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中国》这本书,缘于偶然间看到某网红公知的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的推荐。这本书是七八十年前写的,费老在编著这本书时,所处的世间百态用现在的眼光看来早已事过境迁、物是人非。而且,这本书偏重于一些学术性的探讨,许多文字、许多词语、许多句子阅读起来还是有些晦涩难懂,也有些枯燥乏味。尽管如此,生于乡土社会、长于乡土社会、长期服务于乡土社会的我,拜读起来也不时会感到非常的亲切。
正是因为“家”这个概念的外延的边界不确定,所以才有了人们口中“爱厂如家”“爱校如家”“四海为家”“四海一家”诸如此类的众多说法。“家”的概念外延的不确定性,说明家在社会生活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并不是最重要的。这种状况,可能跟国人爱面子的传统思想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家是“避风港”,家是“安乐窝”,与此同时,家也是“出气筒”“受气包”。所以,便有了不知多少代祖宗流传下来的家训“家丑不可外扬”。
攀关系,讲交情,最终的目的是共享彼此可以支配的资源。拥有资源支配权之后,通过支配手中的资源,便可换取更多的物质利益和更充分的精神享受,便可攀上更多的关系,便可接纳更多的交情,随之迎来更多的资源支配权力,反复循环,周而复始。关系的变动,交情的延伸,必然会带来资源的流动,社会生活和社会文明也会随着资源的流动不断的改善提升和发展进步。
攀不攀你的关系,跟不跟你讲交情,与你关系好不好,跟你交情深不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势力范围有多大。所以,便有了“近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和“酒香不怕巷子深”等等这些于势单力薄、贫困潦倒的家庭而言伤害性和侮辱性均不亚于杀人诛心的警世名言。
东方人信仰的佛教也好,儒学也罢,都是教人刀刃向内的,先把自己往死里整向苦里弄,把自己弄苦了弄死了,以求往生来世的福寿康宁。这不扯淡吗?西方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可不是这样,你觉得做错了什么事时,在神父面前这么一忏悔,神父伸出手在胸前比画一个十字架,往你头顶上一摸嗦,说了句“下不为例”后,就让你如释重负、轻装前行。这也是扯淡。同样是扯淡,同样是痛,而不同的是,一个扯自己的蛋,痛在自己身上。另一个扯别人的他的蛋,痛在别人身上。
游牧民族逐草而居,居无定所,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成为那个地方动物群落眼中的掠夺者,就会遭到反抗。所以,他们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去侵略、攻击或抵抗危及生存的共同敌人。农耕民族依山傍水而居,世代相传,他们没有动物群落这种共同的敌人,所以,他们较少需要团结一致去共同面对侵袭,更多的时候是同一部落里互为敌对,是小团体之间为争夺生存资源而起的小范围的小纷争、小冲突。
从生物的本性来说,生存的终极目的就是繁衍自己的种族,使自己所属物种的基因能够传承,让自己的种族和种群数量不断扩大,对世界资源的利用拥有更多的支配权。物种之间、种群之间、个体之间的生存竞争,争的是占有欲、控制欲的满足。有性繁殖的物种包括人类,其个体之间竞争的首要目标,就是更多地、更长久地拥有与异性的交配权。
法治社会是否文明,要看制定法律的人、制定出来的法律以及执行法律的人是否文明。所以,社会不论是人治还是法治,其文明和谐的程度最终都由社会成员——人的综合素养来决定。社会文明程度如何,与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必须通过治理保持发展进步的速度和运行秩序的稳定,治理的手段必须依据人们言行举止的多样性和人们认知水平的参差不齐而作出适当的选择和调整。所以,我们现代社会也必须在崇尚法治的同时,充分尊重和弘扬礼治,讲究合情、合理、合法。
古代人讲的礼,是指礼仪,侧重仪式,是通过一整套规整的程序来教育、感化、约束人们的行为,让人们的行为无限地接近规范。而现代人口中的礼,是指礼貌,侧重形式,没有那么庄严肃穆的仪式,没有那么固定刻板的流程,更多的是花拳绣腿式的“表面文章”或“表面功夫”。
绝大多数的掌权者都不是圣人,很难判断他们当初争取权力的动机是受荣誉性还是经济性的利益驱动。所以,仅仅给掌权者予以荣誉性利益的回报是远远不够的。除了精神鼓励之外,还必须给予掌权者适当的物质奖励,让他们的私欲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适当消减他们的权力“饥饿感”。而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觉得先前和今后对拥有权力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是必须珍惜的,让他们打心底里产生对自己手中掌握着的权力的敬畏,让他们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和“小心行得万年船”这些古训的哲理,告诫他们谨言慎行,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所谓统治,顾名思义,就是统得了就统,统不了就治,先统后治。这与我们的传统思想及传统经验非常吻合,我们的前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是讲先礼后兵。观点不同,意见不一,大家可以先坐下来,按照先幼后长的顺序,各自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由作为第三者的有名望、有威信、处事相对公道的长者做裁判,希望在这种富有仪式感的讨论中唤醒争论双方对公序良俗和仁义道德的敬畏,从而顾全大局、相互谦让、缓和矛盾、平息事态、形成共识、促进和谐。实在难以化解的,由讨论变成争吵,继而引发肢体冲突,最后用拳脚功夫一决高下。
权力是为维持团体、组织和社会的正常运行秩序而产生的。权力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会给某些与正常运行节奏不合拍的人形成压力,让他们感到威胁、郁闷甚至愤怒。在权力的阴影下生存,必定会产生虚伪、欺瞒、投机取巧、尔虞我诈等表里不一的行为。长此以往,人的多面性和社会的复杂性便会让世界变得阴暗浑浊。要摆脱权力的束缚和欺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努力争取成为权力的支配者。
Arphone
2025-03-06 18: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