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凌志 2015-12-10 16:17:11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沙巴镇的街像一条河,顺山势七弯八拐地一路往下流,弯来,拐去,拐去又弯来,像蛇,又细又长;街道又像小女人的心肠,虽然小心窄肝,却把街上的设置算计得还算周全。街上分布着邮电所、杂货铺、菜市场、旅馆、教堂、咖啡屋、餐馆。。。还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沙巴小镇并不富足,因为在这里并没有什么高大建筑物,也没有任何工厂和企业,但是这里空气洁净,民风淳朴,人们生活得很自在。


沙巴的房屋非常漂亮,建筑奇特,拱形门楼、罗马柱、阳台上的落地门窗、以及哥特式的尖顶比比皆是。这些浓缩了欧陆经典特色的建筑,与满街上缠着深蓝色头布的黑苗人、戴着红色头饰的红瑶人等山民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堪称一绝。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镇上的建筑都是欧洲式砖瓦楼,它们都具备着典型欧洲风格那种鲜艳的颜色和特殊的棱角,墙壁多为黄色,屋顶多为红色,色彩都十分艳丽,有人认为这样的搭配和越南的国旗颜色有着深刻的联系。总之,这里与越南闷热、潮湿和灰蒙蒙的其它城市相比较,沙巴给人一种完全异样的感觉。


一幢幢黄墙红瓦的法式小楼或建在山坡上,或排列在主要街道,似乎还在炫耀着当年法国占领者的傲气。现在的居民们也学着法式风格建房,却盖得不伦不类,没有脱离越南人“细细长长”的风格。来时,在车上导游曾向我们介绍说,越南的特点就是“细细长长”,也就是国家的地形、公路、房屋和人皆如此。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令人奇怪的是咖啡店生意很清淡,平时爱喝咖啡的欧美人很少进来光顾,只见他们在街上不停地进出一些艺术品和古玩店。他们好像是想从那里寻觅到他们的殖民者先辈遗留下来古物去做纪念吧。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沙巴城里最繁华的街道叫云桥街,黑苗女追逐着游客叫卖各种各样的旅游品是街头的一大景观。黑苗人、红瑶人穿着各自民族的传统衣服,掛着大大的耳环,推销她们编织的手工艺品。黑苗人无论小女孩还是老太婆,大概因为长期的推销生活,以及生活在多語的环境里,所以都能用流利英語或汉语和游客讨价还价,而且苗人的英語发音比京族人的好听得多。导游告诉我们说,在这里,由于各种游客的需要,多数沙巴的家庭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河内去学习语言,然后回来当导游或翻译赚钱。


现在,游客们到了这里不会因为语言障碍而发愁,因为有的商店和服务行业还专门请了翻译来为他们工作。于是无论是说英语、法语、日语还是什么样语言的游客到了沙巴,都会欣喜地发现有人可以和你对话。这些都是游客们对沙巴有着好的印象的原因之一,当然在沙巴最流行的语言还是英语,似乎每一个沙巴人都能说上几句。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常常看到一群黑衣裙的黑苗女人蜂拥而来,“哈罗、哈罗”地缠住游客,向游客兜售她们的织绣品,乞求的神色带着憨笑。这里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赚钱方式,尤其黑苗女人更是发挥了自己民族刺绣的特长,把大量的手工成品摆在街上卖,甚至见到游客就迎上去,把东西往别人的手心里塞,手腕上戴,让你不好意思不买上一点。不过,黑苗女的手工刺绣的确吸引着许多欧美游客。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沙巴的教堂始建于1903年,全部用石块建造,风格古朴,庄严肃穆。在19世纪末,沙巴还没有一幢高楼,但有两名传教士来到后,这幢风格迥异的教堂却很快地建设起来了。


