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5 吴哥小圈 高棉微笑,倾情吴哥】
实际游览路线如下:小吴哥(Angkorwat)等待日出-巴戎寺(Baycn)-空中宫殿(Phimeanakas)-斗象台(Terrace of Elephant)-周萨神庙(Chau Say Thevoda)-茶胶寺(Takeo)-塔布笼寺(Ta Prohm)-小吴哥(Angkor wat)
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建筑,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与埃及金字塔、中国万里长城、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千佛坛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观。
五座形如玉米又如莲花花蕾的宝塔,象征着高棉民族的骄傲,郑重镶嵌在国旗上成为柬埔寨的标志,无数人为之倾倒,不远千万里跋涉,只为一睹其容颜,吴哥窟日出仿佛是一场每天上映,雷打不动的仪式,早上五点开始,突突车载着虔诚的游客,在密林中穿行。
日出,是个碰运气的活,遗憾的,守着夜色晨曦一小时之久,还是没能看到那副事先已像镌刻在脑海中的日出宝塔的画面。
拥挤在池塘边,拿着长枪大炮精心守候的游客们,脸上不免露出失望与疲惫之色。
PS:吴哥窟前的一方水塘,是热门拍摄地点,可以拍出吴哥窟的清晰倒影
吃着宾馆打包的早点,虽然只是简单的三明治,因为后面的吴哥背景,我要说这是我最奢华的早饭之一
下午时分,又去了次吴哥窟,当你走进,会发现它并不是中文翻译中的“石窟”,Angkor
Wat,意思是圣洁的如城市般的寺庙,它宛如一座浩大的城池,凌驾于一片浩瀚的护城河水域之上。
吴哥窟前的护城河,湖面波澜不兴
一年四季,游客们皆趋之若鹜
按照古代柬埔寨婆罗门教的观念,国外死后都要被当做神来供奉,吴哥王朝历代君王生前都要为自己修建一座陵墓,被称为“山庙”。
长长的回廊,光阴流转
吴哥窟内,这样精细的浮雕随处可见,俯拾即是。
寺内的僧侣
它的建筑精美令世人望之兴叹,它繁华了百年之久,让先后曾经到访的元代使者周达观,航海家汪大渊无不为之惊叹,留有“裹金石桥四十余丈,富贵真腊”的文字感慨,然而,这座伟大的建筑却于15世纪初突然人去城空,此后的几个世纪里,森林逐渐覆盖漫无人烟的吴哥,吴哥变成了树木和杂草丛生的林莽荒原,连柬埔寨当地的居民也一无所知,直到19世纪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来此漫游探险,才在原始森林中发现这座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
这位伟大的学者后来长眠在东南亚,用生命写成了一部旅行日记,书中如此说道: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
自此,揭开了吴哥的神秘面纱,世人终于开始关注吴哥的壮美景象。
游客们会打趣拍一张这样的摘“玉米粒”的照片
与年轻的僧侣于吴哥寺前合影
未能等到日落,可终于目睹了这众神汇聚的庙宇,已然满足。
前往巴戎寺的路上,城门前同样有“搅拌乳海”的雕塑,比之圣剑寺,阿修罗的头像较为完整,没有的,也被手工修复。
巴戎寺前,突突车司机替我们拍的合影
巴戎寺坐落在整个吴哥通王城的中心,建于12世纪末,它的建造者阇耶跋摩七世将吴哥最后一座伟大的神庙,献给了佛。
步入其中,数不清有多少座佛塔,每座塔的四面都刻有不同笑容的佛像,无论身处任何一个角落,抬头,都会发现有一双微笑的面孔,注视着你,安静祥和,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
佛像眼睛微闭,厚厚的嘴唇在嘴角形成浅浅的笑意,静观自在,安详中带有几分神秘,据说是其原型是建造者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若是,则充分说明了这位伟大君主的野心,将自己的神性刻于佛像之中,环视四方,审视着整个国家,世世代代。
