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前段时间青驿话题的一篇名为《你绝对想不到,这些城市的古代名字这么美!》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积极热议,今日便在各大门户网站看到关于“黄山首任市长响应复名徽州”的新闻。
新闻回顾:
5月28日,为黄山复名徽州疾呼18年的著名作家李辉亮相合肥一家书店,举行“为何呼吁恢复徽州地名——文化传承与今天的我们”主题讲座。讲座中,李辉表示,相比千年徽州,30年的黄山不过一瞬,主政者要有勇气将徽州重新恢复,才是对历史、对文化的真正珍爱与敬重。
如此呼吁得到了作为黄山市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年逾七旬的黄山市首任市长崔之康的积极响应,并在现场讲述了1987年11月在在全国撤地改市大潮中将徽州改名为黄山。此举被视为强化黄山旅游品牌,发展安徽旅游,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崔之康表示:“当年改名时,确实没有考虑到文化传承的问题。考虑到文化的正本清源,现在是改回来的时候了。我们必须下决心改过来,而且越早越好。”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说起徽州自然就会想到“徽”文化。徽州是历史地名,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作为安徽的名片,享誉世界,已经作为知名旅游景点为世人所熟悉,“黄山四绝”,成为黄山的特色,为人们津津乐道。
到底是“黄山”名气大,还是“徽州”历史久远?这是一场关乎旅游经济和历史文化之间的PK。
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与其定名早、沿袭久息息相关。
早在秦汉时期设郡,北宋时期正式建徽州府治,已有长达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的徽州府大名鼎鼎,这里诞生了和藏文化、敦煌文化并称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青驿网友写过的徽州系列游记,让人看了如痴如醉。
从地级市的取名看,“黄山”是自然资源,“徽州”是文化资源。在许多人看来,以自然资源覆盖文化资源,是对徽州近千年积淀的文化的不尊重。将“黄山”改为“徽州”,体现了文化的回归与认可。
黄山复名“徽州”,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1950年,襄阳和樊城组建襄樊市。1983年襄阳地区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地级襄樊市。
据报道,民意调查显示,90%以上民众赞同更名襄阳。发展方面也有考虑。据报道,由于在对外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遭遇到被误听成“湘潭”的尴尬,加上襄阳曾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最终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襄樊改名襄阳。
当然,这一更名的成本不菲。据报道,修改各种地图、公章、证件、招牌等产生的行政成本至少达1亿元。
地名又不同于商标,不能随心所欲,随意改动。徽州改成黄山,现又提出改回徽州,这一改牵一发动全身,招牌要改,公章证件要改,地图的重印,带有黄山字样的印刷品等都要废弃重印····
黄山复名,既无法律依据、又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花费巨款资金,还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一举多失,还有复名的必要吗?
究竟能恢复什么?又能增加出多少回忆?
诚然,徽州比起黄山的叫法更具内涵,文化底蕴更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的徽州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早已物是人非,改天换地。除了一些遗迹还在,几乎面目全非,更何况已改名黄山,沿用至今也已30年,实在没有多大的必要再改回。
传承文化,尊重历史固然重要,但未必改地点就是尊重,就是传承。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徽州是他们的根,是他们回家的路,可是对于我们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徽州改名黄山近30年,这30年来又何尝不是哺育了很多年轻人,对他们来说黄山又何尝不是他们的根,不是他们回家的路呢。
承载文化信息并非须刻意去追求,改动地名也只是形式,而刻意的恢复所需的成本与实际效果难成正比,与其这样,还不如将改名的钱用在文化发展上,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此种实打实的文化实惠远比改个名字强。
后记:
徽州也好,黄山也罢,不过一个名称而已,重要的是保护好当地的特色文化,维护好历史故迹,将历史文化进行传承,突出现代文化气息,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人感召人,使其更为有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才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