一开始,人们只敢站在远处用好奇和疑惑目光仰望教堂那尖尖的,高高耸立,直指云天的钟楼,后来,当地人才开始认识并且崇拜起他们以前根本没有听说过的圣母玛丽亚和耶稣,有了一种渴望神力保护的众生的愿望。从那时候起,沙巴人的生活也开始了变化。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一百多年来,每天在早上6点、中午12点、下午6点教堂都会三次定时地敲响大钟。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洪亮的钟声会久久地在沙巴洁净的天空回荡。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两名传教士先后去世,至今仍被安葬在教堂后面,被教民们永远铭记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沙巴镇那古老的教堂就像一位倔强的老人,在这里一站就是百余年。几杵钟声沉闷空远,像亘古传来的呼声震憾心灵;教堂里虔诚的信徒正在顶礼膜拜,吟唱出的颂诗声,絮絮绵绵,低语回转,似乎在与上帝倾诉衷肠。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教堂里的信徒多是身着各自民族服装的的少数民族。坐在我们前排的是一些少数民族的男女少年,应该还是在小学上学的年龄,有的面带羞涩地偷偷地回头看了看我们,又不知在悄声地在嘀咕着什么。朗读《圣经》时,他们清脆的声音似树林里稚嫩的小鸟在鸣啼,让人想起小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尽管我们听不懂,可从她们真诚和纯洁的神情,分明看到了沙巴的神奇和美丽。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夜幕降临的时候,看到有人在街上跳芦笙舞。这时,气温开始骤降,寒气向沙巴小镇袭来,街上的气温会降到几度,甚至零下。街上的妇女们和大小孩背小小孩的孩子们依然在忙着生意,无论跑在街上的还是坐在地摊上的,都无法躲避寒风的侵袭,她们在这个欧化小镇繁华的夜市里瑟瑟发抖。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看到那一幕,一瞬间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艰辛,想到许多令人心酸的往事。我想,旅游的一层意义就是:在繁华的都市里,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将来,使我们奋进;在贫穷的僻壤里,让我们回忆曾经的过去,叫我们善良。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沙巴,真的是一个多文化结集的小镇,一个贫富反差强烈的山城。。。


第二天开始进村去感受这里少数民族的真实生活,这里的村子大部分建在山谷中的半山腰上。位于半山坡上的村子宛如一个巨大的空调。包括~越南(Vietnam)~ 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媒体都这样介绍:“沙巴是中南半岛上最凉快的地方”。这里海拔高,天凉凉,地凉凉,水清清,风徐徐。呵呵,不知道我们的热情是不是也会变得冷漠。。。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不知道什么时候树丛后面突然冒出几位背竹篓的越南黑苗人妇女,一律的黑衣黑裙黑绑腿,头上也是用黑布包头,就像顶了一块蜂窝煤。这时我想起了越战时期南越那些让美军丧胆的“剪刀女人”。


擦身而过时,我心跳加快。其实,也并不会发生过什么惊险的故事,只是彼此表情都很好奇,互相打量一番。倒是后面那一些异族姑娘娇小的身材,秀气的脸盘,羞涩的微笑让一些多情的男人们亢奋,回眸不断。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这个是瑶族的另一支,好像叫“花瑶”。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不知道是不是越南新娘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看看那个不一样的沙巴 黑苗红瑶和她们的梯田 (二)-越南

村中心常常挤满了附近不同民族的男女老少。说是附近,住得最近的也得七八公里,远一点就要二三十公里了。村寨里的人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各种民族用品不辞辛苦地背送上来,而一些借着旅游春风抢先致富起来的苗姐瑶哥开始骑着摩托车赶集了。摩托是那种粗大笨旧的老式苏制玩意儿,估计是被上一轮大中城市淘汰下来的,河内、西贡非常少见。这种苏制摩托车不仅个儿大,声音也大,开起来马达轰鸣,黑烟滚滚,十分骇人,强劲的马力在山区使用倒也合适。苗哥们背着装满货物的竹筐,昂首挺胸,威风凛凛,遇到修路的地界儿,毫不减速,飞驰而过,身后卷起满天黄沙。那种着急奔小康的精气神儿让沙巴失去了几分厚道和质朴。。。

全部评论(0