有人说我们的脸孔有些像哦,面部肥满有福气嘛
可以拍一张这样鼻子对鼻子的笑脸照
这位伟大的君主,也是吴哥最后一个具有神性的国王,他死后,王朝加速衰败,不仅经济崩溃,原本由对王权和国王崇拜所激发的艺术亦开始衰落,雄霸东南亚长达五个世纪的吴哥王朝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如果说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着迷,那么高棉的微笑则让人内心震撼后重获宁静
驻足凝视长久不愿离去,生活在吴哥的人们,他们抬头就能与之相遇,他们大多性格温和,随遇而安,也许就是在朝夕间,人们领悟了这笑中的禅意。
巴戎寺内有盛装的当地人,与他们合影需要付1美金。
天然的相框,留住这一年,这一刻的美好与高棉的微笑
空中宫殿(Phimeanakas)
空中宫殿(Phimeanakas)是真腊国王罗因陀罗跋摩二世建造的湿婆庙,后由苏利耶跋摩一世改建成须弥山式的印度教寺庙,建成时间早于吴哥寺,可以说是吴哥寺的前身,包含著吴哥窟建筑艺术中的几项重要原素:须弥山,中心宝塔,画廊,门阁。
它是通王城内最高的建筑,视野很好,顶上有回廊
需要说明的是进空中宫殿衣服不能暴露,不能裸露大腿,我当时由于穿了及膝的裙子,被检票人员拦下,未能上去
空中宫殿内的浮雕
~斗象台(Terrace of the Elephants)~
斗象台是当时举行庆典仪式的地方,也是国王的阅礼台,如今依然耸立
巨像石雕上描绘的是当时斗象打猎的场景
游客们可骑大象参观
周萨神庙(Chau Say Thevoda)
周萨神庙建于公元12世纪初期,“Say””是一个高棉人的名,而“Chau”一词是印度“王”,“Tevoda”一词是印度语“神仙“,整个名称的意思应是“Say王的神”,而Say王具体是谁,无人知晓。
虽然周萨神庙规模不大,但维修项目众多,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也参与了周萨神庙的维修。
拍不厌的门廊,窗棂
茶胶寺(Takeo)
茶胶寺建于11世纪初,是印度教庙宇,供奉湿婆,原本是闍耶跋摩五世为自己兴建的葬庙,却不知何种原因未完成。
中国正负责茶胶寺的修复,看到熟悉的脚手架和中文字
通往圣殿的石阶陡峭无比,需要手脚并用,登上顶端,可以俯瞰四周一片绿色,吴哥通王城之貌,尽收眼底。
台阶上,欣赏风景的女游客
午餐一如既往的简单,炒菜号称是中国风味,却只学了皮毛,未能体会精髓
饭后,躺在店家凉亭的吊床里,树荫下,凉风吹,真想睡个午觉。
塔布笼寺也是由阇耶跋摩七世所建造,信奉佛教。
一部《古墓丽影》让不少人为吴哥古迹而着迷,印象最深的是被古树缠身的塔布笼寺,我亦期待着,能有一天能追随电影中劳拉的足迹,穿梭于被参天大树覆盖缠绕的古老而神秘的庙宇之中。
很多看过电影,没来过柬埔寨的,一提起吴哥就联想起下幅图中的场景
这树有多高,特地拍了一个对比,我站在其下,宛如小人国的小人仰望参天巨人
电影带来的宣传效应,使塔布笼寺知名度甚高,已成为和小吴哥、巴戎寺齐名的三大景点之一。
八百多年风风雨雨,巨树在庙宇的间隙中肆意生长,盘根错节,紧紧缠绕在庙宇的石墙与回廊,密密麻麻攀附在梁柱与门窗之上,无处不在。
你可以说它是寺庙的破坏者,原本齐整的寺庙开始分崩离析,但它同时亦是古寺的陪伴与见证者,与古寺荣辱与共,直至与其几乎浑然一体,像是一场纠缠了千年的爱恋,如今变得谁也离不开谁。
坍塌的寺庙
细致不乏精美的雕刻
紧紧抓住你,不松手,不放开,一场千年爱恋
这种巨树在当地被称为蛇树,巨蟒一般攀附,树根古怪嶙峋
像是一扇穿越之门
离开塔布笼寺,暹粒街头,满树绽放,灿烂如火
晚上在妈妈家吃了个晚饭,清淡的鱼汤配白米饭
差不多八点,坐上了暹粒开往西哈努克的大巴,买的是可以睡觉的Hotel Bus,16美金/人,车内几乎是一水的欧美背包客,第一次坐Hotel Bus的我,竟有点小兴奋,人生就此多了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