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9(5月7日,周四)土耳其不土
时代更迭的烙印~ 在漫长的历史中,伊斯坦布尔曾经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奥斯曼帝国与土耳其共和国建国初期的首都,地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两岸,分别为欧洲部分(色雷斯)和亚洲部分(安纳托利亚),而欧洲部分又由天然港口金角湾分为南部的旧城和北部的新城,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两个大洲的大都市,也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全国的经济、贸易、金融、新闻、文化、交通中心。
今日行程 :
苏丹阿赫迈特广场 >>> 蓝色清真寺 >>>圣索菲亚大教堂 >>> 地下水宫 >>> 托普卡帕宫
世界闻名的蓝色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最优秀的建筑师锡南 ( Sinan ) 的得意弟子Mehmet Aga的作品,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建于苏丹艾哈迈德一世统治时的1609年至1616年。清真寺内部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外部周围矗立着六根尖塔 。建造蓝色清真寺的过程中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历经数次地震却从未未坍塌。蓝色清真寺( Blue Mosque )其实得名于伊兹尼蓝磁砖的光彩,它真正的名称是素檀何密特清真寺( Sultanahmet Camii ),曾经是伊斯坦布尔旧市街的中心。
走过门框均由大理石铺成的三道门,便进到内庭,里面粉红砾石、大理石或斑岩的大石柱之间以拱门相连接,拱顶着30个圆顶。用于洗礼的喷水池占据了内庭的中心,四周是6根大理石石柱。中央圆顶通过角穹靠在4个突出的拱上,角穹则依次倚托在4个直径1.6米的、巨大的、圆型的、有凹槽的角柱上,4个半圆顶各占中央圆顶的一方,各个角边的小圆顶则构成了清真寺的底座。苏丹的画廊在左边角处,旁有阿赫迈特一世的忏悔室。
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很多,几乎每走到一处就会看到一个,外观看起来也都很相似,但在我而言蓝色清真寺就是有种说不出的大气、神圣,是这座城市里让人安心的建筑,好像因着它的存在,这里的人热情、友善、过的气定神闲。
蓝色清真寺正中放着一处模型
蓝色清真寺的尖塔,高43公尺,而且硬是比一般的清真寺多了两根;据说只有回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盖六根尖塔,蓝色清真寺在兴建时,建筑师听到素檀何密一世“黄金的”的命令,没想到“黄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结果蓝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寺院共有8个入口,分布于宽阔的院子的三个方位,使人们从其中的任一个方位都可以进入。
“宣礼塔”在伊斯兰世界里是专门用作宣礼或确定斋戒月起讫日期,观察新月,因此它是清真寺建筑的装饰艺术和标志之一。伊斯兰世界的宣礼塔,风格各异,造型多样,塔内有螺旋阶梯,可拾级而上,有的塔在高层建有连环的拱廊和嘹望阳台,大多用石料和砖砌成,色泽多彩。塔的布局多样,有的建在寺墙内四角,有的建在大门两侧,有的与礼拜大殿浑然一体,高矮参差。
蓝色清真寺正中最大的圆顶直径达27.5公尺,另外还有4个较小的圆顶和30个更小的圆顶,充分展现了伊斯兰教几何对称的审美
蓝色清真寺的“美色”有四大看点:
第一是光线
透过260个小窗射进来的自然光,溶入昏黄的玻璃灯光,幻光明舞,迷离的色彩使得大厅里的光线显得格外柔和、静谧。
第二是伊兹尼蓝瓷砖,整座蓝色清真寺装饰着21,043片伊兹尼蓝瓷砖。
