘛同学人向低年级的新人喇嘛提出问题,这时新人要把头低下去,当高班的人发问时,低头回答,不可昂首。
藏传佛教辩经手势主要有击掌,滑珠,是提醒对方回答和答辩,动作夸张,击掌声音“噼啪”作响。
佛学院每年考试两次,学制一般6年,特殊学科需要学习13年。每天早课,下午课,有时还有晚课。但是据说不想学了,也可以提前离开。
这位师弟应接不暇,着急得翻书,临时抱佛脚。
可以远眺佛学院的山顶是一定要上去的,之前在各种资讯上看到五明佛学院的日出日落壮美的景象,是吸引我到色达的主因,我是个伪信仰者,更注重人文风光。
山路虽然不长,但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爬山,还是要慢慢来。上得山顶先到的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坛城”,是佛教密宗仪规进行某种祭供活动的道场,平时供人们转经和膜拜。
金色的圆筒在人们干枯的手转过之后,留下一串悠长的嘎吱嘎吱的响声,久久回荡。
突然想起我喜欢的仓央嘉措诗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过了“坛城”,是一处不错的观景点,虽然还可以往前更好的角度,但已经可以俯瞰佛学院全貌了,中间的空白部分据说是最近拆建要重新规划的,不免有些缺憾,自然形成的,不是更美吗?
一条溪流从佛学院和着僧舍蜿蜒延伸到山外,天边云彩有些诡异。
佛学院的大经堂气势恢宏,学员为藏传的红教派系,以藏族学员为主,也有不少汉地显宗学生,和少数国外来的学员,佛学院会定期发给学员少量的生活费,但住宿得自己解决,她们或租或买,于是形成了今天的僧舍规模。
高原的雨季依然没有晚霞,不过蔚蓝苍穹之下,灯光碧草之间,数千间绛红色的木屋,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几座辉煌的大殿,蔚为壮观。
夜幕降临,几条主干道灯火璀璨,满山的僧舍星星点点,宛若夜空坠落的满天星辰。
又似乎,一只只渴望真谛的眼睛。
南麂土著小贴士:
1、色达佛学院海拔4000米左右,山顶海拔4200-4300米,注意高反,行动要缓慢,切勿奔跑。
2、高原紫外线强,注意防晒,昼夜温差大,即使在7月份,晚上也要穿加绒的冲锋衣。
3、交通:川藏北线317国道,甘孜县的冲古乡和炉霍的翁达镇都可以进入色达。成都有直达色达的班车,一般是一天一发,五明佛学院离色达县城大约20公里,县城住宿条件比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