这些以白色为底的蓝彩釉贴瓷刻着及其丰富的花纹和图案 ,复杂的纹饰异于圣彼得大教堂的华丽,由于伊斯兰教正统派严禁偶像崇拜,反对把具象化的人物、动物等生命体作为礼拜的对象来描绘,因此以几何图形为基础的抽象化曲线纹样,就成了伊斯兰装饰艺术的突出特征。阿拉伯纹样善于吸取东西方装饰艺术的精华,尤其发扬了西洋棕叶卷草纹的曲线风格和萨珊王朝(226~651)波斯纹样的象征性,在伊斯兰教宗教气氛的长期熏陶下,终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相传烧制这些瓷砖的工匠是从波斯招募过来的。
第三是地毯。
寺内铺满了的伊索匹亚的朝贡的地毯。 在奥斯曼时期, 能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身份的,不是什么金光耀眼的黄金首饰,也不是什么金丝玉帛,而是精美却不乏朴实的手工地毯。这看似不起眼的地毯却凝聚了土耳其艺术文化的精髓。它既继承了土耳其的古老传统,又吸收了民间艺术的精华,是土耳其民间艺术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土耳其编织地毯的最大特点就是著名的编织方法“双结法”,平整而牢靠,用这个方法编织出来的地毯更加的,同时也更耐用。
编织地毯的纯羊毛线是用手指搓成的,染料取自野生植物根的汁液,色彩自然,经久不衰。图案取自菱形等几何图形以及自然界万物,构思极富想象力,图案大气,花纹独特,装饰效果更佳。在土耳其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内可以看到来自14世纪以后的土耳其编织地毯,它们做工精细、色彩艳丽,不含任何化学成分的染色,纯天然的原材料和纯手工的传统技艺,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是现代地毯所不能比拟的。
第四是阿拉伯书写艺术。
支撑大圆顶的4根大柱直径5公尺,槽纹明显,柱头的蓝底金字阿拉伯文,和挂在柱身的黑底金字阿拉伯文,真得都像艺术花纹。清真寺内有4支直径5公尺的大圆柱,柱顶悬挂著大圆盘,圆盘上有蓝底金字阿拉伯文,分别书写了四位回教先知的圣名。柱身上则以黑底金字阿拉伯文做装饰,充分展现了回教的书法艺术。由于回教禁止偶像崇拜,不可描绘人的形体,通常以日月星辰等图案做装饰,同时也发展出把文字用押花图型表现的书写艺术,在回教建筑上常常可以看到这种利用阿拉伯文字来做装饰图形的情况。
蓝色清真寺散发着独特的美感,相较于罗马天主教堂的华丽,更多了一分素雅与幽静
城市的座椅都这么性感
圣索菲亚大教堂与蓝色清真寺非常近,隔街对望。前者的外观锋芒毕露,让所有人都震撼,走进去却觉得很平静、亲切;后者外观看起来要低调的多,起初我都不相信这个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但是走进去之后却无比震撼,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称得起“宏伟”2个字的建筑。总之,都绝对值得一看
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上帝智慧。其拉丁语名称则为Sancta Sophia,希腊语全名是“Ναός τῆς Ἁγίας τοῦ Θεοῦ Σοφίας”,解作“上帝圣智教堂”,教堂供奉的是耶稣。圣索菲亚大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亚而建,始建于公元325年,后受损于战乱,公元537年查士丁尼皇帝为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进行重建,它作为基督教的宫廷教堂,持续了9个世纪。
公元7世纪之后,阿拉伯半岛上出现新兴势力伊斯兰文明,接着十字军东征来到君士坦丁堡,但此时统治者已无力阻止联军与战争对城市的蹂躏。接着是土耳其人登场,东罗马帝国正式宣告结束。
公元1453年6月,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攻入了君士坦丁堡,他下令将教堂内所有拜占庭的壁画全部用灰浆遮盖住,所有基督教雕像也被搬出,并将大教堂改为阿雅索菲亚清真寺,还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尖塔。
1935年,第一任土耳其总统及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将圣索菲亚大教堂变为博物馆。地毯被移走,覆盖在镶嵌画上的石膏由专家煞费苦心地擦去,地面饰品得以展示。成为博物馆之后的圣索菲亚教堂被改名为阿亚索菲拉博物馆,实际上该博物馆的展品主要就是建筑物自身以及其中的镶嵌画艺术品。
一群欢乐的孩子们再向我们招手
皇室之门的东南侧走廊有上“哭泣的脸”,相传,如果你把手指伸进小洞里360度转上一圈,再拿出来时手指变湿了,那你所有的病痛都会不治而愈。这个倒是跟地下水宫的哭泣之柱异曲同工了。
上图为著名的女皇佐伊(Zoe,1028-1050年在位)的镶嵌肖像画,非常有意思的是她前后共有三任丈夫,每换一个丈夫,她就把这里的肖像画也换一次。不过由于最后一个丈夫君士坦丁九世活得比她长,所以其画像就得以保存了下来。马赛克出自11世纪。
马赛克上的基督神像身穿深蓝色长袍(拜占庭艺术的习惯),他坐在金色背景的中央位置,以右手祝颂的同时左手拿着圣经,在他头项的两侧分别写有「IC」及「XC」,意指“耶稣基督”。身穿礼服的君士坦丁九世和佐伊女皇分别在耶稣的左右侧。君士坦丁九世呈上钱包,象征着他对教堂的奉献;佐伊女皇手持卷轴,象征着她作出的奉献。君士坦丁九世头上的文字写道:“君士坦丁,上帝基督虔诚的皇帝,罗马帝王,蒙那马裘斯”。佐伊女皇头上的文字写道:“佐伊,非常虔诚的奥斯古塔”。他们原来的头部已被刮去,现在那三个是后来替换上的。
在教堂内部墙上悬挂着6个直径约10米以阿拉伯文字为主的大圆盘,金字绿底的大奖章(medallions)是书法大师Mustafa Izzet Efendi 的杰作,阿拉伯文字书写着:真主安拉、穆罕默德以及早期著名的哈里发阿里(Ali)和阿布巴卡尔(Abu Bakr)的名字。从穹顶上垂下一根钢缆,吊起一个直径约40米的大圆圈,上面挂满了灯泡,离地约3米左右,作为寺内穆斯林们祈祷作功课的主要照明。
在穹顶的圣母像旁边有加百列和米迦勒两大天使守护着,向教徒们描绘了天国幸福、安详而和平的景象。2009年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修复人员在教堂的穹顶上,意外地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马赛克天使头像,经确认是拜占庭时期的作品。右上方的天使脸就是在2009年被发现的,原先被金属和石膏覆盖着,经过556后年才重见天日,其余三个仍然被金属罩覆盖着还没有打开。
镶嵌画(Mosaics)是拜占庭时期教堂的主要装饰风格。拜占庭镶嵌画艺术是用有色(大理石)石子、陶片、珐琅或有色玻璃小方块等,嵌成的图画,用以装饰建筑物天花板、墙壁和地面。色彩鲜明璀璨是它的最大特点,且多以表现宗教故事为主。
上图为《最后的审判》被用来表示结束了57年罗马天主教的统治,回归正教信仰。三圣像马赛克因人物面目柔和,神情和善及其格调而被广认为圣索菲亚大教堂最精良的马赛克。该马赛克的风格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的意大利画家近似。马赛克上圣母玛利亚及施洗者圣约翰的面部轮廓只露出四分之三,他们祈求基督神像能在最后的审判怜悯人类。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圆顶底部摆设了40个窗户。由于圆顶的形状像扇贝壳或伞的内部,伞骨由伞的顶端延伸至底部。这些“伞骨”使圆顶的重量在各个窗户之间流向穹隅,最终抵达根部。圣索菲亚大教堂闻名于其营造的神秘光线效果充斥在正厅各处,使圆顶看起来悬浮在正厅之上。这大概是这些独特的设计使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近古时代最先进的纪念建筑物。
该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的代表作,它的突出成就在于创造了以帆拱上的穹顶为中心的复杂拱券结构平衡体系。教堂主体为长形,内壁全用彩色大理石砖和五彩斑斓的马赛克镶嵌画装点铺砌。这是世界上唯一由神庙改建为教堂、并由教堂改为清真寺的建筑。站在教堂里,最强烈的感受是空旷,高不可攀的穹顶和气势恢弘的大理石柱子带给你一种强烈的震撼,从四周窗户透进来的自然光线给幽暗的教堂营造了迷幻的宗教气氛。
在伊斯坦布尔城中,地下宫殿为数众多,但耶莱巴坦地下水宫是其中规模最大的。整座水宫长140米、宽70米,336根高9米的粗大科林斯式石柱支撑着巨大的砖制拱顶,据说这些石柱均是从安塔托利亚地区的神殿中搬运过来的。
【伊斯坦布尔地下水宫 Basilica Cistern 】
开放时间:
4-9月9:00-18:30; 10-3月19:00-17:30
门票:
成人25里拉 ( 无学生票 )
地下水宫的入口与圣索菲亚大教堂一条马路之隔,在街心花园的一角。它的历史要追溯到公元六世纪,据史料记载,地下水宫是公元542年朱斯提尼安大帝动用七千名奴隶在教堂废墟上建成的,一方面为的是保证宫廷用水供给,另一方面是防止敌人围困,有备无患。这座地下水池可储十万吨水,如果蓄满了水,据说可供当时全城人喝一个月。到了奥斯曼帝国时期,水宫被废置,直至十六世纪中期,荷兰人无意发现了它,才使其重见天日。336根巨大石柱构建的巨大宫殿里,那悠长旷远的音乐配合着滴水潺潺,仿佛步入了另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
镇殿之宝除了两根“美杜莎头像”的石柱外,另一根就是传说中被称为“哭泣之柱”的石柱。其实是柱身上有树纹及孔雀眼的纹路,这种柱子很可能是罗马帝国时代,自伊斯坦堡倍亚济区(Beyazit)的一处集会广场(Forum)取来的。有史料记载,是为了纪念当时修建圣索菲亚大教堂惨死的数百名奴隶。石柱下的水池中被游人当作许愿池而抛满了硬币。据说只要将你的拇指伸入洞中然后能完整的旋转一周就能实现愿望,并带来好运。
地下水宫内的池水清澈见底,众多的鱼在水中游走,有些真的是大块头儿,是为了向我们证明水质优秀吗?
水宫之所以充满神秘色彩,还因为这里囚禁着邪恶的神灵—蛇发女妖美杜莎,在希腊神话中,凡人只要与她对视,便会化作石像。在水宫的尽头,两个巨大的石柱下面压着女妖的头像。一个正脸朝下,另一个则侧脸向下。头像为何如此放置?至今仍无人知晓正确答案。有些人说这是为了镇池,以防止有不好的生灵侵犯这里的环境;但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因为有两根石柱短了一截,用雕刻了美杜莎头像的石块垫上而已。这样简单而随意的举动却又不太符合这一庞大宫殿的设计,不过正因这个千年未解之谜,才让此处声名在外,更加耐人寻味。
【托普卡比故宫 (Topkapı Sarayı, The Topkapi Palace, 老皇宫) 】
开放时间:
周二休息
夏季 9:00-19:00;冬季9:00-17:00;
夏季(后宫) 9:00-17:30;冬季(后宫) 9:00-16:30
门票:
王宫门票25里拉,后宫门票15里拉,语音导游15里拉
托普卡比宫,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昔日举行国家仪式及皇室娱乐的场所,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将这座王宫改为博物馆。
托普卡比故宫坐落于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的海角,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东侧,可以俯瞰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围绕整座宫殿的城墙、靠近陆地一侧的大门和最初的一些建筑都是在1451年到1481年穆罕默德二世期间建造的。 后来在几个世纪里继续增加了一些新建筑群 。托普卡比宫是一个博大的综合体:各式低矮的建筑环绕庭院,以回廊及通道互相连结。庭院内散布着树木、花园及水池。
整个皇宫的房间基本都开放,有些直接布置成了故宫器物的展厅:瓷器馆、土耳其国宝馆、历代苏丹服饰馆、古代刺绣馆、古代武器馆、古代钟表馆、圣物馆等,还有一座图书馆及书法展览室。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有时还需要排个小小的队。
由于大家多感到很疲惫,没有进入王宫内部看,只在王宫第一道门外参观并在草坪周边休息,接地气
台湾系列
(台湾~最美の时光让我在路上遇到你)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就此开始,多影像画面、全方位解读海的那一边(第一季):
http://www.iqingyi.com/post/14202151544815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